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昆明市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全市民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到1999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由15.23亿元增加到26.8亿元,年均增长 11.97%;地方财政收入由1.47亿元增加到1.95亿元,年均增长5.8%;农民人均纯入由779.8元增加1249元,年均增长9.89%;粮食总量由36.37万吨增加到45.19万吨,年均增长4.4%。全…  相似文献   

2.
荣天厚 《中国人大》2010,(19):56-56
近年来,锡盟盟委、行署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4亿元,年均增长19.9%,人均GDP由2003年的0.88万元增加到4.7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9.4:37.7:32.9演进为10.8:65.2:2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1.7亿元,年均增长38.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4500元和5750元,年均分别增长15.5%和16.8%。  相似文献   

3.
黄植培 《人大研究》2001,(1):112-116
“九五”期间,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八五”末的4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4亿元,年均增长11.1%;财政收入由2.46亿元增加到4.27亿元,年均增长11.7%。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增加值由20.6亿元增加到24.91亿元,年均增长5%;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迈出了较大步伐,粮经比例由72:28调整为52:48;全区农村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开始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相似文献   

4.
廖晓军 《江西政报》2006,(20):42-43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泰和县按照“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以及“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等战略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步人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401.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054.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1%、21.9%;全县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11亿元,增长31.4%;实际利用外资1857万美元,同比增长92.6%;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5.3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85.4元,同比分别增长8.1%、11.49%。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十一五”发展宏伟蓝图,泰和县将牢牢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六大特色经济,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全县GDP达65.4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达5.059亿元,年均增长17%,基本实现“实力泰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97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1990年(下同)增长380.49%;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4亿元,增长948.84%;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82亿元,增长370%;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300元,增长303.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2.7亿元,增长491.52%。从1990至1997年,上述的各项指标年均增长率都超过22%,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9.89%。1997年与1978比,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的幅度更加惊人。党的十五大和中央农村工…  相似文献   

6.
刘惟蓝  曹为忠 《群众》2013,(1):50-51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南京市雨花台区服务外包产业却逆势上扬、爆发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雨花台区服务外包执行额由1.05亿美元提高到8.34亿美元,年均增幅达99%。其中,离岸执行额由0.59亿美元提高到4.81亿美元,年均增幅达101%。2012年上半年,服务外包执行额7.55亿美元,占南京市的21.6%。  相似文献   

7.
广东中山。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故乡。迎着21世纪的曙光,在中山昔日曾经破败凋敝的农村,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三年,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98年的3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2.6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总产值从103亿元增加到260亿元,年均增长35%;实现税收6.49亿元,年均增长46.6%;出口创汇10.3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两倍多;三年共引进和建立了19个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  相似文献   

8.
【0.8%】中央财政赤字2007年控制为2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赤字率)下降到0.8%。这是我国财政赤字率10年来首次降至1%以内。【24.66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达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相似文献   

9.
年以来,江西省宜黄县以推进基层党建。“四兴四化”系统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为全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今年一季度,全县完成GDP 4.83亿元,同比增长1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39元,同比增长11.3%。1至4月,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65%,增幅居抚州市第3位;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长春市大力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2008年非公有制企业达到46280户,主营业务收入3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上缴税金93亿元。比上年增长51%。结合形势任务需要,中共吉林省长春市委组织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路和方法,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保证并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说广西     
《当代广西》2008,(24):35-35
自治区成立50年来,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的解放和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西GDP由1958年的2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95565亿元,增长了408倍(按可比价计算),人均GDP由1958年的113元,增加到2007年的12555元,增长了171倍(按可比价计算)。地方财政收入由1958年的46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18.83亿元,增长了89倍1人均财政收入由1958年的215元提高到2007年的1484元,翻了6.1番,年均增长9.0%。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9,(11):15-18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30年来,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从0.382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758.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38.1%,第二产业增长1810.9%,第三产业增长1020.1%。地方财政收入从276.7万元增加到11680万元,增长4121.2%;  相似文献   

13.
李国强 《江西政报》2006,(14):43-44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科技部指导下,我省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9.8%提高到4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55%。200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0家,实现总收入350亿元,是“九五”末的2.9倍;高新技术产业创出口交货值46.3亿元,年均增长42.6%。“十五”期间全省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761项,获经费资助3.4亿元.相当于“九百”的7.2倍。  相似文献   

14.
苍梧县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富民效应”,着力打造农村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局面。去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4608元,同比增长15.49%。  相似文献   

15.
一、转变增长方式是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总量不断增长,空间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从湖北的情况看,1978年到1994年,粮食总产由1726万吨增加到2422万吨,棉花总产由36.7万吨增加到45万吨,油料由23.7万吨增加到137.8万吨;肉类、水产品、水果产量年均递增9.7%。16.5%和12.6%;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17亿元,增加到1656亿元,增长86倍,农村各业总产值由110.95亿元增加到1844.23亿元,增长16.6倍。但也应看到,我省农业农村经济还是一种产品型、外延扩张型、粗放型…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壮乡人民努力谱写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全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景象。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903.04亿元,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的12sl亿元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0倍,年均增长78%;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7585亿元相比增长49倍,年均增长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为4076元,分别比1952年和1978年增加4009元和3851元。二、农业经济全面发展1998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对年来,特别是1993年间月撤县设市以来,廉江全市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廉江市先后被国家评为农林牧渔总产值、猪牛羊肉总产量、水产品总产量、水果总产量、糖料总产量、农业增加值、邮电通信等方面百强县(市)和林业百佳县(市),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05亿元(现行价,下同),年均增长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22元,年均增长46%;工农业总产值8264亿元,年均增长10.3%;财政收入2.11亿元,年均增长4.3%。廉江市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楚雄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1055亿元,年均增长97%,高于全省、全国同期增长水平,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粮食总产量达103亿公斤,年均增长33%,人均占有粮食达409公斤,实现了粮食供求平衡;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1404亿元,年均增长36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74亿元,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达1755亿元,年均增长1%。经济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5年的371∶362∶267调整为2000年…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8,(10):63-63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长10.6%: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240元.同比增长16.4%。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长16.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上升到3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5.5%上升到40%.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龙长华 《当代广西》2011,(15):46-47
中小企业发展平稳较快 2010年,我区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02.4亿元,比2005年增加1666.3亿元,年均增长2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