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可以预料,延迟退休之后,很多事情将会改变。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美国和德国在今后几年内将把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技术型、管理型人员退而不休是常态,但对很多体力劳动者来说,在岗却有些力不从心,政策不宜"一刀切"。一个老龄化的中国正在走来。当"养老"成为社会热点时,"延迟退休"也迫在眉睫。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一决定看作延迟退休即将正式开始推行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退休政策通过影响劳动力的投入和养老负担对社会产出和就业人口、退休人口的福利水平产生影响,因此要对退休政策进行调整须进行较为充分的经济论证。研究对单人经济的退休年龄分析显示:存在一个基于个人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最佳”退休年龄,可合理平衡一生总产出和退休后的休闲。同理,一个多人经济社会也存在一个平均的“最佳”退休年龄。研究的结论如下:现有的退休年龄政策背景下,中国将面临日益沉重的养老负担,说明中国的退休年龄政策亟须调整;延迟退休年龄至少在长期对就业无负面影响,且可增加GDP:将暂时多余的社保基金用于金融投资无助于社会养老负担的缓解,养老金空账运行并无问题。为完善中国的退休政策,研究提出适时延长退休年龄、提高养老金标准和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对职工上缴的养老保险实施记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时代老年群体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养老问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在自然经济状态下,"老年"的界定更贴近于当时社会人们的自然认知和文化认知。家庭养老是当时主要的养老方式,显现出强烈的以孝文化为内在驱动的家庭代际养老特色。随着养老社会化进程的推进,老年年金保险法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建立。老年年金保险之"老"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具有社会代际关系切割之意涵与功能,且年龄的设定随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为应对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我国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应分两步走:第一,分阶段提高女性法定退休年龄,并以60岁为标准退休年龄;第二,构建55—65岁的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世界各国延迟退休背景和改革概况进行比较,发现世界各国改革措施有:规定法定(正常)退休年龄、最低退休年龄和最晚退休年龄;采用奖惩措施鼓励延迟退休;小步慢推完成延迟退休改革目标和男女退休年龄趋于一致。对我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主张从循序渐进推进延迟退休改革;实现男女退休年龄均等化;区分退休年龄和养老金领取年龄;加强监管控制提前退休以及依法推进制度改革几个方面借鉴国际经验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工友》2014,(6):29
正《工友》编辑部:我是一汽车修理工,现已达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有13年,没有达到法定的15年。有人说我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只能把我个人账户中的金额退给我。现在我想补缴2年的养老保险费,以便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请问,这可以吗?顾勤顾勤读者:于2011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第16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发展,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我国也逐渐显现类似状况.自1994年以来,我国劳动力更替比已明显下降.鉴于当前多种因素的制约,进行退休年龄的全面调整有一定难度,但可从局部做起,普遍延长高级专家退休年龄,然后再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逐步推开,坚定而积极地推进调整退休年龄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当前及今后很长时期都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充分认识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挖掘老年人口红利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但老年人口实际就业率并不高。影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既有社会观念、强制的退休年龄制度等宏观因素,也有老年人的就业意愿、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微观因素。促进老年人就业,实现老有所为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转变社会观念,营造老年人力资源价值观念;重点开发低龄健康老年人力资源;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训;重视对老年就业的法律保护;改革现有的强制退休年龄制度,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8.
《工友》2008,(6):54-55
《工友》编辑部:多年来,养路工的退休年龄都是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即可办理退休手续。可是,近年来,我们这里的养路工只有办理了"特岗证"的同志才能在这个年龄段退休,否则,就必须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才能办理退休手续。  相似文献   

9.
《工友》2008,(12):49-50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透露,在明确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建立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年龄密切挂钩的计发办法,遏制不合理的提前退休现象。丁学东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享受之间的挂钩机制,研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7,(4):36-37
我们当地一些用人单位已经破产并清算完毕,但原有部分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一直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现这部分人员要求参加养老保险并补缴养老保险费。请问,这部分已过退休年龄的老职工能否参保、补缴养老保险费并办理退休手续?  相似文献   

11.
回复与感谢     
《工友》2008,(3):43-43
《工友》编辑部:请问:1.对判刑释放职工,其判刑前的工龄是否计算为连续工龄?如何计算?2.若判刑职工释放时刚好达到退休年龄,退休手续该如何办理?退休待遇如何执行?3.单位对判刑职工未予开除,其释放时已超过退休年龄,退休手续该怎样办理?执行怎样的退休待遇?邓东容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内退标准与国家有关规定抵触怎么办?编辑同志:国家劳动部明文规定,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应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方可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而有些企业制定的劳动工资管理办法中规定,对距离正式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实行"一刀切"内退,并经企业职代...  相似文献   

13.
对男女平等的再认识——兼论男女是否应当同龄退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男女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体现了时代的文明。但男女平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男女一模一样。真正的男女平等应该体现在针对女性的不同特点给于与男性不同的待遇,正如《婚姻法》规定最低结婚年龄男女有别,《劳动法》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森林伐木等重体力劳动一样。就退休年龄而言,无论男女延长退休年龄都是发展趋势,在现阶段,可以试行弹性退休制,尊重个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万涛 《工友》2011,(2):10-11
六年前本该退休的刘红,现在却天天为退休发愁。达到退休年龄时,刘红仍在原单位继续工作,过了四年多,单位突然通知她不用上班了,这时的她才如梦方醒,自己早该退休了。然而,单位没有为她缴纳养老保险费,她无法享受养老金。刘红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想确定劳动关系,按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在到达退休年龄后自行终止,走法律途径却被告知已超出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15.
谭子 《工友》2011,(7):4-10
在武汉,一位女工达到了退休年龄,但社保费却只缴纳了6年,因其未连续缴费满15年,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她将无法享受养老金待遇,但是,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援助下,在法官的调解下,社保部门将死政策活用,这位退休女工不久即可享受退休待遇。这位女工是幸运的,但还有太多因达到退休年龄而又缴费不满15年的职工,他们的养老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16.
曹旭峰 《工友》2006,(8):8-10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在企业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的职工,在超过了退休年龄或是临近退休年龄时遭企业除名。企业称他们为社会人,不给他们办理退休手续;而政府有关部门却称他们是企业内部退养人员,不仅再就业优惠政策不能惠及他们,失业救济金和社会救济金也没有他们的份,成为各方皆不管的“社保孤儿”。武汉辉煌线厂老职工王凤华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7.
《工友》2009,(11):9-12
政策活用.女工养老有望 李旭今年54岁,去年6月,她所在的公司以其超过劳动年龄为由,终止了劳动合同。而此时,公司仅为她缴纳了6年的社会保险费,其本人也已超过了5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满15年,则意味着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后的一定期限,又不能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她最终能享受到养老保险金吗?  相似文献   

18.
聊博一笑     
《工友》2011,(12):62-62
退休专家 一批老同学都已近退休年龄,同学会上,五年前提早退休的黄胖成为众人咨询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11,(9):24-24
《工友》编辑部: 农民张某已经65岁了,但为了养家糊口,他依然在城市打工。不料,在担任保安员的过程中,不慎在工作中受伤。因为张某已经超过了法定的退休年龄60周岁,单位领导拒绝为其做工伤认定,有关部门对张某递交的工伤认定申请,也作出了不予受理的通知。请问,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张某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予以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20.
据多家媒体报道,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在公开场合表示: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有专家指出,此举可以有效缓解社保基金压力,保护退休返聘人员的权益。因为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上述说法一出便迅速成为舆论焦点,连日来争论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