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庆修 《探索》2001,(3):89-92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体制创新对科技创新具有倍增效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日益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力对比以及国际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因此,要在“十五”期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动力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把它看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思想是江泽民科技理论的精髓和灵魂。他从民族自强、现代化实现、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并强调要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指导方针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主张把自主创新与必要引进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通过产业的创生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离开了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只能停留在作为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的阶段中。因此,科技创新为产业的创生所提供的支撑,是推进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江泽民的科技思想中,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精髓。江泽民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强调创新,可以说是江泽民科技观的最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5.
郭金龙 《前线》2012,(10):7-10
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推动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强调了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要求。这次大会是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号召全党全社会行动起来,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全面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6.
公共财政的“四两拔千斤”作用,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本文从鄞州区科技创新的概况入手,从总量、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鄞州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然后应用CES模型分析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并从纵向和结构二个角度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根据纵向以及结构评价结果,发现鄞州区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绩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平 《世纪桥》2009,(3):45-46
我国从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选择,再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立,无不显示出我国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提升。科技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创新活动的日益社会化趋势和创新成果的公共性,都内在地要求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管理;我国科技落后的现实决定我们尤要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法玉 《唯实》2014,(6):87-88
长期以来,宿迁市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总量少、投资项目技术含量低、单体投资规模小、上马高新项目怕风险等几个方面,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状况,宿迁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尝试探索发放科技创新券的新机制,特别关注、支持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以期推动政府引导资金最大化用于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相似文献   

9.
王平 《学习月刊》2014,(8):87-87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如何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需求,将掌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目前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想及评价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萍 《新视野》2003,(2):60-62
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得以进一步完善,是人类在经历了失误与教训之后的正确选择。传统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内涵、行为主体、追求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传统的科技创新在现实中表现出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双重效应。为使科技创新尽可能加强正效应, 减少负效应,必须建立新的“可持续科技创新”体系,用具有普遍意义与科学依据的“评价标准”摒弃科技创新可能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伞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相似文献   

12.
试论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着重从创新内容、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目标四个方面,全方位展开论述,初步构成一个既反映历史,又具时代气息;既有民族特色,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思想体系。关于创新内容。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增长方式要逐步转到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上来,就必须倡导和实践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同时,世界范围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不能创新、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正因为知识、科技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切身实践的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思想,特别是他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2):F0002-F00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分公司在积极开展以自主集成和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大力推进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积极性。目前,该公司已成立347个以全国劳模、工人发明家、宝钢分公司员工——孔利明命名的群众性科技创新小组,小组人数达到3224人,其中一线操作维护员工2376人,占科技创新小组人数的73.7%。通过积极营造全员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活动过程跟踪与管理,使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今年上半年,宝钢分公司荣获“全国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又回应了时代发展诉求,是我国在新时代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战略地位、实践指向、世界意义三重维度的高度统一。在战略地位上,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核心地位;在实践指向上,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世界意义上,始终坚持科技为全人类造福,推动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12,(12):44-45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阑防和军队现代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天津市科技系统要在当前科技创新密集,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以实现天津城市定位和进一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需要为导向,以构建科技研发新高地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抓手,加快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做好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完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在科技孵化、人才资源、产学研合作、资金、知识产权、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深化改革,完善中小企业科枝创新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孵化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才支撑,推动协同创新,多元化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从历史规律、全球视野和时代脉搏中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界定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统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工作举措明确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思想逻辑,对于理解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以及科技创新战略与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都将提供思想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10,(9):F0003-F0003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牢固确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实现“组织覆盖、活动创新、作用加强”为目标,将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优质服务理念和区域科技优势引入到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中,创新理念,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