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先秦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殷代中叶到西周厉王末年以前为萌生时期;此后到春秋中叶左右为发展时期;从出现孔、老、墨到秦统一为争鸣时期。 一、萌生时期。 从殷王盘庚“先王有服,恪遵天命”(《尚书·盘庚》, 到周武王“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牧誓》)到穆王“上帝监民”(《尚书·吕刑》),都是很相信天命,表现为原始客观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1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5卷本,约2 70多万字的巨著———《贵州通史》。该书所记历史上起远古,下至当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贵州历史的专著。为该书的编写,贵州省集中了全省近百名优秀的专家学者,历时十年,数易其稿,最终成书。从体例上来看,本书没有采用传统的纪传体体例,也没有采用社会发展分期的方法,而是根据贵州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况,将这部通史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撰述,即:从远古到元代为第一卷,作者又将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分为“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至元代”两个时期。其它四卷分别…  相似文献   

3.
人到中年,无论是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紧张”,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有人把科技人员的成长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期(从22岁到30岁),即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期。创造期(从31岁到45岁),即科技人员的黄金时代。精力充沛,想象力丰富,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指导期(从46岁到55岁)这时科技人员在学术上已有一定造诣,有的已成学科带头人。衰老期(56岁以后)创造力有所减退,但阅历丰富,观察力强,适宜著书立说,培  相似文献   

4.
林国强 《传承》2007,(1):14-17
东盟十国与中国一衣带水,二者的文化有着血脉相连的相通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考古和学术研究表明,在我国岭南、西南和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生活着由远古时期骆越人的后裔所组成的现代壮侗(国外称“侗台”)语系族群,主要包  相似文献   

5.
正农工党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不是被动的、突然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之后,从同情、支持、靠拢共产党,到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郑重选择多党合作,在政治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工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主要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农工党自身也经历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时期(1930-1935)、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时期(1935-1947)和中国农工民主党时期  相似文献   

6.
都柳江是贯通黔、桂两省的重要自然水道,沿岸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民族聚居区,形成了多民族共居的地理空间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空间。《海八》是这一地域民间流传的民族古歌,书写了远古时期多民族从“整海寨”分散迁徙到都柳江流域的历史。古歌从远祖共居环境、民族迁徙、社会互嵌的记忆书写展示了各民族缘起、流变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过程,体现其史诗意义。  相似文献   

7.
闰土 《小康》2005,(4):73-76
这条远古海上丝绸之路若隐若现,从热衷航海的秦始皇到七下西洋的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丝绸之路不断延伸,那些繁盛的港口曾经像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大半个世界。在人类航海文明的半黎明时期,广州、泉州已经成为了世界海岸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高福进 《思想战线》2001,27(5):111-115
日月神话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主要包括日月(神)的诞生、日月(神)性别关系、日蚀与月蚀的神话形成三大系统.日月(神)诞生的传说寓意着人定胜天、自然崇拜、自我牺牲的精神内涵,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日月(神)性别关系的神话寓意远古时期内婚制下的进步与改革,反映着人类的信仰和世俗;日蚀与月蚀的神话形成寓意人类的朴素与直观的思维方式及发展变化,反映着不同地域及其民族性格及文明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一、重视协作生产力是认识 上的飞跃 (一)重视协作生产力是生产力认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从人类认识生产力的一般过程来说,重视生产力的基本趋向是:自然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协作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信息生产力。远古人类基本上是靠天靠地吃饭,这时,在人们心目中,自然生产力占有主要的地位。当社会主产处于个体手工劳动时期,劳动力的使用而产生的生产力构成整个生产力的主体,人们的生产力观点也就是劳动生产力观点。协作产生的生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大窑文化”遗址证明,早在5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着远古的文明。历代政权先后在这里设置州郡,鲜卑拓跋部还在这里建立了北魏政权。从战国秦汉时的古云中郡,到南北朝时期的盛乐大都,从隋唐时代的武川皇乡到明清时期的丰州古城,从公元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贵族阿拉坦汗动土建城,到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风光秀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塞外名城。  相似文献   

