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朱健国 《唯实》2002,(3):82-83
许多人都解不开一个难题:为何中国的文化大师都出在20世纪上半叶?那时候战火不断,那时候民不聊生,那时候科技远不如今天,为什么反而有鲁迅那样的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10,(17):1-1
近年来,随着钱学森、季羡林、吴冠中、钱伟长等科学、文化大师驾鹤西去,一种“大师焦虑症”弥漫中国。人们追问,为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复兴的时代里,能够与前辈比肩而立的新一代大师却千呼万唤出不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习导报》2010,(17):1-1
近年来,随着钱学森、季羡林、吴冠中、钱伟长等科学、文化大师驾鹤西去,一种“大师焦虑症”弥漫中国。人们追问,为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复兴的时代里,能够与前辈比肩而立的新一代大师却千呼万唤出不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庆武 《当代贵州》2013,(21):40-41
眼下已经进入到我们的企业必须强调精神价值、文化内涵,我们的企业家必须成为思想家、哲学家、文化人的关键时期。而凭借自身的一点阅历、经历,凭借一部《增广贤文》来实现原始积累的那种粗放时代、浅文化时代已经结束。文化——深度、系统的文化必将成为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致胜法则。文化是什么?什么叫文化?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尚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探索过程,其中,必然包涵批判、继承、创新和发展诸环节.  相似文献   

6.
幽默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最早源于何处,更不知道它真正的寓意。是他第一个从西方将幽默一词偷渡到中国,译介给我们的国民并推而广之。他用幽默医治着那个时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百姓,即便人们不解辛酸地在嬉笑间娱乐着他的文字,他仍在骂名面前负起责任,执着地用幽默唤醒着沉睡的民族,用含泪的笑刺痛着沉睡的人心。他用幽默书写了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个高峰,用幽默推动了一个时代的进程,用幽默将中国的文化播撒到了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他便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幽默大师——林语堂。  相似文献   

7.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京京 《求是》2012,(17):28-31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思想精神旗帜,走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事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  相似文献   

8.
推进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宪臣 《学习论坛》2004,20(1):27-29
创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创新是保持中国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大胆开拓、综合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中国文化的先进性.这其中包括内容创新,使中国文化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形式创新,用新颖进步的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制创新,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特别是我省文化强省建设会议以后,全省的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紧紧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坚定地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是每一个宣传文化工作者必须直面的神圣职责。如何在新的文化竞相发展中掌握主动,走在时代的前列?我认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在缺乏文学大师,已是不争的事实。巴金的去世,好像在宣布一个文学大师时代的结束。所以,他走后,新当选中国作协主席的铁凝女士说:这之前的主席是文学丰碑,我和文学丰碑没有可比性。有的作家说得更明白:“中国(文坛)的巨人时代结束了,平民时代到来了。”丰碑也好,巨人也罢,都可以看成是大师的另一种说法。文学大师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了。说到文学大师“难产”的原因,中国作家圈里相当流行的意见是社会生态环境不同,最有力的证据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那些大师,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造就的,到后来活着的大师们也没什么像样…  相似文献   

11.
文化安全是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出现的时代命题,也是一个中国命题。文化安全的国内战略包含观念形态文化安全、文化事业安全和文化产业安全。文化安全的国际战略有两个层次,即文化主权和文化影响力。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使命和战略诉求要求文化安全观念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发展,重视内部与外部文化安全的战略互动。在文化发展和交往中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一项战略议程,需要构建以对内确保文化领导力,对外拓展文化影响力为战略目标的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2.
日前,传统法律文化仍然是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如果要使中国的法律文化从法治化的阻滞力变为法治化的内在驱动力,必须进行转型或重建,大力加强与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的培育、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先进的文化。这个问题要求回答的是: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它在何种情况下才是先进的。对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当作一些具体研究。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化的先进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化是一定历史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性质和内容主要决定于一定历史时代经济和政治的性质和内容。当代中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因此,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当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文化。同时,我们又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正费孝通曾经指出:"20世纪前半叶中国思想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发展的,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有关中西文化的长期争论,归根结底只是一个问题,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究竟能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还是必须向西方文化认同?上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生都被困在有关中西文化的争论之中,我们熟悉的  相似文献   

15.
姜晗  徐永军 《世纪桥》2024,(2):100-10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实现发展进步的强劲力量,是对自身独特文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中国青年作为新时代最具活力的人群,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巨大的影响,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民族复兴重任。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着眼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同时揭示当前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以期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时代责任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一、文化的涵义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已逾百种。总而言之,文化可分为物质形态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文化。本文要讨论的是后者。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它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和政治给予很大的影响。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文学、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等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文化概念是一个立体的结构概念。从宽度上看,它是特定时代国家的文化思想的统一性与各民族、团体、阶层文化观念的多样性的结合;从高度上看,它是特定时代国家文化思想的主导性与各主要产业价值观念的层次性的结合;从长度上看,它是时代的现实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层精神力量,在全球化、资本化和网络化时代,多样文化互动、碰撞和交融,给我国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同时,西方文化的巨大同化效应、资本文化的巨大物化效应、反主流文化的巨大虚化效应,也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安全危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前无古人的勇气和意志兴利除弊,推动文化创新,扎扎实实累积建设性元素,在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正效应。  相似文献   

18.
北京自明清以来便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号称“首善之区”,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文人、画家辈出,数百年间一直引领着中国文化、艺术的潮流。然而民国初年竟有一个出生于“蛮荒之地”贵州的文人和画家,像一匹黑马似的闯入了北京文化圈,并叱咤风云十数载,与中国近代绘画大师陈师曾一起被公认为北京画坛领袖。他就是“一代文化通才”姚华。  相似文献   

19.
建构闪亮的中国文化形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是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创造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文化力量、赢得国际共识的重要途径。建构闪亮的中国文化形象,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是人民群众。建构闪亮的中国文化形象,既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又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和传播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俞思念 《学习论坛》2005,21(6):16-19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文化力”的崛起,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我们也是一个新事物,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其规律。关于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的探讨当然是初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从文化的世界视角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必须进一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文化建设;必须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中借鉴和提升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必须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置放到全局的高度;必须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大视野中看到民族文化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