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人才“倒流”,是相对人才的传统流向,即所谓“人往高处走、往好的地方流”而言的,是人往“低”处走,往“差”的地方流。此种人才流动虽谓之“倒流”,但并非真正倒流,而是优秀人才从人才密集、有的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地方,流向国家建设事业更需要、更有利于发挥作用和锻炼成长的地方,流向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主战场,这是对国家建设和人才成长都有利的合理流向,应当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
种好梧桐引凤来“九五”以来,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人才总量增加,密度增强,1998年底,全省人才总量达90万人,比1995年增加14.1万人;人才在产业调整中的主要流向是第二产业;人才资源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人才在总量中占60.1%;人才能组比逐渐趋向合理。人才开发形成多元化发展。为引进中青年高层科技人才,省委省政府投入匕百万元修建专家博士接,工程已在中天星园启动。全省至今共有67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一仅用于博士生导师、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岗位津贴,1999年就投入30余万。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属于薄弱环节,社会上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却出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近日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其实就是“技工荒”,特别是高素质技术工人尤其紧缺。个别高科技人才可以引进,高科技成果可以购买,而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无法引进的。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万人计划”就是要让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千里马”食得饱有力气,让那些因怀才不遇而打算外流的人才安心报国。  相似文献   

5.
关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与行业结合紧密、技能要求高的专业人才,将是今后我国教育的一个趋势。当前,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我们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欠发达地区如何承接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全国新一轮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流失依然非常严重。据统计,仅中石化从1999年到2001年这三年间,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以上的人才共计6500余人,而到了2001年年底,这些人才就外流4000余人,流失率达60%以上,在中原油田,据初步估算,每年分进来的大学生,流失率在40%左右。这些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将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重点抓好“四个转变”。一、财源建设由投入型向政策型转变财源建设对一个地方而言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地方政府以什么样的方式支持经济发展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的资源配置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政府扮演着“投资人”的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财源建设方式逐步被淘汰。市场经济要求用市场的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政…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4,(2):11-11
截至2002年底,全省4300万人口中,共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各类人才124.9万人(含中央驻滇单位),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9%。其中有研究生8225人,占全部人才总数的0.7%;本科学历15.4万人,占12.3%;专科学历38.1万人,占30.5%,中专学历52.5万人,占42%。有在滇“两院”院士9人,“国突”专家47人,“省突”人才10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35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48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和第二层次的19人;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31人,省技术创新人才106人。  相似文献   

9.
陈澍 《当代党员》2011,(1):38-38
《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市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建成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实现人才相对拥有量、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领先,接近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求贤》2013,(12):F0002-F0002,1
2013年是人才工作的丰收之年,其间人才工作新思潮不断涌现,新政策、法规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已开启“人才回流”时代,人口大国正在向人才大国夯实转型。  相似文献   

11.
既然是盘好棋特区还应特下去刘福垣: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研究室研究员在我国划出一块地方,搞经济特区,始于深圳。随着深圳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一度时期曾出现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大量资金流向特区;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孔雀东南飞”的壮观场面,人才、技...  相似文献   

12.
人才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可以说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以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基础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抓好人才结构调整,使二者得以相互协调、同频共振。目前,就大通县而言,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还不相适应,农业人口接近34万,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有604人,可见其农业人才缺乏的程度;县属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专业技术人员3242人,占企业从业人员的17.6%,但有的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影响着一些工业企业的发展。以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这些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甚少,有的行业甚至出现空白。因此,人才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力不从心”,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的状况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13.
杨臣华  宝鲁 《实践》2010,(3):24-25
近年来,世界性的产业转移正由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延伸;受土地、资源、人才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挤压,沿海发达地区也把工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加工环节向内地转移。  相似文献   

14.
杨臣华  宝鲁 《实践》2009,(3):24-25
近年来,世界性的产业转移正由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延伸;受土地、资源、人才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挤压,沿海发达地区也把工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加工环节向内地转移。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5,(10):11-11
江西要崛起,人才是关键。江西省深刻认识到,发展各类优秀人才入党,把各类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并通过这一示范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和组织保证。对此,江西省就如何做好在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两优先、四倾斜、四优化。的工作思路。即优先发展具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技术标兵、业务骨干入党,优先发展优秀人才后备干部入党;向35岁以下各类优秀人才倾斜,向工作生产第一线优秀人才倾斜,向贫困落后、党员队伍老化地区的致富人才倾斜,向高知识群体、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倾斜;  相似文献   

16.
高铭 《支部生活》2011,(12):48-48
3年来,云南农业大学惊喜不断,好事连连。3年来,全校有3人入选“云南省首批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5人入选“云南教育功勋奖”,10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5人获得“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05,(9):19-19
湖北省十堰市人事局李名志撰文提出,使用人才关键在用当其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忽视人才“保值期”而导致“积压”人才、浪费人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在一些地方,人才使用习惯于搞“平衡”、论资历、排辈分、讲台阶、看文凭,从人才发现到人才启用,要经过无数道“门槛”,以至于把人才的棱角磨光、雄心磨掉、创造力磨没,最后,黑发熬成了白发,“千里马”蜕变为“老病牛”。事实上,人的才能并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一个抛物线过程:才能萌发——才能发展——才能鼎盛——才能薄暮。一个人,即使很有才能,但如果长期闲置不用,其知识就会“过时”,能力就会“氧化”,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就会下降。把握人才使用时机,首先要采取一些确保人才能上得来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部专业技术人才开发问题及对策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新的视角对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西部地区的人才问题主要不在于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甚至也不在于人才大量外流上,而在于人才机制僵化落后、对人才需求认识错位、重物轻人形成惯性等方面。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落后,以及体制和观念的落后。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有:需求定位、经济带动、争取支持、打破壁垒、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柔性开发、系统运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东部区发展迅速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只有两条,一是国家政策倾斜,二是人才优势。所谓人才优势,是指由于东部区创业机会较多,人才环境较好,致使西部和中部的人才大量向东部地区集中,从而出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深圳的发展史就是典型的例证。这一事实反过来证明,西部区的落后,如果不考虑国家政策的因素,那么就是落后在人才观念和由此形成的人才环境上。为什么许多在我区不被人注意的“小人物”,到了南方大多成了很有作为、业绩显著的优秀人才?难道真是“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国家意志为指导的经济社会活动,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开发工作更是任重道远。在经济活动中,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增加投资项目来实现既定目标。而在落后地区从事人才的开发、培养、使用却远非如此简单。从根本上讲,人才队伍是由自然人组成,由于所学专业以及部门、行业的不同,只靠行政命令来协调远远不够,人才的流向一般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是规律。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同时,得到更高的回报。这中间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资待遇乃至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