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宪法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中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宪法的实质与作用.更主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宪法学科的体系和研究宪法的方法.而现行有关的宪法学论著对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现有宪法的概念综观国内各种宪法学论著(主要是宪法学教材).关于宪法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中国宪法教程》)司法部法学教材)“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是集中反映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等内容,它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学》法学自学考试教材)“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确认、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宪法教程》司法部教材)“宪法是确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等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郑全咸主编)……由于教材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列举.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从宪法的特点,譬如从本质上,从内容上,从效力上等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来  相似文献   

2.
宪法的根本法特征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宪法学界关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基本特征问题的分析和论证,并没有真正揭示宪法的根本法特征的实质.宪法首先是法,这应该是我们探讨宪法的根本法特征的法理前提.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根本性方面,即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国家中最为根本的社会关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正确揭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基本特征,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宪法的终极目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五四宪法”颁布40周年。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开辟了我国宪政史的新纪元。1954年6月14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即将通过时,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宪法“通过以后,全国人民每一个人都要实行,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实行,首先在座的各位要实行。不实行就是违反宪法”。①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到各地各有关方面,在宣传宪法、贯彻宪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通过声势浩大的“一五”“二五”普法,广…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的政治法律思想中,宪法思想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的宪法思想,不仅在宪法理论上有突出贡献,而且在中国政治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在举国上下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仅就毛泽东的宪法思想略加论述,以同庆.一、毛泽东论宪法的概念宪法概念问题是宪法学基本理论问题,是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任何宪法学家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宪法概念问题,毛泽东关于宪法概念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很典型,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毛泽东关于宪法概念的论述,将宪法称为国家的“总章程”、国家的“根本大法”,从而使宪法与普通法律区别开来,赋予宪法以下法律特征:第(?)毛泽东说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根本大法”就意味着宪法是“(?)法”是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现行宪法胜利实施的十周年,也是我国普法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二五普法”要求:以宪法为核心,专业法作重点。为此,讨论宪法意识的增强与根本法权威的确立,对于当前的深入改革与扩大开放事业,是具有促进意义的。 一、为什么要以宪法作为核心 (一)宪法自身的地位与作用所决定 在国家统一的法制体系中,宪法是根木法律,居于主导地位,它集中地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与意志,确认了国家与社会的根本制度与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它取决并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对其他的社会上层建筑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宪法其根本法的特征、民主制度的构架,落脚点都是为保障权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政治内容来说,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从阶级实质来看,宪法无非是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表现。然而,我们再深究一下这些基本问题,就会发现:无论是宪法规定其本身为根本法,还是确立民主制度,抑或反映不同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其落脚点都是为保障权利。 我们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是从内容、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实施监督等方面与普通法律不同而言的。而为什么要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又规定制宪的特别要求和严格的修宪程序,就是因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确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表明了权力的源泉,规定了组织政府的基本原则等。在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重大的经济方针与原则。这些都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问题。而设立国家机构是为实现一定的国  相似文献   

7.
宪法与刑事诉讼法都涉及国家权力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问题,因而刑事诉讼与宪法的关系相当紧密。其中基于宪法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刑事诉讼基本制度和原则都可以在宪法规范中找到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为刑事诉讼制度提供了最高效力的法律支撑,宪法是刑事诉讼制度运行的基础。同时也应当看到宪法所提供的支撑还不充足,有继续加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 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 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法制保证。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认真审议并 高票通过了现行宪法发展进程中第四个 宪法修正案,实现了宪法的又一次与时俱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制定于1982年,当时我国正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作了一些积极、成功的探索,《宪法》把这些已经取得成功经验以根本法的形式巩固下来,包括确立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国民经济运行、管理体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宪法》对于国  相似文献   

10.
法治的实现,需要一部具有最高权威性的宪法;而宪法权威的确立,又有赖于法治的建立,宪法权威与法治是一种互动与平衡的关系。我国宪法发展演进的历史表明,在没有法治的环境下,宪法仅仅是一部根本法或是一种宣言而已,树立宪法权威无从谈起;而宪法权威的缺失,则“依法治国”的方略也只能是一句口号。由此,树立宪法权威应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于依法治国而言,宪法效力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进行适当调节的最高法律效力。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依法治国就是要维护宪法的法律效力,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都需要依照宪法进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对于宪法制定过程进行有效的宪法规范,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才能够有效地维护宪法的尊严和进行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点认为宪法是根本法,根本法属性是宪法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能解释根本法属性的效力来源,其本身有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缺陷。宪法的本质属性应该是人权性,根本法属性是其派生属性。这合理地解释了根本法属性的效力来源。人权性是基于对宪法价值的理解。法律的价值构成法律本质。本文从宪政运动文化背景分析了人权是宪法根本价值追求所在。宪法规范是宪法的价值的表现形式。人权规范是宪法的基本规范,其它规范服从和服务于人权规范。认识宪法的人权本质属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丰富经验,科学地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四项基本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在宪法学领域的泛滥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法、私法之划分,宪法属公法无疑。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命题提出了质疑,其观点可概括为两类:其一,因为宪法是根本法,所以宪法并非公法;其二,因为宪法是母法,所以宪法并非公法。通过对前述观点的整理分析,可知根本法应为普通法律的对应概念,宪法可同时作为根本法与公法;同时,母法理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故此,宪法属于公法,应以公法视野推动宪法实践与宪法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是迄今为止的最新宪法修正案,它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宪政史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经过这次修改,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体现时代精神,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必将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宪法的作用[1].因为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因此,最新宪法修正案必将促进我国宪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54年宪法就其性质而言 ,是一部过渡时期的宪法。一方面 ,它为实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国家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提供了宪法上的保障 ;另一方面 ,由于宪法本身的“过渡性”的局限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制度的完善和宪法自身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在现行宪法中的确立 ,从某种意义上是总结了 1954年宪法“过渡性”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现行宪法颁行25年,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新局面,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4次修宪,党中央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择了依法治国。人权入宪,是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进一步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同样把邓小平理论作为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一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现行宪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上所作的科学论断,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构成了现行宪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现行宪法是邓小平理论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最集中体现,它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二年通过的现行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几年来的国家实际生活表明,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的深得全国各族人民拥护的宪法,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列宁曾经说过:“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全集》第9卷第448页)因此,宪法的核心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具有首要意义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这些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部门法所  相似文献   

20.
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制定的,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等其他法律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特性。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形式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依据,"合宪性"是宪法对其他一切法律形式的正当性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宪法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形式体系中,宪法是居于最顶端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形式。由于宪法在法律效力上和法律形式上与其他法律形式的法律特征相区分,所以,在法理上不宜将宪法视为一个与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相提并论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宪法应当在法理上作为各个部门法的法律原则而存在,宪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根本法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