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有两个儿子。早些年,老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1、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3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兄弟俩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两个儿子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2.
资料卡片     
学会承担责任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求按照原价赔付125美元。当时是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回到家,父亲问明原因后说,自己打碎的就得自己赔。因为孩子自己没有钱,这位父亲就先借给他125美元,并约定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靠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终于把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他就是里根。假设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为人父母者或许会有这样几种处理方式:有的出于对孩子的过分疼爱,及时替孩子赔付玻璃钱;有的则可能将孩子狠狠地…  相似文献   

3.
正深秋的大足区中敖镇金盆村,乍暖还寒。跨上摩托车,发动油门,大足区人大代表、金盆村村支书谭兴田又开始了奔波。摩托车是村干部们下村的主要交通工具,老谭做了这个村近20年的村支书,上坡、下坡、拐弯,村里的每一处路况他都了然于心。打工回乡盼有家一路颠簸,他在路边一处红白瓷砖相间的新房旁停了下来。"老陈,在屋没得——"谭兴田大声冲屋里喊。寻声而出的是这家新房的主人陈本贵。由于生过大病,陈本贵处于半瘫状态,走路颇为吃力。没等谭兴田走进屋,他就着急地问起了  相似文献   

4.
“谭木匠”这个品牌也许大家都见过,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把小木梳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人物竟是一个残疾人——谭传华。他通过小小的木梳,成就了一个企业的财富神话。对自己创业家史的坦然,对磨难的深刻体会,对顾客加盟商的诚实服务,让“谭木匠”成为了木梳中的第一品牌,在全国拥有了几百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09,(6):23-23
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1949年生于北京,196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王少楼、杨菊芬学习谭、余派老生剧目《二进宫》、《断密涧》、《鱼肠剑》等,师从诸连顺、徐元珊先生学习《石秀探庄》、《蜈蚣岭》等武戏。入学三月后即登台演出了《二进宫》。1968年毕业后开始在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的教诲下学习谭门本派剧目,同时在中国京剧院向李少春学戏、练功。后调北京京剧院,  相似文献   

6.
爬桥     
等不及下班,谭科长就开着小轿车,回到了他那远在郊区的家。 这是谭科长苦心经营了三年的栖身之所,外表很平常,跟左邻右舍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室内的装修却颇豪华。以往,谭科长下班回来,都要在客厅和卧室里转上一圈,然后点上一支烟,倚靠在沙发上悠悠然小憩片刻,以消除一天的疲劳。  相似文献   

7.
范炟宏  张春辉 《乡音》2013,(9):28-28
今年初,在保定市妇联举行的表彰大会上,满城县政协委员王静被授予"优秀爱心代理妈妈"荣誉称号。这个称号的由来,源于她与不幸女孩张悦的故事。王静今年39岁,几年前下岗后开了家按摩店,小日子过得还算富裕。她平常对人广施爱心。2009年,在县妇联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中,她与女孩张悦结缘。小张悦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2005年,在张悦5岁时,一场车祸使父亲完全丧失了劳动和生活能力,瘫卧在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9,(6):20-22
谭门第五代谭元寿.名寿颐,为谭富英先生长子,1928年生于北京。6岁学戏,7岁登台。与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同台演出《汾河湾》等。10岁人富连成第六科坐科,艺名元寿。先后师从雷喜福、张连福、王连平、茹富兰、刘盛通等,学戏踏实用功.奠定下扎实全面的功底,能戏广而精。时至今日,年逾八旬的谭元寿忆及严父及当年学艺生涯时.常常哽咽难语:“在富连成7年好似坐了7年监牢,那个苦啊。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19日,谭秦东医生在广州市用手机APP"美篇"个人主页发贴名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对鸿茅药酒的疗效提出质疑。12月27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茅国药")向凉城县公安局报案称,谭秦东的文章散布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导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涉嫌犯罪。2018年1月2日,凉城县警方对此进行立案侦查,认为谭秦东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相似文献   

10.
不止一次,发现,当别人介绍我时,常说:“这位是陈远的女儿。”于是,另有人若有所思:“喔,就是那个书法家的女儿吧。”其实,“书法家”这个评价实不确切。于我,父亲只是父亲,这个角色非他莫属,他亦非演这个角色不可。于父亲,他自认为充其量是个懂书法的人, “家”这个字于他似乎太大了,只是常有人这么给他下定义,久之也就默然了。  相似文献   

11.
答应过谭国营,今天去参加他的婚礼,给他们做手语主持。一大清早,谭国营的父亲就来接我了。人家大老远特意跑来接一趟,我很不好意思,气喘吁吁地跑到小区门口,保安先凑过来说:"我看看这位老师是谁,你的学生家长一停下车就开始夸你……"一句话让我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教好孩子是我的本职工作,家长却一直挂在嘴上。谭国营是我的第一批学生,从语训班开始到初中毕业,我教  相似文献   

