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篇毒之源鸦片战争——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有一种永远难以平复的痛,那是由英国、美国、法国等列强强加的。这种心痛挥之不去,根源就是那将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英国等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灾难,战争使他们彻底撕下了“平等”“通商贸易”的外衣,赤裸裸地表现出了他们要奴役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肮脏野心。1773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取得鸦片专卖和制造特权,开始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以攫取暴利,输入量由1800年的4570箱激增至1838年的40200箱,“鸦片流毒,传染日甚,不但军民人等纷纷渐染,即…  相似文献   

2.
英国割占香港——旧中国屈辱的象征·张海鹏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进入近代,香港首先面临外国侵略的厄运。鸦片战争前夕,香港地区海域成为英国鸦片贩子对华走私鸦片的基地。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先想割占舟山,后来提出割占香港岛。1841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多次发动侵华战争,并三次占领中国首都,数次制造傀儡政权。中国国土大沦亡,中国人民饱尝亡国之恨,受尽凌辱之苦。现将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几次战争,简述如下: 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战前,英、美等国将大量的鸦片,以走私的方式运到中国。掠夺了无数的白银,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国计民生。1838年12月,清政府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雅片。林则徐在广大群众的推动和支持下,把收缴的两万多箱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为了达到侵略中国的目  相似文献   

4.
铭记国耻勿忘昨日罂粟是地球上的一种美丽的植物。也就是这妖娆的罂粟花,既可以制成具有一定医疗作用的药物,也可以加工成令人闻之丧胆的鸦片。作为毒品,它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而作为国人,尤其忘不了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从19世纪初年到鸦片战争前夕,帝国主义列强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急剧上升,1800年为4570箱,1838年递升为40200箱,增加了将近8倍。39年间,英美鸦片贩子把427620箱鸦片运进中国,从中国掠夺了价值300亿银两的财富。据统计,1838年,中国吸食鸦片的"瘾君子"已有200多万。那对中国的鸦片吸食者,从最初的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和纨绔子弟,扩展到依附统治阶级的各色人等,如宫廷太监、幕友、差役、轿夫、商贾、娼妓、优伶、僧尼道士,甚至连驻防旗兵、绿营兵丁也无不手握烟枪,吞云吐雾。  相似文献   

5.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列强侵略中国的炮火硝烟之中,英国依仗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香港岛、九龙、租借“新界”,从而侵占了历来属于中国的香港地区。英国割占香港岛英国割占香港岛是在鸦片战争期间(184O-1842年)实现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说成是为了“争取平等待遇”,这是强盗的逻辑;必须指出,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据不完全统计,19世纪最初20年中,英国每年平均向中国输出鸦片4000余箱,以…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庇毒敛财纪实□湖北高士振提起吸毒贩毒,人们自然会想到鸦片。鸦片传入中国时,初为药用,明朝时西洋商人掺进烟草之中教中国人吸食,极易上瘾,成了危害人体的毒品。西洋商人见有利可图,就向中国走私鸦片,到了清代中期已流毒全国各阶层,吸毒人数竟达200多万...  相似文献   

7.
以燃烧鸦片的猛烈火焰为背景,林则徐大声喊:“驱逐英国人!”林则徐的民族叫唤,震撼了我的心;在黑暗的戏院里流下中国人的眼泪。恭贺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观影片《鸦片战争》有感@萧翔文!台湾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转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李华兴中国近代史的大门,是被英国侵略者用鸦片和大炮打开的。从1840年起,在一个多世纪里,中国人民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和抗日战争并6次神圣的民族抵抗战争。...  相似文献   

9.
祖国,是每个平凡而又崇高的中国人心中的太阳;她使多少人的心燃烧,又使多少人为之献身。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备受列强欺凌。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用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闯进北京城,将圆明园中的稀世珍宝抢劫一空,然后将圆明园焚毁,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为了扑灭我国义和团反帝运动,拼凑了侵华联军,打进北京城,他们像一群野兽,杀人放火,奸淫抢掠,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  相似文献   

10.
<正>物华天宝,孕育代代精英;人杰地灵,留下无数诗词名篇。清朝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尤其令我喜爱,因为他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仰。我曾专门到广东东莞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去瞻仰了林则徐的塑像,站在林则徐铜像前,我向这位民族英雄行了三鞠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奉朝廷之命赴虎门禁烟。道光22年(1842年),鸦片战争的惨重失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极其耻辱的一页。当时,腐败的清王朝为了在文武官员中铲除异己,将禁烟英雄林则徐、邓廷桢发配、流放到边疆——当时还是一片荒漠的西北边城伊犁。彼  相似文献   

