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战略村夫随着世界冷战的结束,国际社会的经济合作逐渐代替了政治对抗,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国家溶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加入了国际分工。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说的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所说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它一直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3.
立足国际视野以国际合作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既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双循环”堵点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驱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思想,阐释数字经济与创新之间的内在共生关系,并在“双循环”框架下探讨以国际合作推进数字经济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是创新的产物,有赖于创新支撑其跃升至更高阶形态;数字经济创新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际合作是改善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国内外环境和解决世界数字经济创新共性与个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层面,对外要开展平等互利的开放合作,对内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国际合作的内容既要覆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全局,也要对国内外战略支点和国际规则标准体系重点布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所形成的国际适应性,使得中国能够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与外部世界保持较为协调、合作的关系,初步实现了中国崛起与外部世界的兼容。中国道路不仅增加了国际体系转型的稳定性,推动了国际秩序的调整与改良,促进了全球治理的拓展和深化,而且扩展了两种制度相容的空间以及推进了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日渐增多,需要加强全球治理;另一方面,因为责任赤字、民主赤字、发展赤字,全球治理失灵。全球治理失灵实质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出现排他性、不可持续性和竞争性三大失效问题。对此,"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研发的国际公共产品,在建设中,要以共商的合作机制为载体,增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非排他性,弱化全球治理的民主赤字;以项目共建为路径,充分发挥中国的引领性作用,力促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可持续性,培育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以共享的互利共赢为目标,推进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收益分配的非竞争性,缓和全球治理的发展赤字。这是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的方案与智慧,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普惠、包容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世界在经历紧张、动荡和冲突的考验中缓慢走向缓和与稳定。其间,国际风云变幻,时有恶浪翻涌。然而,人民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顶着压力奋进,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中写下不凡的篇章。黑云压城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经被笼罩在东西方冷战的乌云之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随着德回意被解除武装和英法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和世界头号强国;苏联经过战争考验和战后经济恢复与重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与此同时,东欧各国、亚洲的越南与朝鲜,或在苏联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我国周边安全形 势在总体趋向缓和的态势 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长期高度紧张的朝鲜半岛因北南首脑成功会晤而成为世界瞩目的亮点,周边一些国家持续不断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仍是热点,美国为遏制中国所推行的亚太战略更是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朝鲜半岛突显亮点冷战坚冰开始融化 6月 13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与韩国总统金大中在朝鲜南北分裂55年后首度握手。为期三天的会晤不仅给北南双方以“意外的惊喜”,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朝韩领导人就开展合作与交流、缓和紧张局势与巩固和平、实现北南方民…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呈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进入新时代。理念上,新时代的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极大丰富了南南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发展合作关系;制度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我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搭建平台,使其内涵全面拓展。国际上,新时代的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认同。同时,理论准备不足、百年变局、大国博弈等因素使我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挑战。展望未来,坚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统领,不断推进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查晓刚 《党政论坛》2009,(22):47-47
全球经济格局转变 在美国匹兹堡落幕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改变——G20今后将取代八国集团(G8)峰会,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G20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决策核心平台,是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真正意义上经济影响力崛起的标志,反映了西方单独主导国际经济事务的时代即将退场。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0.
"和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内在特质,是中国履行崛起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和平属性及对外战略的选择,从而决定中国对外政策的性质及走向。国际社会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的历史转折时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是国家制定对外关系的重要考量与基本依据。中国正处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崛起大国从未遇到的复杂国际局面,为此中国经济上的优势如何转化为战略和政治上的优势,怎样有效地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如何保持与外部世界总体积极和谐的关系,思考未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就成为一种基本逻辑与理论期待。  相似文献   

11.
白洋 《学理论》2014,(1):50-5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根据国际风云变幻的现实、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对整个国际关系基本格局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中华民族统一进程等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的构想,从而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它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背景、内容、特征和意义方面全面、综合地分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9)
冷战后在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拓展的背景中,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更加多元,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安全关系相互交错,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与稳定;但是地区间、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局部矛盾与冲突也依然非常突出,从而使当今的国际关系比过去更加错综复杂。"国际格局"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简捷的路径,也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分析研究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正逐渐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与国际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税收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许多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收间的差异和法律上的漏洞,以表面合法的方式逃避税收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引起了国际上资本的不正常流动,侵害了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本文从跨国公司避税的主要方法入手,分析各国对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有关法律规制,以期对我国反国际避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王殊 《瞭望》1989,(17)
当前,缓和与对话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这是战后40多年来国际政局的演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各种力量消长的结果,估计世界今后将会有一个相当长的缓和的时期。这一新的变化无疑对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发展和改善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是有利的,和平环境可以使它们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各方面的建设,并且开辟加强国际合作往来的广阔的天地。世界各国都在研究调整各自的内外政策,或实行经济改革,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世界大变局,需要有世界纬度的大历史视野。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百年大变局的本质在于国际秩序的大发展与大调整,其核心议题是国际秩序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其根本动力在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思想和制度的伟大创新。在当前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时期,全球化进程、世界经济格局、国际权力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及治理规则、人类文明及交往模式都在发生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变化。世界百年大变局和中国百年大发展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随势""顺势",也要积极"塑势"和"造势",不断拓展战略远见,增强战略定力,提升战略自信,强调战略运筹,坚持战略底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6.
全球抗疫防疫堪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有历史影响的疫情政治经济学创举,为迈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新历程作出新的诠释和导引。启迪人们思考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经济格局、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什么样的大国关系,乃至最终归结于什么样的中国未来。疫情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和世界经济萧条与危机,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并为中国引领新型周边国家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实践中凝练的抗疫成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夯实了基础和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周边地区的融合区和重启的首要之地;中美大国关系对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大国关系稳定,周边国家的关系才可防可控可稳。严峻的全球疫情使人类愈发强烈感受并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是缥缈的理念和抽象的概念,每个国家的利益和命运已经与世界相互嵌入、环环相扣。东亚国家在疫情挑战面前选择了团结合作与同舟共济,RCEP的签署必将为促进东亚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必将增强区域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五”期间将面临什么 样的国际经济环境?来自中 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们认为,未来5年到10年国际形势总体将继续趋向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将把世界经济带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其间不排除不同程度的动荡、波折,但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小。21世纪头5至10年世界经济走势继续看好 据世界银行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按汇率计算和预测,2001至2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可达3. 2%,高于20…  相似文献   

18.
朝鲜第一次参加了7月27日 在曼谷举行的第7届东盟地 区论坛会议,并成为该组织的第23个成员,这是朝鲜外交上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欢迎。 近年来,朝鲜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与此同时,美日等西方国家又利用朝鲜“核问题”、“导弹问题”不断向朝施压。在新的形势下,朝鲜自去年以来调整外交政策,频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在改善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谋求发展同西方及其他国家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日趋活跃的外交为提高朝鲜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  相似文献   

19.
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朝鲜在新千年到来之时出现了令世人关注的新气象,经济渡过了最困难时期,朝中关系有了重大进展,朝韩关系出现可喜的缓和景象,朝美、朝日关系出现松动迹象,朝鲜与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些新气象表明,朝鲜主体社会主义仍在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0.
高红 《行政与法制》2002,(12):33-33,37
入世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的深层次接轨。为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顺应“入世”后的环境置换,我国政府必须以全球化为背景,以市场为取向,更新政府管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由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