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东 《观察与思考》2009,(19):56-57
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通过决议,对朝鲜采取制裁措施,尔后朝鲜的一连串强烈反应导致朝核与朝鲜和美韩关系危机进一步升级。正值朝核与朝鲜同美韩关系危机不断升级之际,8月初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突然访问朝鲜,成功斡旋了美国记者被扣押问题;紧接着,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访问朝鲜,  相似文献   

2.
全球热点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朝鲜的核问题骤起风波,随着朝鲜“核解冻”步骤的推进,有关方面在核计划问题上的争执也逐步升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对朝鲜的这一举动,却采取低调的“忍耐”态度。去年的12月12日,朝鲜宣布,由于美国在11月19日决定单方面中止向朝鲜运送火力发电所需要的重油,朝鲜开始重新启动已关闭的核反应堆,并将拆除燃料棒等核设施的封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视装置。同日,一直负责对朝监视和核查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消息,称朝鲜已经开始拆除一座反应堆的监视装置;2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再度“报警…  相似文献   

3.
子谦 《观察与思考》2004,(13):46-47
<正> 高层决定志愿军入朝朝鲜实现祖国的统一,是完全正义的。美国军队入侵朝鲜后,朝鲜人民军的战略方针是:“在美帝国主义者动员大批兵力之前,在短时间内消灭李承晚傀儡军和已侵入我国疆土的美军,使人民军推进到釜山、木浦、丽水和南海一线,完全解放我们的祖国领土,并在全国各地有机动性地部署我们的武装力量,以阻止美帝国主义增援部队登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朝鲜既不能在短期内歼灭入侵的美军解放全朝鲜,又不能有效地阻止美国大部队在仁川登陆。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成功并大举挥  相似文献   

4.
2007年,国际社会热点不断;美国次级房货风波殃及池鱼;伊朗、朝鲜核问题阴云笼罩;气候变暖忧患日深;俄罗斯努力重返大国地位;北冰洋之争日趋激烈……本刊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为重返亚洲,宣布了“新军事战略”;为应对中国军事发展产生的影响,又打造出“空海一体战”的对华战略。且为确保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亦加强与盟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自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后,日本、印度等区域外大国也随之介入,使南海问题更趋复杂化,加之美菲军演正朝着着眼于中国的多边合作框架转变,故南海领土争议有可能升级为更严重的对抗。  相似文献   

6.
回顾冷战时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并对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考虑与立场转变,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海问题激化时美国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政策、行为进行分析、阐述,可以对今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及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并预测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7.
国际     
《人民公安》2009,(12):4-4
巴黎航展凸显航空业困境;北欧国家多勤奋;日本公园用高频噪音驱逐捣乱的年轻人;克林顿以年薪1美元任联合国海地特使;美国不承认朝鲜是核国家;巴基斯坦军方已准备好攻打塔利班老巢。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初,朝鲜在与美国谈判过程中突然承认自己有核武器开发计划。10月2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公开宣称朝鲜“有权拥有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12月12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又宣布,由于美国停止供应重油,朝鲜决定解除8年前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美朝之间围绕朝鲜的核开发出现了新的危机。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新的朝鲜核危机从表面上看是围绕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展开的,但实际上是朝美两国在处理核问题上由来已久的矛盾的爆发。第一…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中国由于地域关系,加上美国已在朝鲜战争中领教过中国人的顽强,因此中美战争的可能性极小,美国已确认中国在亚洲的中心地位,台湾问题不会妨碍中美的关系。但美国有三个方面绝对领先于中国。一是美国大量投资于高科技与信息高速公路,称信息时代为第三次经济革命;二是美国大力引进各国优秀人才,自1980年以来,成为美国历史上引进人才最多的时期;三是美国有大量的投资基金,汇成巨额投资的动力,并推进生产力发展。此次亚洲金融风暴,对亚洲各国和地区打击沉重,15年来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消失了,仅泰国失业人口高达300万人。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海洋扩张动作频频。先是在冲之鸟礁问题上“误报”得到联合国承认为岛屿;关于东海划界问题,即使在大地震之后也不放弃严密监视中国对春晓油气田的开采;尤其是南海争端发生之后,日本更是推波助澜,支持菲律宾,配合美国强调所谓航行自由;放话“购买”钓鱼岛的闹剧最近更是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1.
在朝鲜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伊拉克战后陷入困境之际,伊朗核问题又愈演愈烈。对于美国人来说,伊朗,是一个敏感的画家;核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此,美国会不会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再次将战火烧到伊朗,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国际     
《人民公安》2009,(7):4-4
意大利发生6.3级地震至少179人遇难;朝鲜发射人造卫星;美国纽约州发生枪击事件14人死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领导人会议闭幕;  相似文献   

13.
包尔文 《半月谈》2003,(2):79-81
近来,朝鲜半岛风云跌宕,美国与朝鲜就朝鲜核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引起东北亚局势的动荡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那么,朝鲜核危机何以爆发?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8,(4):30-31
6月26日,朝鲜驻华大使崔镇洙在北京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方代表团团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提交了朝鲜核申报清单。美国总统布什当日表示,美国打算45天内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4,(2):77-77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这些设施实行检查。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  相似文献   

16.
张肖桐 《人民论坛》2014,(9):251-253
朝鲜战争中,美国情报机构基于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分析和评估屡屡失误,深刻影响了美国决策层,导致其对中国出兵的可能性做出错误判断,甚至对中国官方发出的警告表示怀疑,最终做出“中国不会公开介入朝鲜战争”的错误判断。美国决策的失误,导致中美的军事冲突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6,(5)
根据国际法,美国舰机巡航我国南海岛礁是非法和非正当的,裸露了美国遏制我国的本质属性。其他区外大国和南海邻国的相关反应揭示了国家利益博弈的现实。针对美国舰机在我国南海岛礁的巡航行为,我方须有适当对策:维护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警惕美国破坏我国发展环境的阴谋;避免与美国的军事对抗;对美国舰机在我国南海岛礁的巡航行为采取递进性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0,(9):26-26
近期,中国在捍卫海洋权益方面的高调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先是中国首次公开向美国亮明南海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要求美国尊重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权益,接着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公开拒绝了美国防长盖茨访问中国的请求。  相似文献   

19.
王玉荣 《现代领导》2001,(11):13-13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9年生于昆明,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1962年获得哈佛燕京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在哈佛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后,曾任教普林斯顿大学和柏克莱加州大学。自从1981年以来,杜维明先生一直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担任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并在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法国高等学院讲授儒家哲学。1988年当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0年借调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担任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0.
白纯 《两岸关系》2012,(12):13-14
2012年,台军针对南海、东海局势的发展,指派海空军密切协助“海巡署”加以应对;“汉光28号”演习强调不对称作战,首次演练“猎杀无人机”;武器装备更新马不停蹄,与美国签署了38亿美元的军购合同;由于资金不足,募兵缺乏吸引力,募兵制推行困难重重;此外,由于丑闻与事故不断,台军形象依旧受到多方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