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治理体系的转型,最大的动力在于30多年来个人权利的进步。最直接的表现是人命价格的提高,比如一个人死了赔100多万,过去赔2万块钱。人命价值的提高,意味着生命权的提高。除生命权外,还有财产权等各种各样权利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享有的不受非法剥夺或威胁的基本权利。文章认为,生命权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的天赋的权利;生命权具有普遍性、母体性、目的性和不可转让性;我国现行宪法将生命权作为一项隐含权利对待,不利于从根本法上加强对生命权的保障;学界对生命权属性界定上的混乱,也不利于从根本法上加强对生命权的保障;我国目前仍存在对生命权不够珍惜、不够重视的现象,明文确立生命权在宪法中的地位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生命权是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享有的不受非法剥夺的权利。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第一位人权,生命权应该由宪法予以确认和保护。生命权本身的重要性、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宪法的至上性以及我国生命权保护的严峻现实都要求生命权应当入宪。  相似文献   

4.
人身死亡损害赔偿关系到受害人生命权的体现和间接受害人财产权和精神损害请求权的实现。合理的赔偿制度是实现受害人权利的基础。中国人身死亡损害赔偿立法应反映法律公平公正价值,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法学、生命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对人的生命权进行分析、论证生命权的内涵、生命价值的判断,生命质量和生命周期的价值权衡、生命权的可处分性以及处分的方式、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着重探讨了安乐死合法化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市民社会人格权冲突是个普遍现象,随着人格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格利益被纳入法律范围得到法律保护。而生命权和贞操权的冲突在当今社会几乎天天上演,也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却一直停流于感性认识和理解而缺乏理性的理论分析,文章引用紧急避险、权利位阶原则和期待可能性等理论对生命权和贞操权产生冲突时的价值选择进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7.
保障人的生命权是法律的根本任务之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生命权受到威胁和忽视人的生命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健全生命权法律保障制度,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死刑犯的人道待遇只有制度化为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死刑犯的权利在理论上取决于生命权的界定及死刑执行的需要,在实践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及人权发展状况的影响。死刑犯享有的权利只有在上述范围内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生命权是指维护生命存在的权利,其由生命存续权、生命自由权、生命尊严权和生命安全权.生命权的限制涉及安乐死、堕胎自由、代理孕母、死刑判决与执行以及警察公务杀人等问题.对此,无论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均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10.
被害人承诺作为一种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源于现代刑法对个体意志自由的尊重;但被害人承诺的范围并非任意,对生命权的承诺就是一个例外。这归因于自由的真谛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逾越了法律的藩篱,个体就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生命权是享有自由的载体,对其放弃的承诺是毁灭自由权主体本身,因而刑法禁止被害人对其生命权的承诺。生命权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具有不可让渡性;但基于尊重生命尊严和保障生命质量的目的,安乐死或许是被害人承诺对生命权例外之例外。  相似文献   

11.
生命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公民的生命因侵权行为被剥夺后,近亲属应获得经济上的赔偿。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关于死亡赔偿费的规定存在缺陷。应当对死亡赔偿费定出一个合理的确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生存权作为第二代人权的核心权利,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具体包括作为人之存在的生命权和使生命有价值的财产权,而相邻关系的立法关涉到相邻各方的财产利益和生存利益,是对财产利益之间、财产利益和生存利益之间以及生存利益之间冲突的协调。因此,相邻关系立法应该对此冲突加以认真考量。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政府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由于突发事件处置的特殊性,一方面,公民的某些权利保护要求凸现:另一方面,公民的某些权利还要受到一些限制。本文从生命权、获得救助权和知情权的保护,以及财产权、自由权的限制这两个方面对《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从思辩角度对死刑存废问题加以论说。首先论述的是死刑是否正义,这个问题是从两方面论述的:一是人的生命权是不是人的最高权利,二是血腥复仇的变体是否是正义的。其次,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分析死刑废止对社会的影响。这是从三方面分析的:第一、死刑是否有威慑力,第二、是否有非极刑的替代措施可以代替死刑,第三、从受害人角度分析死刑存废。再次,从公平的角度谈死刑的存废。  相似文献   

15.
罗丽霞 《工会论坛》2010,16(2):11-12
建筑企业是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做好农民工的管理和维权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对和谐社会建设,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要从重视农民工政治权利、生命权利、经济权利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维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鲜活的生命中充满着青春和活力,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他们享有选择延续或放弃生命的权利,但是他们不应轻易行使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放弃生命就意味着逃避责任。正确的选择应是尊重并捍卫自己的生命权,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而精彩,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警察武力权具有国权、职权和自卫权三种属性。它承载着警察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权三重价值和三种职能。但警察武力权与人权也存在价值冲突:当警察行使武力权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广大社会成员的人权以及警察自身人权时,势必或可能威胁、缩减、剥夺违法犯罪行为人以及其他在场人的一定权利和自由,甚至剥夺他们的健康权和生命权。为调适这种冲突,国际社会通过确立"正当目的、相称、替代和克减、正当程序"四项基本原则制导警察武力权限和行使规则的设定。与国际社会大致相当,中国警察武力立法中的基本原则是"正当目的、必要且有限度地使用武力、层级性和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相似文献   

18.
从刑法解释论谈死刑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从立法上大规模废除因侵犯的权益的价值低于生命权益价值而不应被配置死刑的经济犯罪、财产犯罪等犯罪的死刑,尚不现实。现实的是,从刑法解释论上进行死刑的司法控制:数额犯应当通过同种数罪并罚的方式减少死刑的适用;致人死亡,解释成非故意致人死亡为宜,但转化型犯罪中的致人死亡,应仅指故意致人死亡;关于死刑立即执行案件部分核准权继续下放的司法解释,应当立即废除。  相似文献   

19.
对任何权利进行保障都是需要成本的,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不能不计成本地保障任何权利,甚至生命权的保障也不能不计成本。本文以近期发生的两起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为例,引用法律经济学中的"最低防范成本原则"和"汉德公式"等经济理论,针对该事件所适用法律规则背后的经济逻辑进行推演,从而揭示尊重规则就是尊重生命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20.
生命权是人权的基本权利之一,具有不可剥夺性。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权保护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军人是穿着军服的公民,他们在生命权问题上具有理论的合理性,却不具有实际中的合法性。不论是从宪法、国防法还是纪律条令等法律规范中,都鲜见明确保护其生命权的字样。在军人生命权的保护中还存在一些困境,需要我们加以反思并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