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方文化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我是研究语言的,但对文化也有些想法,可谓“野狐谈禅”,真正的专家讲东方文化与我讲的完全不一样,因为他是专家。但“野狐”有“野狐”的好处。脑子里没有框框。辩证地说,两者各有利弊。这里.我想讨论三个问题,一、文化与文明;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三、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略论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玲娟 《理论学刊》2004,13(9):98-100
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思潮肇端于“中体西用”论,国粹主义是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时代的焦虑和“西方的没落”使得东方文化思潮应运而起。出于对中国近代所走过的西化道路模式的痛切反省,它主张以东方文化之长解西方文化之弊,力图为中国寻求一条超越西方模式的健全的近代化道路。虽然东方文化思潮有着内在理论缺陷,但它在谋求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的转型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拓展深化专题研究,如“不忘初心”的传统文化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双创”方针与“批判继承”方针的关系,等等;二是全面推进整体研究,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背景、重要实践意义、理论来源,等等;三是把握政治性与学术性,学会“用学术讲政治”,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限;四是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学者的研究;五是借鉴和批判国外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理论的提出,学界一方面对其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功绩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致以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这种质疑与批评包括:其一,认为其“文化三路向”只重视文化的民族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时代性;其二,认为其基于“文化三路向”而提出的“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是陷入了文化多元与文化一元的二难困境。本文致力于从梁漱溟本来的内在思维理路来说明他的“三路向文化观”与“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理论既没有落入简单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等西方话语体系的窠臼之中,同时又有他自身的“一元多元”、“民族性时代性”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一向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其主要是研究东方文化和印度学的。不管怎样,这样一位著述颇丰、经历坎坷的文化学者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季羡林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指出,从人类全部历史上来看,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季羡林先生何以如此自信呢?笔者试图从三个角度分析及证明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双阳区委在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中,注意解决三方面问题,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针对“搞‘三讲’会影响经济工作”,“可能是‘一阵风’,解决不了啥问题”等错误认识,组织开展“我与‘三讲’教育”的大讨论,注重消除干部的思想顾虑,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二是在整体筹划和制定工作方案时,把工作内容落实到具体日期及预期效果,注重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做到规划部署到位;三是“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加强督查指导,按照一把手抓“三讲”责任制,对于抓得不实、走过场的单位,追究一把手的责任,注重防止教育流于形式,做到组织力…  相似文献   

7.
最近,党中央反复强调一个重要精神,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这里讲的“政治”,其中就包括宣传思想工诈。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将是讲政治的一项重要具体内容。一、讲政治就要增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宣传思想工作是关系到全党全社会的大事。从国际形势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一方面,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竞争取代了对抗,这有利于我们发展自己;另一方面,西方大国对我“分化”、“西化”的图谋没有放弃,反对和抵制西方大国企图“分化”、“西化”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小…  相似文献   

8.
“村上通了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我出外打工也放心了。”家住天祝县赛什斯镇野狐川村的赵永胜高兴地说。去年,村上积极与镇上和县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彻底解决了他们村上多年来路不好走、人难进、车难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某单位主要领导在日前召开的一次“三讲”教育动员会上,对参加“三讲”教育的班子成员说:在这次“三讲”教育中,不论是学习,查摆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是整改,你们要向我看齐。要求你们做到的,我首先做到;禁止你们做的,我首先不做。正因为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有了这种“向我看齐”的勇气,并且率先做出样子,所以这个单位的“三讲”教育,能够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顺利开展,解决了班子及其成员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但上级组织部门检查后表示满意,而且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在这次“三讲”教育中,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的同时,十分强调讲正气。“三讲”是一个辩证的整体。讲学习、讲政治必然要贯穿到讲正气之中,而讲正气又是讲学习、讲政治的主要表现和重要结果。一、“讲正气”,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气”,通常指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风气,宏观上为讲理想,比奉献,团结向上;微观上表现为严以律己,气节刚正。这是社会道德规范的精华,是支撑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今天强调“讲正气”,其意义有以下三点:(一)讲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特别注重“正气”的修养。孟子…  相似文献   

11.
一、“三讲”教育意义重大 对于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工作战线来说,“三讲”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线,须臾不可离,假如放松“三讲”或搞“一阵风”,不坚持搞“三讲”,光靠热情去“鼓与呼”,就可能迷失方向,唱出杂音,良美不辨,造成误导,使精神、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垃圾泛滥  相似文献   

12.
“三讲”教育任重道远,不可毕其功于一役。领导干部应自觉把“三讲”教育转化和延伸为“三讲”修养,使“三讲”教育以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内在地、长久地开展下去。这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责任、一项任务。“三讲”教育是我党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兴起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实际步骤与直接动力;是我党迎接新世纪、担负新任务、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而进行自我锤炼的战略步骤与重要举措;是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3.
清代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的开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自往驱之。方盛陈人妖异路之理。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或于对语时举以问狐。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全省开展的“三讲”教育中,我有幸担任省委驻省国防科工办、省二轻工业总会“三讲”教育巡视组组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参加了两个单位“三讲”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 )   党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的精神开展“三讲”教育,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迈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而进行思想、政治和组织准备的成功探索;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有益尝试;也是解决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各级党组织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武秀法  鲁东亮 《学习论坛》2000,(9):38-38,42
放眼世界,继往开来,面对现实,立足现在,我们党只要始终成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就无往而不胜,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要想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不可不研究我们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从执政党的理念出发,在世界这个大格局里,在中国这个小格局里来研究这个问题,从而找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立足点。 我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150多年里,一直处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西化”和“中化”、“现在”和“将来”的历史凝涡里。二十世纪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一是…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9,(1)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把开展“三讲”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三讲”教育的对象,是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重点把领导班子成员中的问题解决好;“三讲”教育的方法,是始终贯彻整风精神,认真看书学习,搞好自我教育,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开展批评与自...  相似文献   

17.
<正>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伴随着工业革命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也影响到东方国家。在中国近代,认为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二元对峙的观点曾十分流行,当时不少人认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只能批判自己的文化,走西方之路。这种西方文化优越论掩盖了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曾长期互相影响,东方文化也曾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是在19世纪西方国家取得了世界发展的主导权后,它们将西方文化标榜为人类最优秀的文化,不断向外传  相似文献   

18.
做新闻标题的总要求是“美知双收”,但“美知双收”共分三个层次。“美知双收”是院校和学者提出来的,指的是做新闻标题的要求;“美知双收”有三个层次,这是我的实践体会,讲的是如何做出新闻的好标题。  相似文献   

19.
时间与时间观的文化学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时间中的文化,时间是文化中的时间,时间观念具有文化性.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时间与时间现念的比较分析发现,东方文化的时间是一种无序的、模糊的、持续的内在循环时间,持过去时间取向;西方文化的时间则是一种秩序的、精确的、即刻的外在线性时间,持未来时间取向.当前,随着东西方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东方文化传统时间观正在党醒,西方文化的传统时间现逐渐受到其他文化的时间观挑战.冲突与融合将是东西方文化时间现共生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0,(3)
我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牧业旗。牧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在生产的忙季如耽误一时,就可能影响一年的收获。而我旗开展“三讲”教育试点工作时,正值牧业秋收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去年我旗气象异常,境内相继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旱灾。如果在秋季不能及时组织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广大牧民将遭受重大损失。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坚持以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从实际出发,把开展“三讲”教育与推动当前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一方面,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规定的步骤、方法和要求不折不扣地开展“三讲”教育;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