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美国总统克林顿7月11日在白宫宣布美国同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翌日,越南政府总理武文杰在越电视台发表声明,对美宣布同越建立正常关系表示欢迎。他说,克林顿总统关于对越南予以外交承认和与越南建立正常关系的声明,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外电外报就美越关系正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新旧世纪交接之际,研究一下克林顿的经济政策措施,了解一些美国经济现状,对于我国正确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当不无裨益。一、克林顿的经济学及其政策1992年克林顿当选总统后,发誓要恢复美国经济实力,提高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把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对外政策调整的第一位,将恢复美国经济领导地位作为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克林顿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方面都有别于他的前任。克林顿的经济学是凯思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混合物。既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又不愿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他动既主张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和就业,又力求削减预算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克林顿宣称“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克林顿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际要闻 9月1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投票通过叶利钦总统的提名,批准代理外长普里马科夫为政府总理。 美国众议院11日通过关于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对总统克林顿绯闻调查报告的决议。根据这项决议,斯塔尔的报告将在众议院的因特网上公布。18日又决定公布克林顿向大陪审团作证的录像带以及斯塔尔调查报告的附件。民意测验表明,67%的美国人认为公布克林顿作证录像和有关材料是个“坏主意”。 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14日呼吁伊斯兰国家和人民对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采取“果断措施”,阻止其暴行。他警告说,“该地区随时可能爆发战争”。据报道,自9名伊朗外交官在阿富汗遇害的消息披露以来,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相似文献   

4.
晓芹 《正气》1998,(11)
今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被指控与白宫前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克林顿对此一直予以否认。但负责调查此案的独立检察官肯尼思·斯塔尔却认为克林顿说谎,并于今年7月17日向总统发出了传票。经过双方交涉,克林顿同意通过闭路电视进行作证。据报道,克林顿总...  相似文献   

5.
做了八年总统的克林顿似乎总跟“门”有着数不清的纠葛,白水门、理发门、拉链门,一扇接一扇的“门”既让克氏出尽了“风头”,也让他吃足了美国政坛尔虞我诈的“苦头”。 特赦门事件就是由克林顿在任内最后一天发出大批特赦令所引发的。根据美国宪法,总统拥有独立的司法特赦权。在美国历史上,总统使用特赦权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相似文献   

6.
1998年对于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美国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一年。由于共和党人把持的国会对克林顿与白宫前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婚外情穷追不舍,并且将二人偷情的始末缘由通过因特网向世人彻底抖搂了出来,使得克林顿成为美国建国以来第一位由于卷入婚外恋而被弄得名誉扫地的现任总统。10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议案,正式授权对克林顿进行“无限制”的弹劾调查。目前,克林顿的处境更为险恶,他正面临当政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7.
自乔治·华盛顿始,美国的对外政策史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主义”,如“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主义”、“卡特主义”、“里根主义”等等。现在,又有了新“克林顿主义”。新“克林顿主义”是以1999年初夏到初秋克林顿在欧洲和联合国的三次讲话作为标志提出的。1999年6月,克林顿在科索沃战争后的“胜利之旅”中到达阿族难民营。他说,北约空袭南联盟是为制止种族清洗而进行的军事干预,是一场正义的、合法的战争,这  相似文献   

8.
1992年12月,刚刚在大选中获胜出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专程来到好莱坞。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明晰。但实实在在地“点了一把火”,却是真的。他会见了好莱坞演员、制片人。告诫说:“电视电影工作者对民众怎么看待将来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9.
共和党人占多数的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于12月11日和12日通过了作伪证.妨碍司法等四项对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的弹劾条款.美国总统克林顿12日起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旨在敦促以巴双方履行10月达成的临时和平协议.克林顿14日对加沙的访问也是巴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自己土地上接待美国总统.15日,克林顿、内塔尼亚胡、阿拉法特举行首脑会议,但在落实临时协议问题上未取得突破.美国东部时间16日下午5时、巴拉达当地时间17日凌晨1时左右,美国以伊拉克拒绝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合作为由,与英国一起对伊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中打击.由于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阿拉伯国家的斋月开始,美英于19日同时宣布长达70小时的对伊空袭行动“已经完成任务”,宣告结束.克林顿表示美国将继续在海湾保留强大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发表了一项对外政策的讲话,重申了美国继续参与防止地区冲突的理由,谈及美国今后的对华对俄政策,再次强调诸如恐怖主义、金融危机和环境灾难可能对美国构成新的威胁,等等。克氏特别向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发出威吓:如果塞尔维亚军队在定于3月15日和谈恢复之前向科索沃阿族人发动进攻,北约就要对南联盟采取武力行动。 这是克林顿在逃脱因历时一年多的绯闻事件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是在职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鲍勃·多尔之间争取白宫宝座的激烈搏斗。选举结果克林顿获得31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选举人选票379张当选连任。克林顿只获得选民选票49%,被称为少数派总统。胜选的克林顿总统和落选的曾任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多尔之间,选民选票的差距不算太大,仅差7个百分点;但从选举人选票来看,两人的选票是379比159,差距就很大。这反映出美国总统选举制“胜者得全席”的原则发挥了功能。一、美国总统选举制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选举人制。各州选举人的人…  相似文献   

