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这或许是人生答卷中一个最普通的问题,相信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对于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刘约翰来讲,他的回答异常简单:"是霍乱。"而这个"霍乱"的背后,却又包含着五味杂陈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2.
看淡名利     
同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愁眉不展,有的人却常常笑容满面?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名利是否看重。对此,我谈点想法,与朋友们探讨、共勉。实无意于标榜自己的超凡脱俗,亦不敢为谁指点迷津。 带着悲观情绪于人生之旅行走的人,往往与他的私欲炽盛有一定关系。人之私欲,笼统地说无非是名利二字。名者虚荣心,利者利禄心。一个人倘若满脑袋只想着利禄虚荣,那么他一定会感觉到人世间遍地荆棘充满了痛苦。因为名也好,利也罢,是无休无止的。没有的时候,渴望得到;得到了以后,则希望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这也可以算是一个规律。如此看来,私欲炽盛的人时时叹息活着真累,感慨人生是个苦海,倒也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对历史规律的分析入手,对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这一重大哲学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正确解决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关键是要回答历史规律是什么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历史。由于历史是不断改变着的人类自己作用于客观环境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展开过程及其结果,因此,历史规律也就只能是人的活动规律,它形成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社会环境制约的活动方式和功能,进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能夸大人的能动的主体性,要从二者的统一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4.
现实的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滚滚向前、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富完善以及人生幸福与价值的实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的伟大奋斗精神。新时代坚持和弘扬伟大奋斗精神要把握其历史的、理论的、现实的必然性,回答好"为什么要奋斗"的问题;要着重阐释中国共产党人、人民群众、新时代青年在推动社会进步奋斗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回答好"由谁来奋斗"的问题;要从价值立场、奋斗方向、精神风貌回答新时代"应如何奋斗"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守法者幸福     
人生在世,要经受的考验太多了。有的人能严格自律,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样的人活得有价值,也幸福。有的人却放任自己,无视法律法规,结果栽了跟头,追悔莫及。因此,守法既是对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个人追求幸福人生的基础。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早朝时问诸位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诸大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有的说洞房花烛夜的人最快活……朱元璋听着这些回答只是颔首拈须,不以为然。而当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朱元璋点头称是,称赞他的见解“甚…  相似文献   

6.
核算人生     
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过程。要经营就要讲核算,人生是离不开加减乘除的。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追求什么是人的自由,所谓人各有志,只要不违法,手段正当不损害别人,符合道德伦理,追求任何东西都是合理的。比如,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是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吃尽苦头,为的是增加手中的财富;有的人“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有的人刻苦研究艺术,为的是增加自己的文化品位;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的是增加才能;有的人……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人生课上,老师给我们出过一个问题:你手里有6只苹果,如何使它们换来最大的报酬?同学们回答得五花八门。有的说:把它们卖掉;有人立即反对:卖掉能值几个钱?有的人说:把它们做成苹果罐头,不过好像太少啦!有的回答:把它种在地里,几年后就会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过程中,在这个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面对种种社会压力,表现出不适应,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大学生社会压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要想缓解大学生的社会压力,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什么是人生?用一个十分简明的公式表示:人生=活着+如何活法。 活着,是构成人生的必需前提。人死了,人生也就随之结束了。而在活着的时候怎么个活法?是构成人生的具体内容,则是大有讲究的。 有的人的人生目标远大,壮怀激烈;有的人的人生狗苟蝇营,碌碌无为。有的人的人生绚丽多彩,活得潇洒;有的人的人生灭暗阴沉,活得痛苦。有的人活着,精神却已经死了,谓之行尸走肉;有的人死了,精神却仍然活着,谓之永垂不朽。如何活法?—靠哲人引导,  相似文献   

10.
核算人生     
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过程。要经营就要讲核算,人生是离不开加减乘除的。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是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吃尽苦头,为的是增加财富;有的人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的是增长才能……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丰富多彩。人在社会上不是孤立存在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生增加自己的内涵并不全都意味着自私自利,而是对社会大有好处。传统观念中不赞成人们追名逐利,这是一种偏见,其实追名逐利对人生具有正面…  相似文献   

11.
何士龙 《党课》2011,(2):75-80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怀揣着“美国梦”,有的人在美国挖到了“金矿”,实现了梦想,有的人则终其一生也未有所收获。而阿诺德·施瓦辛格则用他的传奇人生为“美国梦”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出生在奥地利的普通男孩,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换届开始,很多干部面临着进退留转。在这个考验面前,有的表现得失落痛苦,有的表现得宽广豁达,有的表现得急不可耐,有的表现得平和淡然,不一而足。进退留转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都将面临的问题,这是自然现象,就像生老病死也是自然现象,不可抗拒。笔者既是本次换届的亲历者,又是每一个干部的观察者,有四点体会愿意一并跟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人生就是人的生命过程。短暂人生,人们常叹如白驹过隙。有的人生非常成功辉煌,有的人生充满挫折悲伤,究其内在规律,需要从哲学层面思考,认识和把握人生成长规律,指导人生实践,减少失误,因势利导,赢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哲学与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生问题是个哲学问题。任何一门具体科学,无论是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等,都不能回答人生问题,不能解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人们常说人生是个谜,是个猜不透的谜。其实对具体科学来说是个谜,可对哲学来说它不是谜而是着力研究的对象,是千百年来无数哲学家们力求解开的人生方程式。不少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提供过不少有启发的思想。因此人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深最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  相似文献   

15.
"你觉得对待人生的最佳态度是什么?"当朋友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在看张宗子的《空杯》,就顺势借用了张宗子的观点来回答:"人生如茶,空杯以对。"空,是生命从容若定的时刻。缘于空,少了许多挂碍,遮蔽的本质开始进入澄明;缘于空,自我的宁静得以去观照社会和世界;缘于空,人生的大起大落荣辱成  相似文献   

16.
人的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问题。科学地理解人的价值问题,对于正确确立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把握人生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价值是一个涉及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多种学科的范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但就一般意义来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  相似文献   

17.
人生问题是现代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及未来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社会愈发展,人的问题愈显得突出。尼采是现代西方最负盛名的人生哲学家之一,他对人生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成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先驱。研究尼采的人生哲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一、尼采哲学的主题尼采认为,哲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生活,人生问题是哲学的首要问题。他说:"我并不认为某种‘求知的冲动’是哲学之父;而认为,另一种冲动,无论何处都仅仅把知识(以及错误的知识!)当作工具来使用。"①在这里,尼采把人生问题置于知识之上,认为知识只是人生的工具与手段,人们并不是  相似文献   

18.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大学阶段,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将迅速走向成熟,是由单纯的学生生涯走向成熟社会人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人生特殊的阶段,学生会逐渐面临各种各样令其困惑的问题,例  相似文献   

19.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回答着这个问题,即使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也存在不完全相同的人生追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升官发财”,“吃喝玩乐”等等,这是一种人生观,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是庸俗、没落的人生观,历来为人们所不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所表现的,是另一种人生观,是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进步精神的人生观。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精神…  相似文献   

20.
桃芳 《学习月刊》2013,(11):55-55
我们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上,便开始了人生的旅程。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将人生归纳为四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实际就是对人生的规划,也是经营人生的开始,而且这种思考可能伴随人的一生。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自然不可能拥有满意的人生。只有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