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娟 《法制与社会》2013,(31):162-162,172
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性质是刑罚的执行方式.《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所规定的试点应用对象不尽合理.由于我国有富于特色的管制刑制度,因此没有必要增设独立的社区矫正刑种.作为行刑社会化的典型代表,社区矫正制度有可能对我国以自由刑为主的刑罚体系形成冲击,借此,改革我国刑事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进入到一个立法完善蓬勃发展的新纪元.社区矫正制度本身,从理论发展、制度研究到实践的完善等方面论述研究较丰富.但是,从社区矫正制度窥探其作为当代社会行刑社会化趋势之发展,这是不可小觑的一根管道,让我们看看在社会探索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的今天,刑事法律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更新.本文将从行刑社会化的大趋势看社区矫正制度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同时论述社区矫正制度之完善.  相似文献   

3.
曹春艳 《行政与法》2007,(5):107-109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的行刑理念与方式,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为适应世界行刑制度文明化、人道化、轻缓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法理层面和实践层面,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行刑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法制与社会》2011,(21):218-219
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凭借其促进罪犯更好回归社会的矫正效果,已成为当今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社区矫正概念、现状的分析,借鉴国外社区矫正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明确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发挥其监督职能,使社区矫正整个体系得到良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符合未成年犯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的弊端,有利于和发达国家的刑罚模式接轨。我国社会主义的刑事政策、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以及日趋完善的社区和健全的司法行政体系资源为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针对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更新行刑观念、对社区矫正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配备专业的矫正人员、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以及建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评估体系是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9年全国覆盖,是我国刑法“宽严相济”原则的体现,也是人权理念制度化的实践.社区矫正制度的司法实践更好地完成矫正人员的教育与重塑,但不可否认的是社区矫正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体制摩擦、行刑程序粗糙、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本文将以社区矫正实践面临问题与困境为立足点,探讨该制度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7.
吕伟 《时代法学》2011,(5):32-37
社区矫正代表着当今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刑法修正案(八)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为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社区矫正队伍比较单一,过往集中于公安和司法部门,极大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狱内行刑和狱外行刑的协调,因此充分运用民间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矫正对象尽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一种行刑方式。社区矫正制度滥觞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一种对刑罚报复主义反思的思想成果.伴随刑罚种类的轻缓化、处罚的轻刑化和开放化的浪潮.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长足发展。社区矫正制度对于缓和社会矛盾、降低行刑成本、帮助罪犯重新回归社会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司皓洁 《法制与社会》2013,(34):289-290
社区矫正,顾名思义就是把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机关和社会力量依法共同对矫正人员进行监管、教育和帮扶的一种非监禁刑执行制度.作为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具有开放性、社会参与性等特点,因此,如何多渠道、多层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实现社区矫正的目的,是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