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文明水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鲜明特色。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必须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工作;各民主党派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培养适应参政议政的人才;既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绝不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参政党广泛参与、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参政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需要,同时也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课题,积极开展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的研究,对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丈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加强多党合作。各民主党派只有卓有成效地行使监督职能,才能使参政党在中国政党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巩固和实现。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充分发挥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优势 ,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多做贡献 ,同时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5.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不断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具体制度及运行机制 ,促进党际关系的和谐化 ,加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有效地增强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职能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种制度安排,文章作者从改进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成果体现、重要路径三方面,阐述了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之间的逻辑关联,指出改进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将使人民进入政治过程及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一种与物质文明互动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贯穿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两条主线,突出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用和加强参政党建设两个方面,重点是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实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全面总结 15年来理论创新和成功实践的重要成果,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需要的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多党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愈显重要。但是目前在多党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如何加强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制度安排建设,完善政党民主,对于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政党制度的建设,都必须与本国的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适应。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一方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我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政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新形势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必须从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全方位多视角明确建设政治文明对多党合作制度的新要求,并在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党派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是发展多党合作事业的必然要求。其中提高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完善我国政治制度的需要,也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民主党派政治把握能力已经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新时期。在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国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恢复、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在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价值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14.
完善多党合作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 ,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一、多党合作制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突出成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 ,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马列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民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蕴涵和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发挥我国政党…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是新一代民主党派人士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课题.搞好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我们首先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大意义,要正  相似文献   

17.
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要注意汲取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要了解世界政党政治的潮流和发展趋势。通过借鉴各国政党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更好地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党关系和统一战线学说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创造性将其运用的结果。并且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新时期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新型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深入把握我们党关于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深入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深入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坚持的重要政治准则;深入把握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第—要务;深入把握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新的规定要求:深入把握关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政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