11.
三山举人的“知恩图报”安徽李传玺许地山先生在牛津大学留学期间,将校中波德利安图书馆所藏有关鸦片战争前英国和满清交涉史料辑录成一本《达衷集》。内中收录的有些是英国烟商与沿岸私枭奸民往来的信件。清政府当时一直严禁鸦片输入,这些汉奸有的主动到官府打探消息,...  相似文献   

12.
两次厦门之战的经过厦门在鸦片战争时两次受到英国战舰的入侵。第一次厦门之战发生在1840年7月2日。一艘英国战舰出现在厦门水域,不是来攻城,而是来送信的,送一封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致清朝宰相的信。我们今天很难理解,当时英国人最苦恼的事是天朝官吏不搭理他们,于是用战争来敲门,试图引起中国皇帝的注意。厦门同知不肯当他们的邮差,把信  相似文献   

13.
<正> 罪恶的鸦片贸易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敲门砖。为禁绝鸦片所引起的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武力,终于取得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地位,同时引起中国鸦片生产的急骤增长。烟祸横流百年,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第一次鸦片战后,由于《南京条约》正文及附件均无涉及鸦片贸易地位的内容,直接导致战争的鸦片贸易问题在形式上并未获得解决,中西贸易仍基本维持战前格局,鸦片贸易继续作为西方各国弥补对华贸易逆差的唯一手段,鸦片走私在各通商口岸实际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在广州、上海等地,“鸦片就在街道上公开运送,并且象非违禁品一样地销售”。香港被割占后,更成为“中国的鸦片村”。为了继续扩大在华  相似文献   

14.
刘涛 《求索》2012,(3):240-242
既有的对鸦片战争前美国商人对华鸦片走私数量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将美国商人土耳其鸦片走私量等同于美国商人全部鸦片走私量,忽略美国商人的印度鸦片走私量;二是在土耳其鸦片走私数量统计中,忽略英国商人的土耳其鸦片走私量。本文对同时期商业指南及海关的数据统计进行梳理,并与既有研究所用资料进行对比,试图对既有的数量研究进行修订。厘清1840年前美国对华鸦片走私数量,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评判美国对华鸦片贸易的形式、过程及其历史影响,从而为重新审示美国对华政策的起源提供丰富的养料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周妤 《求索》2010,(1):214-216
1906年9月光绪发布禁烟令,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并针对地区实际制定了禁烟措施和禁绝时间表。当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成立戒烟机构,设立鸦片专卖机构,限制吸食者,清查鸦片存量,严厉打击种植者,实行中央财政统税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禁烟事务。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反映了清末禁烟运动是富有成效的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遗留问题是出现了吗啡和可卡因通过走私大量运入的新问题,成为新政府禁烟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形成合力     
毒品,是中国人民的“老对头”了。150年前,老牌帝国主义者以鸦片为先锋、以炮舰为后盾,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东方古国大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把中国带进了丧权辱国、备受欺凌的百年劫难之中,也震醒了中国的仁人志士,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奋发图强的新世纪。50多年前,当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从废墟中站立起来时,面对的烂摊子里就有毒品如洪水般泛滥留下的一片似乎难以清除的泥沼:全国种植罂粟面积高达百万公顷,四亿人口中吸毒者竟有约两千万人。然而,新生的共和国没有被难倒,仅用了三年就基本上禁绝了危害百年的鸦片之灾,令世…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宣传》2007,(6):29-29
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国之财任其索用,一国之人任其役使。所以古往今来王位就成了人追求的目标,国王生活的样子也成了一般人追求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百年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局面。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注重外交史和政治史,较少自经济史的观点上来考察。虽然若干人都已正确地认识到:鸦片战争决不是林则徐焚烟偶发的结果,它是英帝国主义者为开拓市场而征服中国的先声。但历史的研究者还要求有丰富之史实来论证这种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樊勇 《传承》2010,(13):61-61
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衰微,到甲午战争结束时,更是跌至谷底。受剥削、受压迫是当时中国的主要境况。在航运业方面尤其如此。1840年英国军舰驶抵中国以来,航运业在西方列强的炮舰开道下,最先沦陷于英美等国势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的太古轮船公司、怡和轮船公司、美国的旗昌轮船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江海航权。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于1840年6月18日、1841年8月16日、1841年9月13日和1842年1月30日四次侵犯台湾。当时在台湾活动的诗人有姚莹(时在台湾兵备道任上)、熊一本(时在台湾知府任上)、郑用锡(时以“在籍礼部员外郎”在新竹县居住)、林占梅(时以贡生在新竹县居住)和曹谨(时先后在凤山县令、淡水同知任上)等,都在直接参与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事中受奖。姚莹(1785-1853年),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安徽桐城人,嘉庆戊辰进士。姚莹系清石文大家姚鼐之侄孙,家学渊源,“于书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