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农 《公民与法治》2011,(20):22-22
“大干快上”年代的违法建筑几乎比比皆是,由于太多太滥,鲜有能够被称为最牛的。如今,这一空白被浙江省金华市金华世贸中心项目填补。这个被浙江省、金华市均列为重点项目的建设工程。却成为当地最大的违法建筑,规划审批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最终超建近4万平方米,被网友冠以“最牛违法建筑”名号(8月2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2.
杨丽媪 《政府法制》2009,(21):14-15
“钓鱼式执法”也称“诱惑侦查”或“诱惑取证”,面对贩毒、贿赂、伪造货币、洗钱等“无被害人犯罪”日趋隐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的现状,世界各国执法机关必须使用“诱惑侦查”的手段,否则往往难以破获,比如警察扮演瘾君子向毒贩购买毒品。但“诱惑取证”的目的是取得那些有违法意图、违法行为者的违法证据,而不是引诱、教唆那些没有违法意图的人去违法,否则就违背了执法的正义初衷,沦为“执法钓鱼”、“放倒钩”,或者叫执法圈套。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28日,日本一家地方法院执行人员在防暴警察协助下,将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旁边两座“钉子户”建筑强制拆除,使得成田机场的“最牛钉子户”们再一次被媒体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在一些行政执法机构中存在着以“违法”养“执法”的行为.例如,某地人大在农业生产资料执法检查中,查获一些种子公司卖假冒伪劣种子案件,而种子公司本身就是国务院《种子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监督单位,由于监督执法人员经费来源主要靠自身经营种子,因此在利益驱使下,竟然干出违法经营的事情.又如,作为《渔业法》执法单位  相似文献   

5.
违法建筑的认定与拆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由各级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法院对违法建筑的认定与拆除无权管辖①,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以上规定往往阻挠了法院对违法建筑侵害相邻权纠纷的审理,因为在审理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违法建筑的认定与拆除问题。而今,特别在农村,因违法建筑而引发的相邻权纠纷案件又较多,受侵害的原告方往往向法院提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的诉讼请求。换言之,即要求法院判令拆除侵害相邻权的违法建筑,这种要求与有关规定在法律逻辑上就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6.
赵历 《中国司法》2012,(6):109-110
一、高速公路“电子警察”执法运行模式 “电子警察”执法模式,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利用拍录、监测等交通技术设备收集视听资料及电子数据,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现场取证固定,并于事后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接受处罚的一种执法手段,是公安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子警察”不能代替警察的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7.
车强 《法治与社会》2016,(12):68-69
“车托”、“分托”一直是困扰交警执法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2013年1月1日公安部123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与使用规定》,俗称史上最严的“交规”颁布实施后,“分托”异军突起,呈爆发式蔓延,当时几乎所有的交警违法大厅门外,都会聚集一些靠“消分”,“买分卖分”为业的特殊群体,群众将这些人称为“分托”.这些“分托”“三五成群”结帮成伙向前来处理交通违法的群众兜售、买卖驾驶证“记分”,此种乱相的存在,玷污了交通法规的严肃性,损害了社会风气,败坏了交警队的声誉和形象,极大地损害了交警执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6月3日上午,在位于北京市金台西路的人民日报社值班室内,两位来自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的投诉者称,他们那里拆除违法建筑要比照曝光媒体的大小,因被《浙江法制报》曝光为"拦路虎"的违法建筑至今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违法建筑的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妨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和市容景观的违法建筑(以下简称违法建筑)的拆除。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违法建筑的处理,由规划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辖区内拆除违法建筑工作的领导,并负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中央事权”体制下,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反垄断执法工作.但执法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工商行政管理反垄断执法为例,目前还存在案件数量偏少、案件层级较低、处罚力度较弱、执法积极性不高等等诸多问题.反垄断执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高层级的行政执法活动,应当以相关市场范围和违法主体类型等为根据划定清晰的反垄断边界,设置“中央事权”适当的监管幅度,与地方竞争执法部门进行合理的分权,以切实提高竞争执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暗中执法”或许有不甚妥当的地方,但尚谈及不到违法的问题,因而无法得出其有悖法治基本精神的结论。“暗中执法”能够实现维护道路交通管理秩序的原初目的,因而其目的是妥当的。基于目的妥当性的逻辑前提,交通警察部门进而采取的执法行为是符合比例原则的,因而是合理的。“暗中执法”在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交警部门对此应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机构的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唯法’而不‘违法’。”这是湖北省宜城市副市长任玉国同志对政府法制办人员讲的一段话。笔者写下这段话,是缘于这样一个故事:今年初,宜城市人民政府在清理政府各执法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时,发现去年10月1日《行政处罚法》实施以前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仍在执行,这些“规定”、“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中,有明显与《行政处罚法》相悖的  相似文献   

