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革初期(续) 六、纪登奎向毛泽东呼救:“我被红卫兵看管起来了!” 从1967年初起,河南省委大多数领导干部失去了行动自由,纪登奎从1967年1月17日即被群众组织看管起来,反省错误。1月22日,他被拉到省机械学校批斗,晚上与学生们同床而睡。1月24日,纪登奎被拉到中州宾馆批斗;25日被拉到开封批斗两  相似文献   

2.
原山西省副省长、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刘开基同志,“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游街示众,继之便不断“坐喷气式飞机”,挂大木牌,跪地,接受大会小会批斗,最后被关进一间小黑屋里,长时间过着与外界音信断绝的孤独生活,也等待着各种批斗的突然来临。一个共  相似文献   

3.
顾保孜 《湘潮》2013,(1):21-24
“文革”开始后,一切乱了大学套。就连朱德总司令也被推进了历史的漩涡中。 毛泽东说:“朱德不能批斗,他是红司令”  相似文献   

4.
1975年邓小平大搞整顿,选中胡耀邦领导科技战线整顿。胡耀邦到中国科学院深入群众,仗义执言,让被文革打成“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五子登科”,制订了振奋人心的《科技汇报提纲》。不料“批邓”之风骤起,胡耀邦再次被打倒,在押往基层批斗中险些丧命……  相似文献   

5.
刘少白毛泽东肯定过的共产党人刘少白(1883.6—1968.12),名象庚,字少白,出生于兴县黑峪口村的一个地主家庭,1903年考取了清王朝的最后一科贡生。后到省城太原的山西武备学堂学习,因病中途辍学。1905年,刘少白再一次进入太原府中学学习,三年后考入山西大学法律预科,后转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中旬,61岁的山东老人刘伯勤在杂志上花钱刊登了一则广告,向“文革”中被自己批斗、抄过家的校长、老师、同学和邻居公开道歉。也许刘伯勤本人没有想到,一场迟到的“文革”“道歉风”延续不断。  相似文献   

7.
1966年12月1日,在“打响揭批周扬的战役”的口号声中,周扬被从天津押回北京。紧接着,批斗“阎王”周扬的一系列会议召开。上世纪30年代的“国防文学”问题,被“革命群众”认定是周扬最严重的“罪行”之一。在多次批判揪斗后,周扬被关进北京卫戍区,后又被投进秦城监狱,一晃便是9年。  相似文献   

8.
用镜头记录下一场疯狂的内乱,其实批斗人的人、被人批斗的人.都是受害者心灵都被扭曲、变态,同样被掠去了生命中一段最宝贵的年华。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在生死关头一再获救是难得的,而能够先后得到领袖夫妇的援救更是幸运独得,这个人就是前国防科委副主任钟赤兵将军。 1966年末,“文革”方兴未艾,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被批斗、“打倒”,军队的赵尔陆、杨至成两将军首先被折磨致死,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从中央机关到各地方机关,曾发生自上而下大规模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运动。一时间.全国党政军机关、学校兴师动众,全力投入清查运动。成千上万的干部、学生被打成“五一六反革命分子”。遭到长期隔离审查、批斗、监督劳动,丧失人身自由.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1.
彭真鞠躬     
1942年2月,延安开始了整风运动。马列学院在张闻天院长领导下改为中央研究院,又成立了若干研究室,以探索基础研究与应用问题研究互相结合为最佳途径。一段时期之后,据说在整风运动中发现了一些潜藏的国民党特务,于是,整风运动改为“抢救运动”,中央研究院改为中央党校三部,撤销各个研究室,由各个支部领导运动,派来了工作组,以前的学习、研究、探讨,改为对一些领导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斗。“抢救运动”的结果,发现“有问题”的人是极少数,而被批斗的许多人却蒙受了不白之冤,需要甄别。有一天,党校三部召开了全部师…  相似文献   

12.
刘少白 ,名象庚 ,字少白 ,1883年出生于山西兴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由背叛封建传统而追求进步 ,追求光明 ,最终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从开明绅士到共产党员 ;他不避风险 ,倾其家业地支援抗日、支持革命 ,实现了崇高的救国救民理想。在抗战时期 ,年过半百的刘少白曾三次见到毛泽东 ,从无产阶级领袖的雄才大略和人格魅力中汲取了巨大的革命动力和精神营养 ,也成为他晚年生活中常常引起回忆的事情。初访延安193 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 ,刘少白由王若飞和安子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太原陷落后 ,刘少白奉党的指示 ,返回兴县 ,担任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作为我国一位著名的文艺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深受人民喜爱的文艺作品,然而,“文革”十年浩劫,他也未幸免于难。在那黑白颠倒的年代里,赵树理以他深厚的学养、睿知的头脑机智地应对“批斗”。1966年10月,山西省掀起批斗赵树理的高潮。晋城师范学校的红卫兵娃娃们,首先主持召  相似文献   

14.
廖沫沙铁窗《嘲吴》《悼吴》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北京市委领导邓拓、吴晗、廖沫沙以所谓“三家村”写杂文隐射罪名,首当其冲,惨遭迫害。1967年的一天,吴晗、廖沫沙同被揪到一个矿区批斗。会前,两人被关在一起。廖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9日,陆定一诞辰一百周年。谨以此文纪念陆老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文革”之前,陆定一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宣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1966年,狂飙天落,他成为第一批被打倒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随之而来的是批斗、关押,在铁窗中度过了13年的囚徒生涯。然而,批斗、镣铐、名誉扫地都没有能够动摇陆定一的政治信念,越是在逆境和危机面前,陆定一越是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忍与顽强。风生水起1966年初,山雨欲来风满楼。围绕《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斗争的风云翻涌,毛泽东对中宣部、北京市委越来越不满。3月…  相似文献   

16.
子博 《党员特刊》2003,(2):22-24
茅老一生经历坎坷,他曾被划成“右派”挨整,“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抄家、批斗。不仅肉体受到折磨,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他错过了人生治学的最好时光。但对过去,他总是平和地一笑,说:“光恨不行,还要想办法促进社会进步,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面对人类社会冲突的难题,茅老一直在寻求着理性的答案,“以直报怨”便是其中一解。  相似文献   

17.
将军沙场百战归——杨勇戎马传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著名勇将。他胸怀坦荡,英勇善战,功勋卓著。41年前,我见到杨勇将军是在三军“造反派”的联合批斗会上,整整4个小时,将军被曝晒在露天的高台上,  相似文献   

18.
心底的窗     
著名画家黄永玉年轻时命运多舛,当过瓷场的小工,在码头卖过苦力。“文革”时,他因画猫头鹰遭受批斗,一大家子被赶到大杂院最角落的一间房屋居住,环境十分恶劣。那段日子里,黄永玉非常绝望。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文化大革命”初,傅崇碧同志在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期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奉命对遭受抓捕和批斗的老革命家、老干部给予保护,与陈伯达、康生、江青等人进行了坚决斗争。本文节选自即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傅崇碧回忆录》第六章《“文革”危难》。标题为编者所拟。从彭真同志被抓开始,对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从批斗上升到抓捕。造反派对彭真同志住地情况很熟悉,对他在哪个房间,电话、哨兵的位置都很清楚。那天上半夜,他们利用黑暗接近彭真同志住地,先把警卫部队包围起来,切断电话线,把彭真同…  相似文献   

20.
忆胡开明     
民族解放作先锋,天下谁人不识君。为国为民进“万言”,大智大勇最开明。忆胡开明@徐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