11.
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思潮(诸如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和朱执信的“科学”社会主义),很早就有研究,但对于一些知名度较低但广泛存在于革命党人中间的均贫富的社会主义思想,却很少人涉足。本文试图就这一思想作初步探讨。1 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人专事传播均贫富的社会主义。他们对均贫富的社会主义的理解和鼓吹,从人数到规模,从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上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前一切派别(包括农民阶级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  相似文献   

12.
同许多民族的发展史一样,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们散居于许多互不相属的独立部落,并未形成统一的民族群体,对那个时代的情况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及藏文史籍来了解,大约在公元前十世纪,青藏高原上已有蕃(雅隆)、苏毗(孙波)、羊同、党项、白兰、附国,突厥、吐谷浑等独立的大部落,公元前四世纪,众多的部落逐步形成象雄、雅隆、苏毗三大部落联盟。当时处于藏文化的奠基时期,其文化主流以产生于象雄的本教文化为基础。《西藏王统记》和其他历史典籍都认为至少在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奴隶制王朝以前,藏族没有文字,因此当时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成文形式。据《贤者喜宴》记载,从西藏第一个王,公元前四六九年(实际是雅隆部落的首领)聂赤赞普开始,至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的布第公杰(或称甲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观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由此反观我国对语言符号的探究,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尽管各家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的关注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儒、墨、道等诸家主要是从哲学层面关注了“名”(语言)“实”(世界)之间的必然性关系,或者“名”决定“实”(如儒家),或者“实”决定“名”,把语言视为把握经验世界的“工具”(如墨家),或者完全否定“名”“实”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如道家),而名家则通过论辩把语言从现实的世界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纯粹的语言符号而作为思辨的内容,从而客观上探究了语言符号本身的问题,为后世的语言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甚至对今天的语言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血统证明:由姓氏探源在远古社会,一个姓是作为一个部族(或部落)的旗号(或标记)而存在的。之后,随着子孙繁衍的增多,一个部族(或部落)又分为若干个分支,每个分支又都散居各地。这样,每个分支就需要  相似文献   

15.
浙江素有“文物之邦”的誉称,为人文荟萃之地。不论远古,从东汉的王充,南北朝王羲之、谢灵运、沈钧,到近代的龚自珍、王国维等都是浙江人。特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不仅出现了鲁迅、茅盾这样的文学巨擘,而且英才辈出,蔚为大观,蔡元培、郁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世界历史上是十分典型的,前后共经历了两千三百多年。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公元前475年左右到公元前209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二)从公元前209年到公元1628年,即从秦末农民战争到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缓慢发展时期;(三)从公元1628年到公元1840年,即从明末农民战争到鸦片战争前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而在中国封  相似文献   

17.
从远古时期起福建就有古人类活动。迄今为止考古发现表明,福建以打制石器进行生产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18万年前。福建有了人,闽文化的历史序幕就拉开了。  相似文献   

18.
徐泓 《前进论坛》2011,(1):58-58
从远古时候到现代,船舶史话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与船舶有关。从舟筏、独木舟、木板船、帆船、轮船到现代船舶,描绘了人类与船舶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9.
孟苗 《今日山西》2004,(1):20-21
从远古时期的尧天舜日,到盐池思古,先民耕作渔猎,迎来了华夏文明的曙光;从晋国叱咤风云,敢为人先的伟大业绩,到云冈北魏时期多种文化碰撞,西方佛教化为本土文明;从古槐移民们背井离乡,眷恋故土的离情别感,到晋商突起,山西票号独领风骚打造天下最富……一部民族交响组曲以雄浑的气势,明快的节奏,高昂的音调,浓郁的地域特色,演奏出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辉煌,演奏出三晋儿女的自豪———华夏文明看山西。由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推出的又一文化精品“华夏文明看山西———民族交响组曲《华夏之根》”,在山西电视台以2004年元旦音乐会的形式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20.
马尾船政局(亦称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企业之一。这个造船厂从1866年创设到1907年停办,经营达四十年之久(后来又曾恢复生产)。无论从投资、规模和成效来看,它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下面拟对船政局创办的目的、企业的控制权以及它的经营管理、作用、教训等作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