12.
清朝宣统年间,在上海市有一个闻名于世的游乐场所,这就是上海"大世界"。就在这个闻名中外的游乐场所,曾经有一位闻名遐迩的杂技女伶,她就是号称"飞刀女王"的孙玉伶。孙玉伶出生于河北吴桥县孙龙村一个杂技世家,从小跟父亲学得一身杂技绝技,但她没有跟父亲从艺,父亲闯江湖外出卖艺,她却守着母亲靠耕纺度日。一年夏季,家乡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赤日炎炎,褐土焦焦,庄稼籽粒  相似文献   

13.
30年来,身为教师的丈夫悉心照料着患有严重精神病的妻子,含辛茹苦地抚养着3个孩子。30年后,孩子大了,父亲老了,母亲病情依旧。不愿看到父亲在这种死亡的婚姻中继续挣扎的儿女们,经过痛苦抉择,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代替母亲离婚,为父亲重组家庭。  相似文献   

14.
母亲命丧父亲之手,父亲身陷囹圄,致使刚满周岁的幼女"被孤儿"。围绕幼女的监护权,两家老人争执不休。谁该依法行使监护权?丈夫杀妻,幼女瞬间"被孤儿"在外人眼中,陈晓峰和冯玉娇的婚姻美满幸福,丈夫贴心、妻子貌美,女儿陈菲妮乖巧可爱。然而,夫妻间一次失去理智的争吵之后,这个曾经温暖的家便支离破碎了。  相似文献   

15.
祖父黄炎培的客厅里摆着一张父亲的遗像,旁边写道:“我们每一回走过北京天安门,望见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者中间有一个是你。”父亲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记得在我孩提时,父亲是那么慈祥。大概是中年得子的缘故,他从不对孩子发脾气。有时我们顽皮受到母亲责打时,父亲总是出来袒护我们。上海解放前不久的一个晚上,父亲没有回家。特务们闯进家搜查,母亲很紧张,说父亲被捕了。从此家里就得不到安宁,白天是特务的恫吓和调查,晚上听到的是上海周围的隆隆炮声。上海解放了!可是父亲却没有…  相似文献   

16.
张治平 《黄埔》2020,(2):52-55
我的父亲张子忠出生于1924年2月12日,是家中的长子。父亲出生时,爷爷便为他取名"子忠"。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爷爷的寓意是:要以报效国家为大,国比家大,有国才有家,虽然说是百善孝为先,但是要真正和国家相比,孝敬父母应该位居于次。1939年,黄埔军校已经迁到成都北较场,父亲以出色的成绩考取了黄埔军校17期辎重科。父亲当时的实际年龄还不满16岁,为了早日保家卫国,谎报说18岁,加上父亲体态瘦小,更显得瘦弱。  相似文献   

17.
何思杰  曹峰 《当代广西》2014,(20):46-46
正谭就根是忻城县城关镇高塘村党总支书记,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让群众称道的是,谭就根一家三代父子兵,锤炼本领淡泊名利,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谭就根的父亲谭光恒参加过淮海战役,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复员回乡后,谭光恒担任高塘村第一届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搞土改、分田地,为家乡建设劳碌奔波。1958年,谭就根的二哥谭就强刚刚初中毕业,父亲谭光恒便鼓励他到部队锻炼,成为谭家的第二代军人,在广西军区警卫营服役19年。1977年,谭就根高中毕业后,回到高  相似文献   

18.
国闯 《人大建设》2005,(3):56-56
我是一位农村青年。2003年11月,我父亲突发急病去世。在清理父亲留下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张借款条,是邻村王某欠我父亲1万元钱.借款到期2004年10月1日.并由我村村民陈某作担保人。借款期限届满后,当我向王某和陈某要钱时,他们不是说钱已还给我父亲,就是说我父亲已去世,我没有权利向他们要钱。请问,债权人死亡,继承人能否代替债权人行使债权?  相似文献   

19.
正走进秦岭深处的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谭家河村,眼前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宽敞整洁,一盏盏路灯整齐排列,一行行树木绿意盎然,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青山绿水的衬托下,一副美丽乡村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然而,几年前的谭家河村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谭家河村是有名的贫困村,破落不堪的土坯房分布在大山之中随处可见。遇到下雨天,  相似文献   

20.
李辉 《乡音》2014,(6):49-49
父亲,站在我家屋后洒满阳光的山坡,一个多月后,那里将鲜花盛开。“我得为蜂箱选个合适的位置。向阳,背风,花草树木要多。以后这就是蜜蜂的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