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7月,河南省西峡县城关镇、双龙镇3个个体户及烟镇林场饲养的19~37日龄美国七彩雉鸡共计12120余只,先后有6579只发生传染性腔上囊病,发病率为54.28%,死亡3173只,死亡率为26.18%。1临床症状病雉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  相似文献   

2.
某雉鸡场连续3批雉鸡发病,死亡500余只,经防、治结合控制了病情,但康复后后遗滑翔症。发病情况 1988年6月中旬共孵出三批雉雏,第一批出壳第9天、第二批出壳第11天、第三批出壳第12天先后发病,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绒毛松乱,两羽下垂,排稀薄白色浆糊状粪便,肛周绒毛被粪便污染,病程可持续数天。对病雏通过病理剖检、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和生化特性试验,诊断为雉鸡白痢病。  相似文献   

3.
雏鸭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治笔者曾遇到鸭维生素K缺乏症7起,共1900余只。本病以3~6周龄的仔鸭发病率较高,约占75%左右,死亡率在3%~5%,多突然发病,个别鸭死前奔跑,死时两腿朝天。剖检变化肌肉苍白,胸肌、腿肌和两翅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大部分腹内...  相似文献   

4.
雏山鸡维生素B_2缺乏症的诊治某养殖场饲养的700只雏山鸡,于14日龄时发现以爪弯曲、飞节着地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确诊为维生素B_2缺乏症。病程及症状该场自购回鸡雏后,一直供给肉鸡用雏鸡饲料,于14R龄时有30只幼雏发病,18日龄时增...  相似文献   

5.
鹌鹑源QAVC94腺病毒株血细胞凝集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能凝集雉鸡、鸡、鹅、鸭、鸽、鹌鹑、火鸡、斑鸠红细胞,不凝集哺乳动物红细胞,为1株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该株病毒最佳的血细胞凝集条件为4℃,体积分数1.0%雉鸡红细胞,0.01~0.10mol/LpH6.4~7.2的PBS。病毒可耐56℃1h,脂溶剂(乙醚、氯仿)和反复冻融;体积分数0.2%甲醛溶液对病毒的血细胞凝集效价无影响;0.5%甲醛24h或0.1%甲醛48h处理后病毒完全失去感染性。用1.25~10.00g/L胰蛋白酶处理病毒,其血细胞凝集性和细胞感染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血细胞凝集性则由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8个滴度。当氯化镁浓度为0.010~0.015mol/L时病毒的血细胞凝集价最高,浓度为0.050mol/L时血细胞凝集价下降6个滴度,浓度大于0.100mol/L时出现自溶现象。  相似文献   

6.
1996~2 0 0 2年,广州动物园自繁自养的雏鹤陆续发生一种以趾向内蜷曲、腿变形,甚至不能站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部分发病雏鹤死亡。通过对雏鹤的饲料进行分析,确诊该病为维生素B1和B2 缺乏症。经采取调整饲料成分,并对发病雏鹤肌肉注射维生素B1、B2 等措施,使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996年以来,广州动物园利用人工授精和孵化器孵化技术,繁育成活各种雏鹤共5 3只。但每年都有雏鹤发生维生素B1和B2 缺乏症,至2 0 0 2年已有6只雏鹤因此而死亡(见表1) ,其中以丹顶鹤和闺秀鹤居多。雏鹤多在孵出后1周左右开始发病,也有部分…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0日龄以内的雏鹅尤其易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们利用成年鹅制备抗小鹅瘟血清(GPS)共接种雏鹅30余万只,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标准阳性血清 购自江苏农学院微生物教研室。1.1.2 鹅胚和雏鹅来源 鹅胚、雏鹅均由非免疫的易感鹅种蛋孵育而成;自然病例选自安徽省怀远县某乡镇的养鹅户;成鹅为出栏前30d、体重2kg以上的健康鹅群。1.2 方法1.2.…  相似文献   

8.
鸡抗球王中毒的解救某养鸡专业户对1300只艾维茵商品雏于34日龄时用4000ppm抗球王(河南中联发酵厂产品,为1%马杜霉素铰预混剂,正常用量500ppm)驱除雏鸡球虫,因加大剂量8倍,于药后12小时发生死亡,死亡雏187只,死亡率为14.4%。我们...  相似文献   

9.
雏鸭VE-硒缺乏综合征笔者1995年7月诊治一群雏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10日后痊愈。发病情况某专业户购雏鸭520只圈养,用小米、麦夫皮、玉米面混合饲喂,6月15日发现21只雏鸭发病,25d后病鸭增至81只,共死亡25只。病鸭呈瘫痪状态,...  相似文献   

