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好党管干部原则。同时,只有正视、科学看待并正确分析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管干部工作的新变化,加快推进党管干部原则的创新,才能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要在干部管理中通过一系列规则、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堵塞现有规则、制度“空转”的漏洞。为此,必须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化、条文化、具体化;必须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委会在决策干部问题上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干部统一管理和分类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玉民 《理论前沿》2002,(24):22-23
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公开选拔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方式,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选择。(一)公开选拔方式有利于坚持和贯彻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方法《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公开选拔的条件和资格。《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原则,是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具体化。《干部任用条例…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决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有利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也是国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径,在国企改革实践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任其发展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国企业家的培育,为此,必须要:变事无巨细的“一揽子”管理为统筹规划的宏观管理;变由党政机关任命为经市场配置为主多种配置方式相结合的经营者选用制度;变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政治型”的评价标准为“效益型”;变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行政激励为市场激励。多管齐下,才能使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形成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干部制度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制定制度和保障落实相结合的原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和政治民主原则,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6.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干部工作各个环节和各方面起总的根本指导意义的规范。其具体体现就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六条原则,也就是: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十分注重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湖北省委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制度建设有效地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党的生机与活力。准确识别干部是用好干部的前提。近年来,全省在坚持《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关于“党管干部”科学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但是,在对“党管干部”的理解上却存在不少误识。这些误识,是导致实践中干部任用不科学、甚至同人民公认原则相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党管干部”不能同公众对干部的选择权相违背。只有按照这个思路来任用干部,才能使“党管干部”科学化。“党管干部”管得是否科学、有效,在于能不能既保持党对整个干部选择过程的有效控制,又不使公众的选择权失去意义,而不在于要么为了控制而架空公众的选择权,要么为了保证公众的选择权而架空党的领导。这是我们推进干部制度改革、让“党管干部”科学化所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实行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制度,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自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下发后,干部交流作为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跨世纪领导人才的大事,逐步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如何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组织原则,从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有效实现形式,其中包括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和选拔忠于党的高素质干部人才等,这些实现形式有力确保了人民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  相似文献   

11.
朱相远 《海南人大》2007,(11):46-46
在2007年6月27目《中国审计报》撰文认为,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我们党历来强调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丢不得。  相似文献   

12.
初始提名选用干部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关键性环节。今年以来,临朐县积极探索党代表初始提名干部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这项制度的实施,是一次赋予党代表行使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的有益尝试,也是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的创新实践。它进一步发挥了党代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作用,既体现了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又极大地推进了干部任用提名的民主化进程,受到了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还存在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战略创新必须与企业内部改革相一致,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与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与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四是要处理好企业党建管理方式创新与企业党建战略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选举、任免、罢免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及其他公职人员时,必须正确处理好行使权力与党管干部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 一、党管干部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党组织向国家权力机关推荐领导干部,是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维护和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组织保证。这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在任何时候,在任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位分类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在我国公务员制度已推行和建立十年后的今天,总结回顾、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制定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研究的重要任务。一、中国特色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基本原则建国以来,我国对国家各类工作人员实行的是“职务系列”管理方法,即偏重纵向层次的划分,把国家机关干部分为部(省)、厅、处、科等若干职级,甚至事业、企业单位干部也与此挂钩,对等划线。这种“职务系列分类”与职位分类是根本不同的,弊端已多有论述。党的十三大以来,对改变集中统一的干部管理体制,建立科…  相似文献   

17.
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国有企业借助混合优势实现产权多元化、政企分开的客观要求。江西省按照优化股权、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形成了一整套可借鉴、可推广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资管理体制机制、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新三会"与"老三会"的无缝对接、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和择优选择战略投资者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江西省为例,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健全混合所有制改革体制机制;规范员工持股制度,构建利益共同体;正确处理"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规范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正确处理好党管干部和市场化选聘干部的关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把握关键,突出抓好战略投资者引进。  相似文献   

18.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不断扩大民主,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本文对江苏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实证性分析,系统研究了江苏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扩大民主的做法与经验,探讨了目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进一步扩大民主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从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扩大民主的一些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注重制度建党 ,推进作风建设 ,既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又是当前完成两大历史性课题的迫切需要。党风建设的实质和要害是制度问题。当前必须积极推进包括干部制度、组织制度、权力运作制度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 ,切实从制度体系上保证和促进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20.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周益民我党创建以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正确理解和实施这一原则,对新时期做好干部工作,乃至对整个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管干部原则,就是党在思想、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