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一些基本影响因素作出 不同假设的基础上,我们运 用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可能情景.目的在于揭示和澄清影响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l)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动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的趋势将保持到2010年,最高达到71%,其后由于少儿人口减速变缓和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逐步下降。在2000-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1.23%,但在2010-2015年间,其年均增长率降至0.54%, 2015-2025将降至0.06%,在2025年之后…  相似文献   

2.
劳务输出又称劳务出口,是以劳动力提供劳务的形式向国外(或境外)输出,它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已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大规模的劳务输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以欧洲、北美、中东、澳新及亚太为中心的五大热点区。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受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因素的影响,本国劳动力增长缓慢,劳动力资源匮乏,不得不从国外吸收劳动力。据资料,经合组织国家劳动力年均增长0.5%,德国甚至出现0.3%的负增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现象。日本1991年短缺技术工人达300万人。新加坡近几年已输入劳动力12万人。中东地区1975年有外籍劳工200万人;自80年代起每年曾以10%的速度增长。世界发达国家对劳务的需求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会居高不下,据预测,未来10年世界劳动人口将增长6亿,增长27%,其中5.7亿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缺乏将仍然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90年代以后,国际劳务输出无论从发展规模、扩展的领域以及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来看,都表现出新的发展势态。对于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看,经济体制转变将使隐性失业进一步显性化,国有企业的冗员会更多地成为失业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显著扩大。据预测,“十五”期间劳动适龄人口将比“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多增加200多万人。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大力开拓就业领域,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4.
陈剑 《瞭望》1990,(15)
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的人口绝对数仍在增加。80年代的前8年,世界人口年均增加8900万人,比70年代的年均增长数多1000多万,而1989年的年净增人口数已达到9300万。据美国人口咨询局1989年4月公布的数字,1989年年中,世界人口可达52.34亿.进入90年代,世界人口接近53亿,目前世界人口正以1.8%的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到本世  相似文献   

5.
1998年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第一次降到了10%。以下。1998年,全国出生人o1991万,从80年代以来,第一次低于2000万,而死亡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世界人口会议曾向各国提出在本世纪末将人口增长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中国已经提前达到了这个目标。对于长期为人口增长过快困扰的中国,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全国的青年男女自觉地响应晚婚晚育、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计划生育科技网络的建立与健全、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是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10%C以下,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6.
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方面日本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战后初期,大量复员军人、海外撤离以及城市疏散人员的返乡,致使日本农村人口急剧膨胀。1947年日本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53.4%。经过战后恢复和十几年的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徒业就业人口下降到10%,2003年只剩368.4万,占人口的3%左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越来越不平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74年到1993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其中:东亚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7.5%,南亚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8%,拉丁美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6%,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中东和北非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2%。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相差更为悬殊。文莱、新加坡等少数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6万美元以上,都已超过英国;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00美元;按联合国规定的标准,目前全世界共有47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2个在非洲。这些国家的年人均收入低于300美元,工业产值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下,成人平均文盲率达59%。阿富汗、尼泊尔等几个国家的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0美元。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8)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历次人口普查及1%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对劳动年龄人口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通过灰色预测法对江苏省劳动参与率进行预测,测算江苏省劳动力供给趋势;通过构建双对数模型,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的合理设定,对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分析。通过供需差额变动趋势,揭示了江苏省劳动力将面临由供大于求转入供小于求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同城乡劳动力资源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分不开的。但是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并未因经济的调整和持续增长及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革而改变。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创造的新就业机会累计达22亿个左右,但这仅仅吸纳了同期城乡新增加的那部分劳动年龄人口和过去30年在农村沉淀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中的一部分。从中国人口增长的惯性及其带来的劳动力的超常供给趋势来判断,劳动剩余经济的特征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在我国的城乡并存。中国人口及劳动力的大头在农村…  相似文献   

10.
一、在劳动力就业总量持续微幅下降的同时,呈现出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单向流动的明显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劳动力总量始终保持微幅下降趋势。据统计年鉴显示,本市从业人员由1996年的850.94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752.26万人,年均降幅为2.4%。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从纺织、冶金、仪电等传统的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拥有11.6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73.7%。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主要在农村。据统计,1949年全国农村人口为44726万,1991年猛增到91000万,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人口将增至111000万。因此,中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过快增长的中国农村人口为什么屡控不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由以下因素相互作用而促  相似文献   

12.
韩俊 《理论视野》2001,(1):8-10
一、要真正从全局上重视农民增收 进入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在农产品供给全面好转的形势下,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却处于缓慢状态。1992—1996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8%。但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回落。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只有4.6%,增幅比上年骤减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回落,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3%。1999年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3.
再就业工程,是经济发展工程,是社会稳定工程。这项工程,是艰巨的、持久的。因为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困难———1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排挤下岗职工再就业从现在起到2010年前后,我国仍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专家估算,按国内口径计算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62—65%的高水平上,并呈上升之势。有关单位预测,从1996年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将净增15亿左右。2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制约下岗职工再就业“九五”期间,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为8%,这个增速,远低于“八五”…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已达335.51万人,离2000年400万人口的发展战略目标尚差64.49万人。如按此目标执行,则今后六年内每年必须控制人口增幅在2.97%之内,即将由近年的年增长量35万人控制在年增10万人以内(含四万出生人口),即劳动力投入要压缩在每年仅增加6万人的幅度才能确保这期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非常严峻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一、十五年来深圳人口发展与作用前十五年深圳的发展表明,占总人口87.8%机械增长的迁移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是显著的。尤其是劳动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据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投…  相似文献   

15.
一、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看小城镇青年工作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以青年为主体的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据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将有二亿多富裕劳动力离开土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1982年的20.8%上升到本世纪末的38%。受种种条件制约,大中城市不可能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基本指向,唯有小城镇,才是吸收和消化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的主要承受地。目前全国已有建制镇逾万个,比1978年增加8000多个,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乡镇企业。而到1986年底,全国的乡镇企业职工约8000万,其中80%是青年。可以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16.
何刚 《瞭望》2002,(13)
广西来宾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97万人口中80余万是农村人口。直到90年代初,由于需脱贫的人口基数大,全县仍有30余万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然而近7年来,来宾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1年,来宾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农业总产值完成13.38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32.34亿  相似文献   

17.
已经透露的大量信息表明并预示,1996年世界经济平稳发展,总体经济形势好于1995年,1997年将好于1996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6年世界经济增年率为3.8%,高于1995年3.5%的增长水平,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1%,将是90年代初以来最高的。德国伊福研究所预测,今后3至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可能保持在3.1%左右。7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只有东亚经济一直  相似文献   

18.
黎平 《瞭望》1992,(41)
进入90年代,西方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西方经济增长率,1990年为2.5%,1991年仅增长0.6%。由于西方经济陷于停滞,增长缓慢,西方国家的失业队伍不断扩大,平均失业率已从1990年的6.25%提高到1991年的7%;1992年将进一步上升,欧洲共同体12国的平均失业率将从1991年的8.7%上升到9.5%。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50多个小岛组成,其面积仅622.6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而且自然资源贫乏。然而,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28年来,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9倍。199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达57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 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为什么在较短的时间里经济能取得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与计划协调有效结合,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良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是生产活动中能动的"活的劳动",劳动力的供给能力和素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中原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推进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人口,充分利用好人口红利,对提高中原经济增长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中原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投入,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管理人才,使中原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