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实践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样,反对离开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体关系抽象地把握哲学基本问题,主张在主客体关系内部建立主客体之间的真善美的静态统一,自由和必然的动态统一;主张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思辨或推理,来确证彼岸世界的存在,建立以范畴演变史为形态的哲学世界观。这样的哲学,只能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或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科学 ,要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的规定性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其基本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否认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否认马克思辩证法的客观性等观点是错误的。“回到马克思”的观点不可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在于进行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3.
念惠珍 《工会论坛》2004,10(4):94-95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自然科学的每一次进展而创新。马克思的一生始终坚持的是实践唯物主义 ,面对不断发展的时代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呢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创新是深刻的、史无前例的 ,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上,主要有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哲学"之争.笔者认为,上述三种理解各有合理性又各有其缺点,辩证的实践观是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合理理解的根本途径和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之争的钥匙.在辩证的实践观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实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实践特质和辩证唯物主义特质的统一,是以关于实践的概念逻辑体系为其基本理论形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其基本理论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这种理解在辩证实践观的基础上综合统一了上述三种理解中的合理性因素,并在辩证实践观的基础上消解了上述三种理解之间的分歧与争执.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是与其坚实的哲学基础分不开的。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系统论思想,也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的观点以及群众观点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哲学教材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其主流应当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此我们哲学理论工作者要加以坚持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它在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中都得到了体现。坚持实事求是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四个全面战略,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导向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高度来看,问题就是存在,问题就是矛盾,问题就是实践,就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要求人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哲学必然能够扬弃和超越实践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中国化的合理形式,准确地反映时代精神。发展哲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矛盾是发展主体与发展客体、发展理想与生存现实、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的相互作用。只有发展哲学才能实现当代哲学的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并非如传统理论所理解的是马克思的哲学贡献,而是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的贡献,即社会科学哲学的贡献。由恩格斯对这一发现的阐述,对列宁、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模式作现象学还原,都可证明这一点。透析当前学界对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之争,也可证明这一点。双方的对立是表面的,因为两者所论并不在同一层次上。一方所论,是对作为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证;另一方所论是对作为社会科学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的论证。双方立论的依据及据以展开的阐述对于自己所论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古典学派与近代学派对刑事责任的哲学根据有不同的认识,前者主张意志自由论,后者否定意志自由论,主张因果决定论。我国刑法学界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普遍肯定人具有相对的意志自由,进而认为相对的意志自由是刑事责任的哲学根据。基于此,刑事责任量的哲学根据应是意志自由程度。之所以意志自由有程度之分,是因为意志自由以认识为前提,而人的认识能力不但具有有限性,而且具有大小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上思考解放思想,根本上讲,也就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来思考解放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思考问题是哲学思维的一个特点,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解放思想,完全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解放思想历程,也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3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是最鲜明的体现。今天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仍然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仍然要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争论不休。本体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者对本体论哲学持批判态度。他们没有沿着传统的路子建立新的本体论,而是另辟新路,提出、阐释了哲学基本问题,把本体论哲学所研究的问题纳入了新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自己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不言而喻,由他们共同创立的“新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简称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这两个重要特征是从本质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不仅信仰过黑格尔哲学,也信仰过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同时也是自我清算),才创立了他的新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肯定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理解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真实内容,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和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他的唯心主义的体系中剥离出来,让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唯物辩证法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正义城邦,拍拉图在《理想国》中确立了正义的原则,主张实行“共产公妻”。国家团结,人人节制,“哲学王”,反对独裁者。本文就分析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一旦被证明是科学,就不会过时。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它同历史上的各摘要理论一旦被证明是科学,就不会过时。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它同历史上的各种科学理论一样,是不会被推翻的。同时,它作为科学的哲学,是必须随着时代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种科学理论一样,是不会被推翻的。同时,它作为科学的哲学,是必须随着时代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当把建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传统哲学解释框架认为,新旧唯物主义是否有唯物史观主要取决于能否坚持辩证法,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的逻辑必然。我们不禁要问: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就必然导致社会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吗?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