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佐培 《党史博采》2009,(12):49-50
<正>孙毅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人称"孙胡子",由于我曾在他率领的部队中工作,所以有幸几次接触孙毅将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解放战争时期,我冀中军区领导机关驻在河间,由孙毅任军区司令员。1946年8月的一天,干部战士刚吃过下午饭(那时部队一日两顿饭),忽然大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孙毅将军是我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华野第七纵队司令员,又是保定军管会主任。那时,我在七纵队基层工作,耳闻目睹了许多他的有趣的故事。 胡子 在部队,很多人知道,孙毅同志虽然官居要职,但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所以七纵队无论干部战士都愿与他接近,因为他留着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王铭勋,曾是孙毅将军的老部下。早在抗日时期的冀中分区时代,我父亲就在孙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那时,孙毅将军是参谋长,我父亲是作战科参谋。后来,在晋察冀军区三军分区、晋察冀军区七纵,孙毅将军都是我父亲的上级。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在军委军校部和总参训练总监部工作时,孙毅将军又是该部的领导。由于长期的工作关系,我父亲和孙将军很熟悉,简直就像一家人,孙将军就像长辈一样一直关心、鼓励我父亲进步。  相似文献   

4.
1947年10月下旬石家庄战役前,年过花甲的朱德,风尘仆仆从西柏坡到达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同野战军领导人一起,进行紧张的战前动员和攻坚准备。 随后,他来到了冀中军区的所在地河间。那时,孙毅在冀中军区担任司令员。 孙毅安排朱德在军区党委机关住了下来。这是个有二三百户人家的大庄子,名字叫黑马张庄,位于河间县城西南方向约八里路的地方。 平时,朱德忙于调查研究,日程排得满满的。每逢礼拜日,由孙毅向朱德汇报冀中部队作战情况和敌人的进攻情况。毛泽东和军委的来电,孙毅及时拿给朱德看。朱德有个饭后散步的习惯。晚饭后,他总是邀孙毅陪他到村外转一转,边走边谈,和蔼可亲。在交谈过程中,朱德先后对孙毅三次“将军”,被后人传为趣  相似文献   

5.
孙毅将军曾在旧军队谋事11年,起义后步入红军行列,在红五军团十四军军部任侦察科科长. 1932年1月,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赵博生委派孙毅带领本军团200人赴红色首都瑞金参观、学习,孙毅十分高兴.在瑞金,孙毅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同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欢迎.这是孙毅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正>程子华(1905-1991),1925年参加革命,历任红军团长、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参加了第二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9年1月,任冀中军区政委,后兼冀中区党委书记。1943年8月,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代理分局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军区第二兵  相似文献   

7.
正魏大光,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市)。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魏大光回乡组织起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1938年3月,率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整编,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27支队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在武清、霸县一带进行英勇机智的抗日游击斗争,取得霸州王庄子村中亭堤伏击战、胜芳保卫战的胜利。1938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5支队,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西城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居住着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将军。将军今年96岁,德高望重。他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全国政协常委,当年曾被毛泽东称之为“孙行者”的孙胡子——孙毅将军。 孙将军曾在旧军队谋事11年,历经坎坷。1931年12月14日,他所在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26路  相似文献   

9.
张军贤 《党史博采》2003,(11):33-35
2003年7月5日,我军杰出的军事教育家,人民解放军第一位“百岁将军”孙毅因病在北京逝世。孙毅将军在全军乃至全国很有名气。他长期战斗、工作在河北一带,特别为河北人民所熟知和爱戴。孙毅将军在战争年代经历传奇,战功显赫,和平时期永葆本色,热情关怀青少年,始终与百姓保持鱼水深情。孙毅将军一生曾经有过好几个名字和绰号,联系着许多逸事珍闻,也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宛如用人生丝线穿起来的一颗颗珍珠,成为人生每一个阶段形象化  相似文献   

10.
赤男 《党史博览》2003,(9):37-41
1904年,李聚奎出生于湖南涟源县,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曾担任排长、大队长、团长和师长,是彭德怀麾下的一员爱将。红军长征前,李到红一军团担任红一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和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参谋长、四野后勤部第二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之职。毛泽东放眼全国: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周恩来亲自点将,刚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不久的李聚奎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11.
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及中共河北省委恢复成立50周年前夕,我受《党史博采》编辑部之托,专程拜访了德高望重的孙毅将军。孙毅将军是河北大城县人。他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担任过我军许多  相似文献   

12.
杨成武将军1945年1月写的《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这部专著,作为冀中军区司令部的绝密文件油印下发,距今已43年有余了。杨成武将军本人对于这部专著能够问世,颇有感慨,他曾说:“这本小册子集中了冀中军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在反对外来侵略中用血汗换来的。”  相似文献   

13.
邓焕彦 《先锋队》2012,(19):9-10
出身于雇工家庭的刘开基同志,是沁源县沁河镇城南村人。他16岁参加革命,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赶马车的汉子逐渐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委、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政委,领导沁源军民取得了沁源围困战的辉煌胜利。他被誉为"抗日模范县委书记",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他与周恩来副主席编在一个党小组,周副主席手把手教他写字。1944年1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人民治理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同  相似文献   

14.
<正>1925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16岁的我参加八路军,成为冀中军区二十七团三营九连青年班的一名战士。当时,吕正操任冀中军区司令员。1942年,侵华日军组织“五一大扫荡”,吕正操领导冀中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并取得胜利。我因在战斗中表现勇敢,被组织批准火线入党。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没有红军经历,他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即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革命队伍。1937年10月担任人民自卫军司令员,1938年5月担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在冀中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发展和坚持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功勋卓著,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相似文献   

16.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岁月。许光达(注: 新中国成立后许光达任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 向中央提出要到抗日前线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了他的请求,分配他到条件艰苦、对敌斗争激烈的晋西北,担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7.
李泓  王焕 《世纪桥》2010,(14):21-25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他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6月,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第一任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此时,国民党正与我党争夺东北地区,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张闻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  相似文献   

18.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19.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1998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61周年,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在展馆大厅和吕正操上将相会。建国后,我常常不由地怀念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日日夜夜,缅怀那些战斗在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指战员们,以及那些我与之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其中,我时刻想到的就是当年指挥我们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战斗的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将军。 吕将军虽然已到了耄耋之年,但是身体健壮,举止灵便,谈吐幽默.思路敏捷,毫无龙钟之态。 “我是56年前在你指挥的掌史战斗中突围出来的。”我们见面之后,我这样作了自我介绍。 “啊!” 吕将军非常惊奇地“啊”了一声,接着他精神振奋地紧握着我的手说:“掌史战斗!掌史战斗!你是怎么活着出来的?” 吕将军这个加重语气的问话,包含着丰富的激动的感情。“掌史战斗” 四个宇像春雷一样,唤醒了吕将军心底的记忆。那是他指挥的一次永生难忘的战斗啊!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党史文汇》2014,(8):43-44
正每逢太原解放纪念日,我总要想到为太原解放而献身的晋夫同志。解放战争期间,我和晋夫在一起工作两年,他任太岳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我任副科长,他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对我影响很深,我一直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和尊敬的兄长。1947年部队整编时,军区主力部队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他被分配到第八纵队任参谋处长,我仍留在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