12.
国际7月1日南斯拉夫联盟外交部正式发表了题为《北约对南联盟空袭罪行》的第一卷白皮书。7月6日古巴哈瓦那省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美国4O年来对古巴革命和人民所犯下的侵略罪行,并要求美国赔偿损失18if亿美元。在以色列议会以明显多数票通过了新政府组成名单和施政纲领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及17名内阁部长在耶路撒冷宣誓就职。7月18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江泽民主席同克林顿总统就台湾问题通了电话。江泽民说:台湾当局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走出十分危险的一步。克林顿重申美国政府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坚定承诺。7月19日美国人口普查局设置的…  相似文献   

13.
叶雷 《党员文摘》2008,(4):21-21
美国总统小布什,对其前任总统克林顿颇为嫉妒。个中缘由,除了老百姓更喜欢克林顿之外,还因为老布什夫妇也非常喜欢克林顿。小布什只得自我解嘲:“我父母现在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克林顿。”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2月1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拒绝伊拉克提出的解决武器核查危机的最新建议,强调联合国有关人员在核查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武器方面享有“完全自由”。 ○2月12日,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哈马迪发表声明说,美国这是要把危机推向战争的边缘。同日,俄罗斯国防部长明确表示反对对伊动武。  相似文献   

15.
华多 《前线》1991,(11)
1991年5月21日,美国参议员鲍卡斯对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投了赞成票。他的着眼点同美国总统布什相似,都主张“美国必须采取一种积极的政策来促进中国的变化”。他说:“这是一件必须用解剖刀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砍肉的斧头所能胜任的工作。”“必须用解剖刀来完成”,好一个形象的比喻。  相似文献   

16.
美国每上任一位新总统,就会换上一批政府官员,而换下的政府官员马上就进入了“旋转门”;掌握着一些政府机密或政策机密,他们可能会成为间谍或企业寻求私利的目标,也容易滋生腐败。奥巴马应对“旋转门”的政策以及前总统克林顿曾在“旋转门”中遭受的折腾,对中国的反腐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7.
肖国才 《新长征》2000,(1):39-39
沸沸扬扬的克林顿总统绯闻案总算平息下来了,但此案留给人们思索多多。如果克林顿在丑闻暴露之初敢于正视过错,不采用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公正等“捂”的策略,事情是绝然不会闹到险遭弹劾境地的。这就告诉世人一个真理,出了问题靠“捂”是捂不住的。 从克林顿总统的“捂”,我想起了1972年因卷入“水门事件”而引咎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本来,白宫几个小喽罗非法进入民主党总部的水门大楼进行窃听的行为尼克松一概不知,即使揭露出来也对他无多大妨害,充其量多说几句表示歉意的话就完了。然而,由于尼克松缺少这样的勇气,担心内幕…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卸任总统的第一年,被深圳一家报纸请到罗湖代言某楼盘,拍拍照,敬敬酒,百万美元到手了。看到克林顿捞金,很多人以为前美国总统们人人都是“吸金大户”。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克林顿刚刚结束了可能是他任期内的最后一次欧洲之行。在8天的访问过程中,他与几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了多次规模不同的会晤,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各国隆重的接待和媒体报道,可算得上是“风光无限”。然而,风光的背后是难以隐藏的不和谐之音:从欧洲各国领导人对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批评以及克里姆林宫外的群众游行中不难看出,克林顿此行“但求好看,实效不多”。甚至有人批评,他这次“告别演出”取得了小成果,留下了大麻烦,让美国在军备控制谈判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出尔反尔1995年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克林顿总统决定允许李登辉于那年6月的第一周到美进行所谓“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尽管此前两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和副国务卿塔诺夫已正式约告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这一宣布仍令人震惊。仅一个月之前,美国国务卿亲口对我做出过承诺,说美国不会允许李登辉访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