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明确"为了谁",这是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体、社会主体,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路线,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凸显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党员干部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根本评价标准,才能把群众路线实践好、贯彻好,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针对"四风"问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增强预腐防变、抵御风险的本领,始终成为人民的公仆,做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合格党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根据,指出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分析了当前社会不和谐的种种现象,只有关心群众生活、创新工作方法等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通常包括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而其客体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动力机制等诸方面。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必将有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之间进行逻辑互动,从而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践行主体和推动者,坚定不移地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工作路线。从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看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价值所归是一切为了群众,主体依靠是一切依靠群众,实现路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保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群众检验和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才能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是领导和组织核心,人民群众是建设和受益主体。只有将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同党的意志、主张有机统一,才能推动这一伟业不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7.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独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章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推动生态民主以及生态法治的建设,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方法以及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只有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才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民群众是社会控制施控主体的参与者。做好群众工作 ,使人民群众自觉抵御、避免和防止社会失范状态而达到自我控制。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可能走向现实,从抽象走向具体,必须通过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人民群众解放的学说,也只有深入实践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力的真正力量。党和国家、人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党的工作中,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摸清现状,掌握实际情况,制订合乎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及时了解群众在各个领域的开拓创造,学习他们的首创精神,集中他们的智慧,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取得在更高层次和更大领域内指导工作的主动权和有效性。也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真正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检验政策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具体地说,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权力主体,必须在政治上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是利益主体,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切实地关心、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才能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以人为本"既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党执政理论建设的核心所在。她高扬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现实"与"应当"的结合点上表达了我党执政的价值理想追求。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涵盖了社会全体成员,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人为本中的"本",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的问题,郑重表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4.
做群众工作的主体不是上级领导,不是专家学者,大量群众工作必须依靠基层党员干部实实在在的去做,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直接决定了群众工作开展的水平,所以说,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载体,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培养、考评、激励机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基本要求,其中首位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根本力量。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党章》规定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群众路线的内涵看,包含群众的四种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坚持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关系、实现群众利益的理论问题,是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中的根本方法,更是开展群众工作、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实践问题。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作为理论形态的人民群主体理论、作为方法形态的党的根本工作方法以及作为实践形态的群众工作三种形态。只有牢牢把握群众路线的这三种基本形态,厘清三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内涵实质,增强在工作中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立场,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穿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始终。无论从历史和逻辑、还是从理论和现实,离开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来谈党的领导,将会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离开党的领导来谈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将会陷入没有方向的盲动主义。从根本上说,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二者统一于以"四个伟大"为生动实践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体地位,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是指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实践先进性所联系、所代表、所依托的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不断实践先进性的重要源泉.只有不断扩大群众基础,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实现,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党的执政使命才能完成,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体现;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民主体性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主旨,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尊重人民的认识主体地位,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发挥人民的实践主体作用,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深入;确保人民的价值主体归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审美主体旨趣,不断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