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莹莹整理 《中国减灾》2011,(2):F0003-F0003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涝、干旱、强风暴、台风、泥石流等接踵而至,使人心生畏惧。然而,美国摄影师吉姆·里德却酷爱追逐极端天气,他耗时多年用相机记录下了极端天气发生的瞬间。在他看来,极端天气是大自然暴力的宣泄,记录下这些画面,可以让人们近距离地了解灾难。  相似文献   

2.
2021年夏,北美洲部分地区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的袭击,给加拿大和美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极端高温天气事件与当下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息息相关,有科学家指出这是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正视气候变化的问题并真正付诸行动,不再短视而将发展目标放得长远,才有可能缓解极端高温天气更剧烈、更频繁侵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3年以来,云南省临沧市风庆县境内1-5月份出现少雨干旱天气,发生了冬春连旱;进入汛期,出现了暴雨、狂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了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12月份,高山、高海拔地区出现罕见降雪和大范围雨雪霜冻天气,气温突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端最低值,发生了雪灾、低温冷冻灾害。  相似文献   

4.
这个冬天已经过去,曾撩动全球神经的"千年极寒"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谣言。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极端天气已呈"常态化"的感受。2010年全球气候频走"极端",印度遭严重高温干旱,北半球遇罕见寒流暴雪。我国发生了西南干旱、南方暴雨、舟曲泥石流。进入2011年后,全球极端天气仍然有增无减。尽管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但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佚名 《中国减灾》2012,(3X):48-48
<正>最新研究显示,世界不只是在变暖,在这个星球的部分地区,天气正变得更加多变。一项科学研究在查阅了地球表面的日照记录和降水记录后发现,在某些地区,日常天气越来越多地在晴天与阴天、降水与干燥之间转变。目前还不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这是首次针对日常天气变化的全球气候研究。在此之前,气候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极端事件(比如创纪录的气温或强风暴)或平均值上(比如全球气温自工业革命以来上升了0.7摄氏度)。  相似文献   

6.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0,(11):34-35
最近几年,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如海啸、沙尘暴、干旱、暴雨、高温等。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神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常态化"趋势。天气、气候和地球环境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几年,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如海啸、沙尘暴、干旱、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神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常态化"趋势。天气、气候和地球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0]16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市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局部暴雨、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呈现多发、并发趋势。根据有关部门的分析预测,今年我市气象总体趋势是旱涝交替,主汛期涝重于旱。为认真贯彻国务院防汛抗洪救灾视频会议精  相似文献   

9.
极端天气类自然灾害会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对极端天气类自然灾害的临战处置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对美国圣路易斯市应急预案中“极端天气标准应急管理分系统”的相关分析,结合2008年春节以来公安机关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功经验,明确了公安机关在极端天气类自然灾害临战处置中的两类职责,对提高公安机关应对该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程希 《中国减灾》2022,(4):46-47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2022年1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风险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最主要的短期风险(未来0—2年内)包括极端天气、生计危机、气候行动失败等,最主要的中期风险(未来2—5年内)包括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社会凝聚力侵蚀等,全球最主要的长期风险(未来5—10...  相似文献   

11.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致灾趋向增多,突变规律变化,气象防灾减灾的发展日益凸显。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  相似文献   

12.
鲜圣 《中国减灾》2012,(11):4-5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致灾趋向增多,突变规律变化,气象防灾减灾的发展日益凸显。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08,(2):18-19
这次湖南省自1954年以来出现的最严重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冰冻范围广,全省就像一个冰雪封住的巨大冰块,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都受到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的严重影响;二是持续时间长,冰冻过程从1月12日开始,至2月5日结束,持续时间超过24天;三是冰冻强度大,最低气温达零下4.9℃,冰冻程度超过湖南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四是受灾程度深,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全省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和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观点     
<正>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缓和与调整措施失败、人为灾害、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损失,这五项受到持续关注的风险继续进入高影响力、高发生概率风险之列。其中,极端天气事件已连续三年位列发生概率第一位,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缓和与调整措施失败位列风险关联第一位,气候不断变化是五大趋势之一。GRPS受访者似乎越来越担心环境政策失败。环境风险频率和严重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遭遇了我国气象记录史上少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这属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专家对记者谈起这次南方的雨雪天气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尽管这场雨雪与北方常见的大雪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但它带来的灾害却是百年不遇的。记者与不少高纬度国家的朋友谈起此事时,他们都觉得这样的雪灾确实少见。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对记者解读说,当大雪南侵时,它所带来的麻烦和伤害是常人所意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16.
修建“应急避难所”体现生命至上今年夏季,北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继7月10日,2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暴雨袭击京城后,8月27日,55年来最暴烈的“尘卷风”又造成了朝阳区某工地屋倒人伤的灾祸,而短时局地大暴雨也在今夏屡屡侵袭京城。气象专家介绍,今夏频频发生的局地极端天气与城市规划和建设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城市建设中,应把应对极端天气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极端天气虽然是由冷空气强弱、对流等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据专家介绍,今夏局地暴雨和大风的发生与城市建设有一定联系。今年几次…  相似文献   

17.
<正>甬政发[2014]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安排和误工处理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宁波市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安排和误工处理实施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气象、防汛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市已针对可能发生、对社会和公众影响较大的台风、雨雪冰冻和大气重污染等灾害分别制定了应急预案,并按照灾害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明确了在Ⅰ级(红色)、Ⅱ级(橙色)、Ⅲ级(黄色)、Ⅳ级(蓝色)预警级别下的应急响应措施。为进一步科学有序应对极端天气,强化应急响应措施的组织实施,构建全市共同防范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后,我国的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出现了变化。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极端降水值和降水事件强度有所加强;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暖导致区域性干旱事件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灾害风险不断增加,减灾救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0.
琼府办[2007]78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我省在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影响下,台风、暴雨、干旱、雷暴、强对流天气等重大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频繁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今年上半年仅雷击事故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