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客体成为主体关系的重心,人们对自然界只能盲目崇拜与屈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质变和量变相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一、“以人为本”发展观基本的时代内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首次是在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具体地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尽管只有32个字,但它却是一个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命题。  相似文献   

5.
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同未来理想社会的发展同步互动、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积累经验、不断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运用。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就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就是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历史作用,即是国家和社会之主人,劳动…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说明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发展观 ,是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观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是有缺陷的,它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或科学的人本观是有原则区别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的人本观。  相似文献   

10.
刘祥峰 《理论前沿》2005,(16):33-34
以人为本观点的提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以人为本是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已经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