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师十一团,一提起张依群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称她为女强人。她是十一团一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近年来,她依靠枣园发展养殖,依靠养殖发展农家乐,年收入达到50万元,成为团场女职工致富的"领头雁"。她致富不忘乡亲,带动周围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事迹在团场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所具有的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鲜明特点,适用于对农业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 首先,发展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有利于弥补团场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兵团团场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使得很多中学毕业后未能进入大学深造的职工子女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使得对农业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也使得一些团场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脱不开而缺乏继续提高素质和学习新技术的途径。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则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现代教育媒体和遍及全国的教育网络,把兵团的所有农牧团场变成一个大课堂,实施对农业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她比作一个园丁,她比园丁更辛苦;如果把她比作一缕春光,她比春光更明媚。她用满腔热情倾注这块圣土,她用毕生心血浇灌满园花蕾。她就是勤奋学习、不断探索,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甲:王通理(63岁)人物乙:王新安(社区干部,王通理的女儿)人物丙:张建设(拆迁办干部)画外音:(以退休工人席守纪响应团场号召主动拆迁的典型事例,采用新安广播电视站采编评论)场景:王老汉家中,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剧情介绍:在团场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有个别平房拆迁户不响应团场整体规划的拆迁工作,以至于团场建设不能整体有序进行。本剧中  相似文献   

5.
正1990年张红跟随丈夫从河南老家来到了农五师八十九团,她和许多职工一样,用真情和汗水为团场的建设贡献着光和热,她用执着的追求,用勤劳的双手,工作的热情,大胆运用科学管理模式,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团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2002年,团场实行将喷灌改为滴灌,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她在连队第一个报名,尝试新科技的推广。在品种的选择上,她每年都选新品种种植,提高  相似文献   

6.
1994年,张中钦自愿从中原大地来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漠西北边缘——新疆兵团一师三团,成为兵团的一名新职工。刚到团场,生活条件艰苦,环境很差,她曾产生过傍徨,有过动摇。但她看到了团场职工那种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顽强不屈精神,听到了团场老军垦在建设边疆中的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  相似文献   

7.
<正>来兵团团场创业不到18年,可她却创造了家乡人都羡慕的业绩。当年,她怀揣着一份好奇到兵团"淘宝",来到团场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谱写了一曲多彩的人生。她就是农一师十一团一连土家族女职工陈清香。恋上了兵团团场1992年9月,26岁的陈清香从新疆拾花回来的姐妹们那里听说拾棉花能挣钱,便和丈夫商量,到兵团的团场拾花,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8年。  相似文献   

8.
正在五师九十一团园艺连,秦碧英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之为葡萄园里飞出的"金凤凰"。身体健壮但性格腼腆的她说:"是团场的富民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走上了致富之路。"秦碧英今年43岁,1998年和丈夫一起从四川来到九十一团以打工为生,能成为团场职工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团场成立了园艺连,开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红提葡萄,通过招工考试,秦碧英终于成为了园艺连的一名职工。  相似文献   

9.
<正>汪再秀是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农六连的一名普通职工,中共党员,1981年初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团场的号召,来到连队种地,成为团场一名青年农业职工。27年来,她沿着父辈们的足迹,以兵团女性淳朴坚韧的性格,继承和发扬屯垦戍边、吃苦耐劳的精神,依靠师、团富民政策和自己的努  相似文献   

10.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是通过广播、电视、录音、录像、VCD、DVD及卫星网络等先进的教育媒体,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远距离教育。它在农牧团场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团场培养大量留得住也用得上的人才,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兵团农牧团场职工有44万,在“发  相似文献   

11.
<正>连队干部说,她是一个好职工;连队职工说,她是一个好党员。她,就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职工张丽华。张丽华是团场成长起来的军垦第二代,不仅是团场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而且被公认为团场妇女的学习标兵。她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收获,用真诚和奉献赢得了赞誉。2006年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兵团、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敢吃"螃蟹"不畏难在一八三团,张丽华是运用新技术种植甜菜的第一人。张丽华最初承包的土地位于连队南干灌渠下游,是团场周边典型的"戈壁地",没有人愿意承包。2001年,张丽华率先承包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五师九十一团园艺连,秦碧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葡萄园里飞出的金凤凰。她腼腆地说:"是兵团的富民政策和先进科学技术,让我走上了致富路。"1998年,秦碧英和丈夫一起从四川来到九十一团打工,能成为团场职工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团场成立了园艺连,推广种植特色经济作物——红提葡萄,急需人才。经过考试录用,秦碧英终于成为园艺连的一名职工。九十一团刚开始发展葡萄种植时,实行工资制管理,职工积极性不  相似文献   

13.
<正>寇继红于1989年3月调入农二师二十九团幼儿园,作为团场老军垦的后代,她发扬和传承着父辈们热爱团场、勇于奉献的精神,尤其热爱团场的幼教事业。在干保育员工作期间,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保育员一起商讨切磋保教经验,把幼儿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及加强一日活动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日,农四师七十五团社区业余文化如火如荼,茶余饭后,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旋律,翩翩起舞,跳着欢快的中老年健身集体舞,成为团场傍晚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是七十五团工会,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团场,解民情、顺民意、办事实,以此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兰花,是二师三十三团十九连的一名普通农业女职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0年来,她所承包的79亩棉田为团场上缴了40多万公斤籽棉;在生活中,她相夫教子,毫无怨言,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家庭.她热爱团场,热爱这片土地,像兰花那样给团场增添一点绿色.她连续十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职工";2007年度被二师授予"植棉高产状元"荣誉称号;2008年被兵团评为"植棉高产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被二师评为"和谐家庭",连续三年被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连续两年被评为二师"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光荣的称号是和她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边疆的春天     
<正>边疆的春天,像个要出嫁的大姑娘。"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对她的真实写照,看,她带着羞涩红润的脸蛋,还没化完"妆",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沙漠中翩翩起舞。春天来了,博斯腾湖笑了,这是我来团场迎来的第一个春天。团场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36岁的朱传英,在承包的8亩土地上依靠科技,大胆投入,巧调作物种植布局,精耕细作,三年获纯利5万多元,用辛勤和汗水筑造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巾帼科技致富明星。 在团场土生土长的朱传英初中毕业后,便在糖厂上班,成为制糖车间的一名制糖能手,1998年团场工业企业改制后,她跳进农门与土地结上了情缘。 这年的冬季,从来没有和土地打过交道的她,买来了10多本蔬菜种植技术书籍,从头学起了农业知识。连  相似文献   

18.
正十师一八三团担负着38公里边防线的守护任务,是一个点多、线长、面广的边境团场。过去由于受土地、气候等条件制约,职工增收困难,2010年以来,团党委从团场"人多地少,一季生产四季消费"的现实出发,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活力源泉竞相迸发,团场自营经济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收入比重由2009年的人均6907元增加到2012年的10589元,自营经济成为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的活力源泉。小芦苇做出了大文章遍地的野生芦苇是一八三团秋冬独有的"风景",每年的产量稳定在  相似文献   

19.
两年间她先后投资24万元安装喷灌和滴灌设施,成为团场节水农业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她就是今年被农四师评为"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七十二团一连职工梁新华。  相似文献   

20.
有爱就有家     
二师二二三团有这样一位女性,默默承受着大她15岁的丈夫古怪的脾气,一个人承担起田地农活及全部家务,将一双儿女养大成人;数十年如一日,将长期卧病在床的婆婆养老送终,她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成为团场各族职工群众交口称赞的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她就是五连女职工刘秀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