10.
1989年邻水县从外地引进大量种鹅蛋和雏鹅,由于疫病防制措施未能跟上,导致雏鹅大批发病,死亡33580只,其中黎家、合流等4个乡暴发流行,有14个村共养鹅27902只,病死雏鹅23410只,死亡率达83.9%。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东省的茂名、湛江、中山、番禺等市县鸭场的雏鸭流行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30%~100%,死亡率最高可达80%,耐过的雏鸭生长不良,经诊断为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serositisinduckling)。1 诊断方法1.1 流行病学与病理剖检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3~10月份多见;7~90日龄鸭易发病,以12~20日龄鸭最常见。麻鸭易感,番鸭、樱桃谷鸭极易感。营养状态、卫生条件差的鸭场,又受应激因素影响,在潮湿多雨、气温炎热的季节尤其多发。如治疗不及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很高…  相似文献   

12.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 ,以肝坏死、盲肠溃疡、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者 ,是多种禽类盲肠的寄生线虫。该病多发生于火鸡和其他雉鸡的幼雏。 2 0 0 0年 8月笔者所在单位孵化场的雏禽曾发生一起异刺线虫并发组织滴虫病。1 发病情况该孵化场将 2~ 3月龄不同品种的雏禽 5 6只混养在同一禽舍内。禽舍面积为 3.0m× 2 .0m ,地面为砖地 ;运动场面积为 3.0m× 2 .5m ,地面为混合土。此禽舍夹在其他房舍中间 ,采光、通风条件较差。 2 0 0 0年 8月 17日该禽舍有 32只雏禽先后发病 ,品种涉及…  相似文献   

13.
雏鹅病毒性肝炎的诊治病毒性肝炎是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侵害5~30日龄雏鹅,成年鹅不易感染。饲管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鹅舍潮湿、拥挤可促使其发生。近几年来,笔者在确诊的基础上用中药治疗3100...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0月,广州郊区某珍禽场后备种雉鸡群(827只)中部分雉鸡排黄绿色或绿色稀便,6d内死亡28只。经系统诊断,确诊为禽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表现而突然死亡。随着病程发展,个别病雉鸡精神呆滞,不食或少食,缩颈,闭眼,羽毛松乱,下...  相似文献   

15.
雉鸡又名野鸡、山鸡、环颈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尤其东北地区较多。为了加深对这一珍禽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对雉鸡河北亚种(Phasia-nus colchicus Ravpowibatuvin)体内某些成分进行了一些测定,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雉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雉鸡场20~24月龄的健康雉鸡,雌雄各半。切断雉鸡颈静脉采血,按常规制备血清、血浆及无蛋白滤液供测试用。  相似文献   

16.
雉鸡硒中毒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张守发何希君黄在植(延边农学院兽医系133400)何茂金(临江市林业局)雉鸡又名野鸡、山鸡、环颈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尤其是东北地区较多。随着特种动物的开发,人工养殖雉鸡在全国各地已陆续开展起来,同时一些代谢病也相...  相似文献   

17.
应用提纯的雏鹅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抗原制备抗原诊断膜,建立了IgG的金颗粒标记、抗原抗体反应同步试验的斑点免疫金染色(DotIGS)检测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NGVE,暂定)抗体的方法,只需30~40min即可判断结果;与本动物抗GPV,DPV,NDV,IBV,ILTV,MDV,IBDV,EDSV及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对兔抗NGVEV的IgG的最低检出量为1.0×10-10g/mL。雏鹅感染NGVEV强毒后第3d、成年鹅接种NGVEVCN40弱毒疫苗后第3d即可检测到相应抗体。对重庆市和四川省10个县(市)的617份成年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NGVE的血清阳性率为30.44%~36.84%。该法适用于雏鹅感染的早期诊断、成年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1989年从6月起某雉鸡场共育雏雉鸡11批,从第1批至第4批共育雏7684只,其死亡规律基本相同,一般在出壳后1~12日龄共死亡5186只,死亡率为67.5%。从第5批以后进行药物防治,死亡情况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856只犬、636只狐皮肤病病因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犬、狐皮肤病中以螨感染率高,螨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危害较大。调查结果表明,皮肤病中疥螨病占45.49%,耳痒螨病占20.84%,蠕形螨病占9.22%,真菌性皮肤病占12.36%,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性皮炎占5.68%,狐自咬症占4.07%,病毒性皮炎占1.07%,过敏和湿疹占1.67%,其中螨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达51.84%,同时发现蠕形螨还可通过胎盘感染,从而为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研制的癣螨净886擦剂、癣螨净887浴液、癣螨净888注射液和宠物香波对犬、狐皮肤病的治愈率达95.00%以上,对人兽共患皮肤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癣螨净888注射液对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均有良好治疗作用,效果优于伊维菌素制剂。  相似文献   

20.
1998年3月16日,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养禽场的个体饲养户杨某购买海赛克斯雏鸡5000只。至5日龄时,死亡雏鸡600余只,占雏鸡总数的12%。以后鸡群中继续出现病雏、死雏。经及时诊断,迅速采取措施,使病情得以控制。临床症状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