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社会进步最具活力的国家,大都是实行判例法的国家。法律的共性———统一性、相对稳定性和不完全性与现实社会的某些不可预见性和复杂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却是任何一国司法制度都无法避免的,因而,中国也应借鉴外国判例法的模式。本文阐述了判例的概念和历史,探讨了判例法制度生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判例法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每当论及中国古代是否存在罪刑法定之时,比附援引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学界曾将古代司法中的比附视为任意比附、任情擅断,缺乏一种对其既赋以同情之理解、亦不避其缺陷的理性思考。从比附援引的运作原理与英美判例法中遵循先例原理的比较来看,中国古代之所以不存在类似于英美的判例法,其真正原因在于中西方认识论立场上的区别、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制度安排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张艳君 《青年论坛》2005,(6):103-105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务实、最实用的实践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为老百姓所接受、所喜爱。这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密切的关系,更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紧密相连。本文的研究围绕着邓小平语言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开,通过对邓小平语言风格的整体风貌、形成原因的剖析,探究邓小平语言风格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二桃 《前沿》2005,(12):149-152
判例法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起到了司法统一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法律制度及法律文化的发展,成文法天然的僵化和滞后特性以及判例法的灵活性和具体指引的特点日益凸现。两大法系相互吸收、引进和趋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大陆法系国家,顺应世界法律发展潮流是历史的必然。本文试通过对两大法系判例制度的介绍,就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在两大法系日益交融的今天,判例法为大多数国家逐渐接受,并与成文法一起互补长短。判例法与成文法共同构筑一个“混合法”时代已经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尤其是在行政法领域,两大法系都是靠行政判例来构建起其行政法大厦的。相对于民法、刑法领域来说,行政法的特殊性、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以及行政诉讼实践的需要,决定了判例法在行政法领域优先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古代文化起源的普遍规律入手,深入讨论了中国古代家训的起源,对各种过去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修正。本文立足于原始儒家的哲学思想,具体分析了古代家训的思想来源。根据中国古代家训的实际,全面总结了中国的古代家训是原始儒家思想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并且以此为基础,广泛讨论了中国古代家训在我们当代道德缺失、诚信危机之际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法律文化视角透视了 中华法系的兴衰和西方法系的发展, 并加以比较分析,对判例法制度在西 方法系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 思考;并结合中国的历史、现实和世界 背景,探讨了判例法制度在中国实行 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领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化应用,其理论风格主要体现在以民为本的利益观、实事求是的实践观、开拓创新的运动观、统揽大局的战略观和尊重人民首创的群众史观上。邓小平领导思想对当代领导活动中的科学决策、民主监督以及效能评价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刚 《求索》2010,(7):131-133
在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外在的体例形式都表现为刑法典,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在传统社会不存在包括亲属法在内的民法的实质内容。尽管传统社会处理和界定婚姻家庭关系所采取的制度模式无独立的外在形式,且被包涵于刑法典中,但这种制度模式所解决的问题与当下亲属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认为,我国古代社会"亲属法"主要有三大特点:始终为刑法典中一部分,体例均为"户"或"户婚";深受古代"礼"的影响;法律文本宽于男性,严于女性。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关系法制文明,维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职务经济犯罪的概况,以及历代对其危害性的认识,指出职务经济犯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是蠹政败国、危害国家长治久安的毒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最早产生战略概念和战略理论的国家。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军事战略实践留下了丰富的战略遗产,蕴含着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智慧。深入发掘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于今天的军事战略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交往理性和实践哲学,英国宪政秩序的认知基础是内生的、实践的、进化的经验主义和主体性哲学的多维协同思维模式,是一种对话法哲学视野下的交往理性,是一种体现了宽容妥协开放自由精神的、超越个体意识和理性界限的多元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以胡适和冯友兰对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不同诠释为契入点,揭示了现代中国哲学理论的建构要以哲学史和哲学的统一为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特质,也是党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自觉地学习、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的一个优良传统,使党具有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超越性。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突破总是以哲学上的突破为先导。在新世纪的发展和竞争中,中国更需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成为后发优势的思想杠杆。  相似文献   

15.
孙祥生 《前沿》2006,(5):129-132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在法律思想方面,荀子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分”入礼、以礼释法、开创了礼法一体论的先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间法是一种相较于国家法意义层面的民间性规范体系,其以民俗、风俗、习惯等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民间法在社会历史及实践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形成了自己的根本特质。首先,中国传统民间法是一种生存经验的文化总结,生于乡土、长于乡土;其次,中国传统民间法是一种具有实效性的规范体系,契合司法实践,秉具经验理性;最后,中国传统民间法还是一种共同信仰,其以纠纷解决、秩序理性为其最终归宿;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建构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民间法特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内涵、起源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第一个高峰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最本质的聚集度是人口的相对密集 ,“城”先于“市”产生 ,两者有一个分立和融合为一体的进化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是由多种客观条件决定的 ;西汉时期中国城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王海英 《长白学刊》2009,(2):160-160
对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梳理,传统是依西方哲学体系进行的。由于缺乏对中国哲学作为哲学的前提性反恩。因而也就无法在中国哲学自身的视域下来进行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梳理。因此,中国哲学亦应在自身的文化视野下,以大量的中国哲学文本材料为基础,重新选择自己的典籍范围,以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内涵,以别于以往西方哲学范式下的视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命题 ,自 2 0世纪 80年代由文艺理论工作者提出之后 ,一直受到学术界的热切关注 ,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本文即围绕“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学理背景、内涵、关键、途径、目标和方向等基本内容进行综合性评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报刊法制伴随其母体———中国法制的发展 ,历经数千年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过程。其于春秋战国至唐中叶以后萌芽起源 ,至宋、明逐步丰富渐成体系 ,有清一代完成了从皇帝圣谕到近代报律的蜕变 ,达到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环境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并同时走向衰亡的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