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李默海 《求实》2008,2(5):55-57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民主政治上,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民情,而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发展模式.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戴安良 《探索》2001,23(4):95-9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标志着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的解放,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有着比资产阶级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民主不可分"的思想,论述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方法,特别强调了民主法制化的重要性和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相似文献   

3.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中。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终形成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良性循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国情以及民主化进程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因而中西方不同视域下的协商民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协商民主.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民主立场相背离的情况和西方制度性不平等的存在,致使西方协商民主尽管不缺乏通向现实的理论路径,但是还是存在现实的制度困境.在民主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形成了比西方更高级的民主制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在当今世界,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主制度。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在经济基础、理论基石、阶级实质、实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划清两种不同民主制度的界限,对于我们辨别是非,保持头脑清醒、政治坚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机体系。我国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票决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两种基本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票决民主为主,协商民主为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对于丰富和补充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票决民主,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前仍处于民主发展的"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要充分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根据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丽红 《湘潮》2013,(2):35-37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形式,具体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协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选举+协商"。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中,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双轨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主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我们既要明辨是非,必须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0.
陈桂林 《理论导报》2010,(11):11-12
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之时,有人重新鼓吹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必须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其主张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对待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方面的原则界限,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应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国家发展的有益成果和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民主新模式和发展道路。走法制化民主之路,自上而下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优先发展党内民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模式的历史拐点。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的票决民主形式和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主体的协商民主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两种基本民主形式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点。两种基本民主形式的形成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重要成果,两种基本民主形式的新论断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方向。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作了分析:首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是以民主内在价值的完全实现为目标的新型民主形式;其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把国家权力的统一性和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再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实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保证了民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我国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政治发展道路上,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道路,是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积极性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必须从国情出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张义忠 《探索》2003,(1):12-15
在民主与建设的不同时期 ,毛泽东都强调民主政治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作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 ,从而成功地开展了与当时国情相适应的革命民主政治建设 ;建国后 ,毛泽东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建国初期 ,基于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毛泽东虽对国情有着正确的认识与分析 ,但没有贯彻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 ,结果出现“大民主”、乃至“文化大革命”这样践踏民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张力  万远英 《求实》2013,(1):8-11
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自主选择和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王苗苗 《世纪桥》2012,(7):86+92-86,92
正如没有民主就不能称为社会主义一样,如果中国的民主没有中国特色,那么又如何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政治保障,必须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的经验,为未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力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吴邦正 《世纪桥》2007,(9):9-10
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列宁和邓小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不同的国情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善于汲取历史经验的邓小平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从而发展和超越了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为和谐社会的民主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进式民主是基于民主发展规律和我国历史国情的战略选择,其中执政党的领导、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化浪潮的兴起是其蓬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基层民主推进上层民主,以选举民主补充协商民主是其稳步实现的重要路径。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对于我们继往开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