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梅婴 《学习月刊》2009,(15):53-54
我固执地认为,诗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以诗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诗人;一是诗以人名,这就要在诗人前加个头衔.诸如当今时代大量涌现的.“书记诗人”、“市长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张庞是我的老首长。30多年前.我们曾在同一个野战部队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他被许多人称为将军诗人.我习惯性地认为,他也应该属于后一类。近时,他送来一套五卷本《军事与文学的互访·张庞诗文集》,我置于床头.夜夜静心品读,慢慢地.将军印象淡去了.诗人形象站起来。此时我才醒悟,过去的固执和习惯.至少对于张庞是偏见。不过.有一点我不会改变——诗人终究只能用作品来说话.作品是诗人的立身之本.是诗人的唯一光环。  相似文献   

2.
保存  韩笑 《湘潮》2008,(9):20-24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可称之为书法家和诗人的为数寥寥;而在将军书法家当中,真正有传奇战争经历的更是寥若晨星。魏传统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位出生于巴山的将军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久经磨难而痴心不改,成为当之无愧的红军书法家。  相似文献   

3.
一个是“中国诗坛的泰斗”,一个是戎马一生的将军;一个是浪漫诗意情怀,一个是沙场点兵、戎马倥偬。尽管一文一武,人生道路截然不同,但是他们却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情,留下了一段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他们就是诗人艾青和将军王震。  相似文献   

4.
孟红 《党史博采》2011,(9):20-22
陈毅不但是身经百战和足智多谋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位博学多识、造诣很深、才华横溢的诗人,从他十分喜欢创作的对联之系列作品即可从中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8,(8):42-42
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朱向前教授近年来潜心研究毛泽东诗词,其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周末开讲”栏目主讲的《诗人毛泽东》受到了上自将军下至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6.
<正>陈毅被誉为“元帅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评说他:“上马杀敌,下马写诗,将军原来是诗人。”陈毅一生创作了350余首诗词,其中许多是记录革命战争岁月的作品。陈毅是如何走上戎马倥偬的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革命军事家的呢?陈毅“生平总想当一个文学家”,早年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发表过新诗和小说。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将军虽然出身行伍却喜欢文墨。他的诗通俗易懂并自成一体,人称丘八诗,故冯玉祥便自称为丘八诗人。当年驻防徐州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将军虽然出身行伍却喜欢文墨。他的诗通俗易懂并自成一体,人称“丘八诗”,故冯玉祥便自称为“丘八诗人”。当年驻防徐州时,曾写过一首《植树诗》名噪一时:“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相似文献   

9.
熊坤静 《党史博采》2014,(11):56-58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管桦,毕生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和《辛俊地》、短篇小说《葛梅》以及广为传唱的歌词《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各类文学作品,总计达2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0.
李元明:1918年出生,湖南省石门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6年任红军连长。后任军委炮兵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3年离职休养。1983年,李元明将军从原军委炮兵领导岗位上离休了,这时,他65岁。以后的路怎么走?他苦闷过,也彷徨过,最终他决心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开始新的征程……忧“君”亦忧民宋代诗人范仲淹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将军说,我现在既没有居庙堂之高,也没有处江湖之远,但既忧“君”,又忧民。先说忧“君”。李将军虽然不在位了…  相似文献   

11.
吕中山 《奋斗》2001,(11):54-54
我是怀着一种幽远而又神秘的心情,默念着清代诗人吴兆骞的《奉送巴大将军东征罗刹》(巴大将军,指清&#183;康熙年间的宁古塔将军巴海;罗刹,即沙俄侵略者)——“万骑晨腾响朱戟,千帐夜移喧紫驼”的诗句,乘汽车前往古驿路十八站的。  相似文献   

12.
何立波 《党课》2012,(14):94-9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众多开国将军中,有13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作为三军统帅的毛泽东,在谈到我军的独臂及伤残将军时曾说过:“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在这13位残疾将军中,谢良是唯一的独脚将军,经历了战争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4,(2):1-1
当年,“五卅惨案”发生时,爱国诗人闻一多“亲眼看见地上的碧血”,以燃烧的文字写下了《我是中国人》的长诗;当年,日寇的铁蹄踏入中国,吉鸿昌将军在美国拒绝享受被错认为日本人的礼遇,制作“我是中国人”的胸牌昂首行走美利坚;当年,新中国尚未成立,钱学森在美国不买保险,不置家产,因为他牢记“我是中国人”,随时准备回乡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祖国。  相似文献   

14.
陈毅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无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时期,他马背吟哦,横槊赋诗,纵横捭阖,谈笑风生,写战争,唱和平,赞建设,颂人生。郭沫若曾颂赞陈毅是:“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相似文献   

15.
1985年,余秋里将军其侄余黑古考军校,成绩过线,进京看将军,曰:“伯伯打个招呼,进好一点的学校。”将军曰:“没有必要。”后黑古转业时,将军亦不发一言。侄女余满秀1986年当兵,次年考军校,文化分不够,打电话给将军,盼给下面打个招呼,将军亦日:“没有必要。能上就上,上不了回家种田。”  相似文献   

16.
颜梅生 《党史文苑》2010,(10):32-35
在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开国将军中.有13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毛泽东曾评价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而在这13位残疾将军中,独脚将军只有一个。就是这位将军,不仅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九死一生,而且著作等身,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17.
刘屹 《党史纵横》2008,(8):46-48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队列中,曾有一位特殊的将军,他既是唯一一位经历了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全过程,并直接致力于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外国人,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唯一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集两个国家将军军衔于一身的“双料”将军。这位特殊的将军就是越南人——洪水少将。  相似文献   

18.
陈辉 《党史天地》2010,(5):27-27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在被授予元帅和将军军衔的人数上,骑兵出身的将军数量达到55人,居开国将军榜第二,步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首位。彭雪枫、许世友,还有内蒙古骑兵第二师的政委胡秉权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王铭勋,曾是孙毅将军的老部下。早在抗日时期的冀中分区时代,我父亲就在孙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那时,孙毅将军是参谋长,我父亲是作战科参谋。后来,在晋察冀军区三军分区、晋察冀军区七纵,孙毅将军都是我父亲的上级。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在军委军校部和总参训练总监部工作时,孙毅将军又是该部的领导。由于长期的工作关系,我父亲和孙将军很熟悉,简直就像一家人,孙将军就像长辈一样一直关心、鼓励我父亲进步。  相似文献   

20.
王建丰 《世纪风采》2011,(11):20-23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有10位独臂将军。毛泽东曾感慨道:“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在这10位身残志坚的将军中,有一位童炎生将军,如果他还健在,今年应该是老人的百岁寿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