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笔者赴英山、浠水、麻城、阳新4县及其所属的3个乡镇、当阳和宜都皓光村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据省统计局统计资料反映和我们调查测算,截止2006年,全省外出务工经商1000万人左右,其中,在外省务工经商的占外出总数的79%。从调研反映的  相似文献   

2.
龙骏  李小玉 《求实》2006,(12):11-12
一、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1.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再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好于全国总体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64万人,同比增长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9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4050"人员再就业2.3万人,同比增长3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控制在全年计划4.5%的范围内,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9%,其中: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413万人.我省农民增收的2/3来自劳务收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比去年增长了9%,特别是近几年我省抓了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亮点,也带来了全省城乡就业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望谟县持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搭台、东西协作、市场运作,采取"内拓外输"工作法,全力保障就业稳定,防止因疫致贫返贫,推动就业扶贫走深走实。位于贵州南部的望谟县,土地稀少,石漠化严重,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导致农业低效、产业不兴。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外出务工是望谟群众增收的主渠道。据统计,全县32.6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约15万人,其中县外务工达7万多人。  相似文献   

4.
正罗甸县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干部带队+能人带头+劳务协作+政策助力"的劳务输出组织化四轮驱动模式,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外出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投入,巩固脱贫成果。罗甸县是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口8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8万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0.45%。春节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0,(5):24-25
同心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口超过7万人,外出务工党员300人左右,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区。近年来,县委政府把外出务工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较好地激发了外出务工党员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一、遭遇“非典”,仍取得不错开局今年上半年尽管受“非典”影响,全省城镇仍比去年底新增就业23.16万人,扣除退休等自然减员2.61万人,实际新增20.5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41.1%。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87万人,完成47.2%,农村外出打工的劳动力达1032.57万人,减少98.8万人。上半年的劳动就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区就业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上半年,全省358个街道、3256个社区建立了就业工作平台,配备了6400多名工作人员,以此为依托,组织开发了“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项服务”(家政、配送、保健)和…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很大成就,仅1998年至2002年期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年均96.4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然而,由于贵州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据2000年的统计,贵州农村劳动力总数1599.0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1305.28万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267.6万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765.22万亩,根据贵州目前的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8.
施虹撰文认为,农民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外出务工。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看,鉴于城镇就业压力大、农民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不高,以及对农民工不合理的歧视政策等因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从乡镇企业看,乡镇企业多从事第二产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吸纳就业  相似文献   

9.
2002年底,南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达3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8.3%;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已有7500多人,占全县党员的19.3%。南部县委从2000年开始,就着力抓好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持了流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成功地探索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劳务经济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大。仅以2005年上半年计,全省共外出务工劳动力达420万,半年内外出从业收入37亿元以上,全省农民人均外出从业收入123.86元, 平均占农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810元)的15.3%,保守地估算,1995年以来贵州年均外出劳务收入以30亿元计,总收入为300亿元,而且回乡投资创业的民工数以万计。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个大战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亮点。近几年,各地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在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等。  相似文献   

12.
正减负稳岗扩就业第一时间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矢志不渝,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温暖人心……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密集出台、扎实落地,一件件贴合民意的实事精心谋划、全面铺开,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以来,贵州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4.3万人,新增劳动人口的生活保障亟待解决。受疫情影响,年初以来企业复工复产面临挑战,不少群众外出务工受阻,稳就业保民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长年在外务工的约700万重庆农民工,既为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减轻我市就业压力、发展劳务经济作出了贡献。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今年开春后,至少有100万农民工不能按时外出务工,他们的就业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心,市委、市政府正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培训、就业、创业等服务。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在继续大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引导农民朋友树立这样的观念:外出打工好男儿,  相似文献   

14.
一近几年,在一些地区推行了一种农民外出务工许可证制度。凡是想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要按照规定到县乡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外出务工许可证”(以下简称“务工证”)。据有关部门介绍,在输出地,如审批部门认为申请者无明确的就业目标,可以劝阻其外出并不予发证;在输入地,用工单位凭务工证招工,无证者不予招用。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几个主要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省区。在此基础上,有的部门进一步提出,农民外出乘火车,也要凭务工证才可购票。务工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民外出劳务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模和特征(一)规模湖南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据抽样调查测算,2003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者达1199.41万人。在外出劳务者中,到异地劳务的人数已达876.73万人,其中到外省的579.67万人,到外县的170.03万人,到外乡的127.03万人,分别占全部外出劳务人数的48.3%、14.2%、10.6%;在本地劳务的人数为323.04万人,占全部外出劳务人数的26.9%。2003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人数较上年增加68.04万人,增长6.0%。2003年湖南省外出劳务农民人均劳务收入为4500元,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倍,充分体现了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突出贡献。劳务经济发展主…  相似文献   

16.
彭勇 《当代贵州》2004,(6):24-25
贡献:托起致富增收新希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核心在农民就业。我省目前农村人口约328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86%,农业劳动力约2104万人。全省耕地2654亩,按种植业平均每3亩需要1个劳动力计算,有近1300万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种植业转移出来。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进城务工成了农民的  相似文献   

17.
冯纯铸 《实践》2004,(9):28-29
我区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起步较早,截至2003年底,全区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19.6万人.一些盟市、旗县发展势头良好,如赤峰市,2003年有54.9万劳务人员在全国15个省市区务工,赚回20多亿元的现金,所学到的技术、掌握的信息更是巨大的无形资产.2002年该市外出打工回来后兴办企业的达2000多人.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搞得好的赤峰市、通辽市和乌兰察布市看,把劳务输出作为新兴产业来抓,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截至春节前,返乡农民工为7000万人左右,约占外出农民工总量(14041万人)的50%,春节后,80%以上已经进城务工,其中,有4500  相似文献   

19.
正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要求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相关规定,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要求入党,可根据时间长短来确定。一般来说,在一个地方(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一年,入党申请应向原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党组织提出;外出务工经商在一个地方(单位)工作超过一年的,入党申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镇原县把促进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立足家乡创业就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等保障措施,不断引导广大外出人员返乡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助推本地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今年年初,该县各级各部门充分抢抓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节点,深入乡间村头、农家院落,广泛宣传地方创业就业政策,积极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创建合作社、厂房企业,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