13.
限期拆除违法建筑是我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对违法建筑的处罚手段之一。作为一种违法处理措施,拆除本身没有问题,是保证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法律手段。但如何正确使用这种制裁措施,一方面达到惩罚违法的房地产开发商目的,另一方面尽量降低资源浪费,并尽可能保护购房者的利益,是摆在政府相关立法执法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0,(22):21-21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而与亮丽景观相伴的.却是高楼大厦出人意料的“短命”。翻阅近年来的新闻报道,记者整理了这份并不完整的建筑的“死亡名单”。除了这些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以外.还有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其数量无法统计。这些正处在建筑寿命“青壮年”的建筑非正常“死亡”.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11月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违法建筑。违法建筑在没有被拆除之前,属于不动产。该违法建筑因建造的事实行为完成,而取得不动产所有权。该不动产所有权因不能进行登记,所以违法建筑的处分权受限。以违法建筑作为标的签订的买卖合同,由属于债权行为的买卖合同和引发物权变动的物权合同组成。属于债权行为的买卖合同效力为有效。引发物权变动行为的物权合同效力为待定。  相似文献   

16.
城管部门在依法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拆除时,首先将公证处的公证人员请到现场,对拆迁户家中的财物进行公证,然后再进行拆迁工作。从今日开始,开福区城管将全面推行“城管拆违、先要公证”的人性执法方式,告别“野蛮拆违”。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内部监督,规范执法办案行为”是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多年来抓队伍建设一贯奉行的准则,尤其对自侦部门的监督更是该院多年来工作的重点。十余年来,该院办理自侦案件百余起,从未出现人员违规、违法现象。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正当理由涉检上访事例。关键因素何在?回顾以往.可归结为该院始终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为宗旨,摸清不同时期在办理不同案件过程中,易诱发触及舞弊问题的症结,坚持以“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搭建公正执法和阳光办案工作平台,建立健全依法行权和用权问责长效机制。堵源截流消除执法办案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某市王某于1992年6月间,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该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园北街北侧,市政府住宅楼前,建设砖木结构门市房两间,共30平方米.在其施工过程中,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处于1992年6月11日下午5时20分6时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吉林省城市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先后两次向王某送达了《违法违章建筑停工通知书》,认定其所建房屋属违法建筑,令其停止施工,听后处理.遂于当日7时50分左右,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处在“城管办”和市管理监察大队的配合下,依据“下达停止建设通知”后,违法单位和个人继续施工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强行拆除”的规定,对王所建房屋用铲车强制执行了拆除.王某对此行政强制措施不服,以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处违法行政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违法强行拆除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价值3500.00元.  相似文献   

19.
日前网上热传哈尔滨双城市城管强拿(或称“征用”)商户元宵去慰问敬老院。后该城管执法局局长周旭东澄清,他们不是强拿或“征用”,而是将依法没收违法占道经营商户的元宵拿去送了敬老院。周局长承认他们的执法行为“确实有不妥,比如存在未着装现象”。双城城管的行政执法行为究竟有什么不妥?仅仅只是或主要只是“未着装”吗?从报道看,周局长似乎没有真正搞明白他们的执法行为主要的“不妥”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魏秀玲  孙帅 《政法学刊》2011,28(2):10-16
城中村是我国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城中村改造中的违法建筑,特指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上,建造人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建筑行为的相关规定所建造的各种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对城中村违法建筑的处理应该遵循尊重历史、物尽其用、维护法律权威、比例原则等几项基本原则,对违法建筑的处理方式,应采取确认产权、依法没收、临时使用和依法拆除等具体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