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1,(3):F0002-F0002,F0003
作为旅游城市三亚十分重视文明城市的创建,2005年开始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开拓进取,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提高。2008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2.
宋凤国 《新长征》2010,(11):54-55
如何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已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推进文明城创建,发挥城市的主体功能和作用,必须通过广大市民去努力、去实现。因此,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市民素质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谢丽 《共产党人》2016,(5):38-39
石嘴山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五城联创"的创建思路。2014年新增了法治城市创建,全面开启了石嘴山市"六城联创"工作。"六城联创"工作模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善社会风气,改变城乡环境,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上,发  相似文献   

4.
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名片”,也是一座城市极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和战略资源。“创金牌”不易,“保金牌”更难。西宁市自2017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以来,始终坚持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宗旨,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以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强化价值引领、人民中心和创新导向,推动文明建设成果共建共享、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实效,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文明答卷”。2020年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荣获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相似文献   

5.
冯裕芳  杜鹃 《学习月刊》2009,(16):33-34
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创建为民.全民创建”的文明创建理念和“以创建助推发展.以创建改善民生,以创建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作为服务民生、发展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作为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过程,作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市民素质的过程。如何以文明创建为契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发展.探索建立城市管理与文明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店区先后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首批文明城区……”谈起该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建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张店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够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充分体现了张店作为现代城市独特的文明魅力,城市文明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正都匀市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以"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都匀"等主题活动为抓手,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项工作进行统筹整合。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亦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最高综合性荣誉,也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2013年,都匀市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动员部署,将创建全国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1,(9):F0002-F0002
江苏常州,“季子故里、诚信之都”。3000年历史的深厚积淀,灿烂辉煌的现代文明,熔铸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气度。作为2002年、2005年、2008年三届“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获得者,全市上下形成强烈共识,文明是形象、文明是环境、文明是民生、文明是品牌、文明是竞争力。常州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工程、实事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常州文明城市创建迎来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文明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社会竞争的重要方面.已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城市文明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城市文明助推跨越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城市文明进步。回顾宜都近些年来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可以说,宜都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11,(24):55
天蓝、水清、城静、安居,这是今天银川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2011年,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健康城市、创新型城市、创业型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的"六创"活动中,银川市提出要在2011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力争201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2013年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1.
李婷婷 《江淮》2011,(1):42-43
持恒创建十五载,文明路上铸辉煌。在去年117个城市参加的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淮北市分别以第三十三名、第二十七名的佳绩位居前列。此外,淮北市连续三届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相似文献   

12.
2021年以来,玉门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为引领,持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市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投入1.59亿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启动自然生态修复综合整治试点及湿地保护恢复项...  相似文献   

13.
曹丽萍 《世纪桥》2013,(11):81-82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重要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为契机,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理念;要以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破解创建全国文明城难题;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和创建全国文明城相互促进。和谐状态应该是一种健康快乐的状态,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和创建文明城市正正提供了这种美好状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赤水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集中精力打好城市基础设施、文明素质、城市管理服务"三场提升仗",既顾及"里子",又做足"面子"。"我志愿投入创建文明城市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传播文明理念,从现在做起……"8月8日上午,赤水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暨千人签名活动。干部职工、志愿者、群众代表等纷纷来到签名桌前,写下自己的名字,表达各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1,(1)
河北省唐山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承为民发展、为民创建、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核心,扎实开展争创新一轮文明城市活动,形成了"创建促文明、文明促和谐、和谐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也是最能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一个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秦皇岛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效载体,按照"深实严细久"的工作标准,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文明城市。2017年11月,以全国第13名的成绩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坚持创建为民,深入实施"文明铸市"战略,用创城统领全市各项工作,找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7.
陈三新 《学习导报》2013,(16):25-26
湘潭市以打造“伟人故里、文明湘潭”为主题,以“一创”带“六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等称号,综合实力、发展后劲日益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带动力日益提高,知名度、影响力日益彰显。特别是去年来,湘潭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呈现出可喜面貌。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宣城市荣膺省级文明城市,并一举摘下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打破常规实现文明创建"两连跳"。一年来,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潮风起云涌,市区城市功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市民素质,政务服务环境和创建氛围得到大幅提升,市民享受到了"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理念带来的阶段成果。高位推动。2015年2月11日,宣城市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暨创建  相似文献   

19.
枝江市自2002年以来,已经连续三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如何适应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改善城市民生、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是目前我市文明创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枝江市从建立健全六项机制入手,不断地提升创建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福泉市在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颜值"越来越高,城市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有"韵味"。2018年2月14日,中国文明网发布了中央文明办确定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名单,福泉名列其中。福泉市委市政府逐年增加文明创建经费投入,紧密结合市民群众食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