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2,(3):36
春季养生特点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3,(3):32-35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春时节,专家指出,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起居、锻炼和情志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3,(5)
二十四节气养生谈之立夏、小满 立夏节气及其养生要点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今年"立夏"到来的精确时间为5月5日16时18分09秒.中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2,(7):36
男女不同,养生有别,中医养生讲:男人养生靠食补,女人养生靠睡眠. 男性:保阳气为主 男性进补以保阳气为主,建议具体针对个体体质,选择合适的“补阳气”食疗. 男性饮食的一大重点应放在“养肾精”上.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因此应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据介绍,枸杞、准山药、栗子、黑芝麻、莲子等食物都有补肾功效.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0,(1)
冬季,是指中国农历十、十一、十二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吗?冬季养生应特别注意什么?如何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探讨-下冬季养生.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2,(7):37
压力就像我们身体会得病一样,要想彻底摆脱是不可能的,抵制疾病的最好办法是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现代人可以通过中医养生运动有效缓解压力. 书法:既怡情又养生 养生有很多方法和途径,练书法是其中之一,它可以使人心静,修身养性,长期如此,可使情绪稳定,气和情畅,从而有效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7,(3)
正方法二:体质养生中医学认为,养生受先天、后天等诸多因素制约,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年龄大小等,因此养生需要考虑“三因”,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治论治在养生上的体现。1.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制定养生方式。比如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养生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2,(3):38
24节气中,从立春到立夏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天.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机能也变得活跃起来.推陈出新的春季,也是皮肤过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癲痫、干咳、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多发的季节,高血压诱发的脑卒中也多在春天发作.“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如此.依据祖国医学,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与肝,春气补五脏以养肝为先.“酸入肝”,春天不可多吃酸味食物,以免肝气太过伤肺.可适当吃点甜味食物养脾.脾土可助肺生金.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2,(7):36
药食同源、食疗养生是中国老祖宗特有的养生智慧,早在公元前5世纪,周朝就有"食医"一职,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以下是健康长寿的"国宝级"中医们平常爱吃又保养身体的食物。1.莲藕2.燕麦3.芝麻4.白木耳、莲子5.白萝卜6.甘蔗7.米8.生姜9.柑橘10.醋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2,(3)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四季之始,春季饮食打好基础,对一年的健康都有重要作用.专家提醒,春季饮食注意以下几点.“多主少副”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极易下降,诱发一些春季常见的疾病.此时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成热量,提供身体基本所需.此外,春季应注重调养脾胃,而米饭同菜中的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护肠胃.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1,(12)
冬季养生特点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从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温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2,(4)
春季运动坚持三原则 春天是一个病菌丛生、疾病多发的季节,所以春季更应该适当多锻炼身体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外界病菌的侵入.但是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多变,锻炼的时候一定遵循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2,(3):38
春季午睡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春季午睡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2,(5):31
50岁~59岁是人类从中年步入老年的关键,这10年也是最容易急剧衰老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不重视养生保健,对生命的危害常存有"三性":即潜在疾病的危险性;慢性疾病的引发性;疾病发生的突然性.科学地认识衰老的本质并顺利度过这一年龄段,对于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2,(3)
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  相似文献   

16.
养生先养心     
中华养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呢?所谓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2)
杜光庭,唐末五代时期处州缙云人。近年来,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围绕"生态、休闲、养生"的主题,全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作为丽水本土的历史文化人物杜光庭,是"学海千寻,辞林万叶,扶宗立教,天下第一"的道门领袖,一生追求道教,一世致力养生。从文化与经济两个视角,研究杜光庭养生文化,以促进丽水养生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1)
正新一轮的美国留学春季入学已经开放申请一段时间了,着手早的同学们目前已经在陆陆续续递交2016年春季入学的网申和申请材料,那么为什么学生们要选择春季入学呢,春季入学又有什么优势呢?小编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1.合理的时间衔接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准备出国留学考试较晚的学生,以及申请秋季入学无果的学生,选择春季入学就能很快衔接上学业,这样来年春季就能开学上课了,不致于等一年的时间到秋季再入学。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1,(11):29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  相似文献   

20.
娱乐养生法     
娱乐养生的活动主要在业余生活中,用健康而美好的娱乐形式,调剂和丰富我们的生活。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才能起到良好作用。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文化修养、性格、气质,选择不同的娱乐形式,才能达到良好的养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