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传统文化的落后思想、经济能力不足等是导致农村妇女自杀率高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必须采取加大教育普及力、提高执法力和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心理援助等重要防治举措。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官员自杀的类型可以分为:压力抑郁型自杀、悲观厌世型自杀、情感难系型自杀、自证清白型自杀、自我反抗型自杀及自我牺牲型自杀。导致官员自杀的社会根源有:社会结构转型的挤压;官场亚文化的恶化;社会流动的藩篱;官僚集团集体意识的扭曲。对官员自杀问题的化解,可以从心理干预常态化、净化官场文化、加强权力约束、构建畅通的流动渠道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目前自杀已成为全球问题,自杀干预也已成为近年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执法人员来说,进行自杀干预,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处置911报警的任务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警察对这些报警电话确实作出了反应,某些时候也确实成功地进行了干预。但在处置过程中时有发生警察促成型自杀问题,即自杀者有意做出威胁生命的行为迫使警察处置时使用致命力。为此,需要讨论与研究自杀干预措施及警察促成型自杀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妇女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强农村妇女的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目前,农村妇女存在着思想意识滞后、科学文化素质低和自身定位低诸多问题。必须把农村妇女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战略,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妇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来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自杀关联行为包含劝说、帮助、欺骗、强迫、相约自杀等多种行为方式。传统“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讨论范式掩盖了各类行为的差异性,对行为定性失之泛泛,缺乏准确性。将自杀关联行为区分为劝说帮助、欺骗强迫、相约自杀三种类型无不使得行为定性更加精细和准确。受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劝说帮助型自杀关联行为并不具有可罚性;在欺骗、强迫他人自杀的场合,只有当欺骗、强迫达到了剥夺他人自主意志的程度时,才可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在相约自杀的情况,即是相约自杀的发起人未死亡,也同样不能将其定罪。  相似文献   

6.
技术培训与农村妇女生存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技术培训影响农村妇女生存状况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做逻辑相关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培训增加了农村妇女个人收入;技术培训对妇女经济收入影响大于受教育年限;技术培训使农村妇女个人收入来源构成发生较大变化;技术培训深刻影响农村妇女价值观的转变;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村妇女收入、弥补女性教育投入不足的主要方法;简单用受教育年限框定现阶段农村妇女文化素质,不能真实反映当前农村妇女素质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7.
自杀事件中的起哄闹事行为可能损害多种法益。基于对经验素材的分析,自杀事件中的起哄闹事行为按照行为损害的利益内容不同可分为期待型、谣言型、阻碍型三种,主要可能损害自杀者的人格尊严法益、自杀现场作为"原有功能场所"以及作为"救援场所"的双重公共秩序法益、自杀救援人员的履行职务法益,从法律解释的社会目的方面考虑,不应认定起哄闹事行为损害了自杀者的生命法益。根据损害法益的不同,自杀事件中的起哄闹事行为有不同的规制路径,该类行为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42条、第50条,不宜径行适用第26条,即不宜认为该类行为属于"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从而适当限缩"口袋法"的适用,使制度发挥更加清晰和精确的法益维护与法律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妇女占妇女总数的80%,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农村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解放程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农村建设中能否促进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和自身等各种因素,当前农村妇女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妇女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浙江省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需求与期盼的问卷调查显示,她们特别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资金、技术、致富信息、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改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把性别观念纳入新农村建设的主流,加大培训农村妇女的力度,加强农村妇女新经济组织的建设,扶持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建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妇女教育与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具有特殊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低与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必须重视提高农村妇女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农村妇女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以笔者所参与的一个针对外来工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基础,来探讨现阶段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区推动社区发展。着眼于对照香港已有的社区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方法,以期对今后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在社区工作2及地区发展模式3的概念上,结合实践项目分析我们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工作经验,包括介入目标的界定以及介入方法的探讨,介绍社会服务外展工作经验如需求厘定方法、社区权力分析与协商技巧、服务对象参与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作为社会保障运行的起点和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下的基金 来源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可认为基金的来源构成是不同的社会保障理论、国情特点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在国际比较中找出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规律性、差异性和经验性,提出我国在改革社保基金的来源渠道时,应该把维护公平作 为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应明确和履行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上的责任,在拓宽来源渠道时要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相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以笔者所参与的一个针对外来工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基础,来探讨现阶段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区推动社区发展。着眼于对照香港已有的社区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方法,以期对今后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在社区工作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上,结合实践项目分析我们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工作经验,包括介入目标的界定以及介入方法的探讨,介绍社会服务外展工作经验如需求厘定方法、社区权力分析与协商技巧、服务对象参与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贫困是复杂的社会现象,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城市贫困家庭的问题日益凸显,对家庭中青少年的发展具有潜在深远的影响。以"城市贫困课题组"的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城市家庭贫困与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针对构建城市贫困家庭中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问题,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一直存在着争论。从社会保障支出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税负水平,在阐释税负衡量维度和指标的基础上,将宏观税负、税收痛苦指数、社会保障支出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将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税收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其他类型财政支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民众承担的税负水平相对较高,税负不公现象存在。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的税负公正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仍需向社会保障支出倾斜。  相似文献   

16.
公司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三方面问题予以了讨论。首先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发端的两个里程碑 ,挖掘其历史背景 ,正本清源 ,探寻有益的启示 ;其次就当今中国推行公司社会责任的两个特殊问题加以讨论 ;最后研究的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调整方式上的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指出了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理念,以及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理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从社会救助非政府主体参与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上探讨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进而探讨非政府主体参与机制的建立,从而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In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guiding the social subjects to participate in solving the imbalance problem of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come the basic target. Based on the local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aper presents different innovated service models and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such problems as social subjects' lack of motivation, the poor coordination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adequacy of effective supply. The researcher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the aspects of capacity building,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content innov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are supposed to promote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the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控制是国家主导,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一种治理手段,它通过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以及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从而达致一定的社会秩序。在诸多社会控制手段中,法律控制是最具约束力也最为形式理性化的一种。本文简略地梳理了社会控制思想的演化,指出"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有力手段。在对晚清以降的社会控制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控制体系正在由改革开放之前的组织控制转变为1980年代以后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