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乐民 《理论视野》2010,(10):28-30
福斯特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以及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建构一种以"和谐一致"为核心原则的新的生态伦理。福斯特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生态伦理建设有着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高压反腐和全面从严治党激发了中国"政治生态"的话语热潮,然而,当前的"政治生态"话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实践话语,而非学术话语。在国际学术界,政治与生态基于不同方式的结合而形成了生态政治学和政治生态学,生态政治学已发展成为包含不同理论流派和理论分支的成熟学术领域,而政治生态学则研究较少。中国现有的泛化的政治生态话语、文学化描述的政治生态话语、本末倒置的政治生态话语存在生态观的严重迷失。要走出生态观迷失的困境,建构政治生态学理论,需要在生态内涵上实现个体性评价向结构性和规则化观念的回归;在生态伦理上实现从道德整体主义与等级制向个体生命伦理与互利共生关系的回归;在生态运行方式上实现从一体化结构的单向控制向多元分化与制约平衡的回归。当然,生态学的政治价值是有限的,除了"自然正义"以外,我们还需要求助于"社会正义"作为现代政治转型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尹龙飞 《学理论》2012,(35):20-21
丹尼尔·A·科尔曼的《生态政治》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探讨生态政治问题的上乘之作。书中作者从政治的角度深刻分析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重塑价值和行为方式,口号就是"胸怀全球,行于当地"。科尔曼是一位绿党政治的倡导者和勇于行动的实践者,其生态政治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与价值观。科尔曼关于建立积极民主的观点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这也是很难做到的。  相似文献   

4.
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主要特征是深入解读其内涵意蕴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系统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的逻辑基础。其主要特征应是在与非生态或非政治领域、资本主义生态政治以及一般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等相关概念的多层次、多方位比较与区分中,才能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揭示出来。其主要内容表现为生态目标根本性、公共权力相关性、本质内在一致性、生态民主真实性、生态公正真正性、文明超越率先性、政府推进必要性、中国文化传承性。  相似文献   

5.
计志杰  王鑫 《学理论》2012,(15):24-25
文章集中论述哈维生态政治学建构动力的阐释性。首先论述哈维生态政治学建构的社会背景;其次,论述哈维对"生态现代化"研究性的批判,"生态现代化"使不同利益集团有着对话的基础,然而也可能会使这种对话归属于某个政治集团,且也没有挑战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问题不能以彻底的改变;最后,论述哈维生态政治学建构的深层动因,反资本主义运动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在制度批判、现代价值观批判以及政治批判上,有着相同的政治哲学立场,这种旨趣使得两种生态政治理论具有一种先在的同源共约性.然而,从产生的自然伦理价值、地理空间和工业化发展程度上看,两者也都带有一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对我们的启示在于生态社会正义不能仅限定在资本主义革命的政治解放意义上,更重要的应该是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的普遍利益和权力结构下,全球生态治理不可能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一次性全部建成。需要将生态治理重新阐释为一个持续性的政治进程,在国家之间建立信任,获得全球视野与世界胸襟,解决在全球生态治理中所出现的认知冲突、伦理冲突、利益冲突、责任冲突,为全面解决生态问题搭建全球政治共识桥梁,并以原则政治原则、生境政治原则、责任政治原则为根本准则和价值导向,探讨气候权力规范,构建社会公正与气候资源平等分配的全球框架,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何以得到恢复"和"人类何以实现自救"铺平广阔的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社会政治活动需要维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如有打破则需进行政治生态修复,这一系统的修复工程离不开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的发挥。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主要表现在:廉政文化作为蕴含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作风、价值观以及道德品格中的廉政伦理品德,以"荣廉耻贪"的精神导引功能构筑着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在以制度体系构建的不能腐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生态伦理观照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生态伦理视角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知,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性追求,同时也是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生态伦理,从更具基始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和大力提升生态伦理的理论力量与实践力量,积极应对我国生态伦理当前存在的"遗忘""虚无""缺位""乏力"等问题,跳出西方"资本逻辑"窠臼,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构建符合中国实际、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生态伦理,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命力与震撼力。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社会政治活动需要维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如有打破则需进行政治生态修复。这一系统的修复工程离不开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的发挥。廉政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功能主要表现在:廉政文化作为蕴含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作风、价值观以及道德品格中的廉政伦理品德,以"荣廉耻贪"的精神导引功能构筑着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在以制度体系构建的不能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阐述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未来社会主义的论述中,已经内在地蕴含了生态政治的观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生态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实际出发,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生态政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态政治思想,这些生态思想具体表现在关于人与自然、国家治理与建设方面,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生态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朱美芬 《学理论》2013,(29):38-39,49
绿党以其倡导的"绿色"价值观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并走上政治舞台。其"绿色"价值观体现在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以生态优先为核心的环境伦理、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伦理、以"小即为美"为核心的经济伦理。在我国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过程中,绿党的政治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思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决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决策是人类伦理价值观的变革.生态决策的目的在于在决策中确立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生态决策的实践中,必须遵循生态价值"必须"原则,生态"补偿"原则,生态"知识化"原则,决策的人民群众参与原则.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旨在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达成和谐共荣的生态局面.生态伦理学的兴发与前者有着共同的愿景,意在从伦理的视角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寻找道德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向度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的承担者是不断觉悟的人,生态伦理的关怀对象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多种生命形态,人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莫把"能为"当"应为",以整体性的眼光关照自然,在美好的生态环境中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4)
西方生态传播承认生态环境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破解生态困境的议题选择和话语设置上,出现了两次转型,呈现出三个不尽相同的流派:生态本位论主张去工业化,回归农业文明;资本中心论强调运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用资本的逻辑化解生态困局;市场机制论认为破解生态困局的出路在于建立生态领域的市场机制。生态传播理念的转型,既反映了生态政治实践的革新,也反映了生态政治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祁飞飞 《学理论》2013,(12):187-188
生态环境问题关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在各方面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带来的不仅是一场生态危机,更是一次伦理危机。通过对《古兰经》中的生态伦理理论的梳理,挖掘其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新疆实际,论述了《古兰经》中生态伦理思想对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就其基本内容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观既着重于对资本主义的异化批判,也着重于揭露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既着重于揭示生态发展的共产主义向度,也十分强调社会主义政府的基本责任。因此,在当代世界的视阈内,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观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它不仅对于正确地认识当代世界的生态伦理问题,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建设,均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识为基础,要求在实践中改造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制天命而用之"的实践态度追求"乐山乐水"的美学境界。这两种理论形态都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将二者相结合能够完善我国生态伦理制度的建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政治:老子生生和谐的政治价值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以"道法自然"为逻辑起点,以"天道尚慈"、"天人合一"为伦理依据,构建了"无为自化"、"以百姓心为心"、"万物并齐、并育不害"的和谐生态政治社会。老子生态政治文化对"自然万物"的终极关怀及其所蕴含的"法自然"的立法精神、"天道与人道相融"的稳态经济观、"自然无为、至治之世"的无为政治观、"天人合一、生生和谐"的生态意识及其所派生的护生价值观、生态智慧观、均富平等观等政治理念,对解救因生态危机引发的社会困局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不失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福斯特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概念入手,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通过制造和利用生态脆弱性实现"生态帝国主义"的事实,并进而讨论了"生态帝国主义"与"生态债务"之间的关系。福斯特对"生态帝国主义"概念的引出与反思,为我们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的垄断现实与侵略本质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