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仕博 《工会论坛》2008,14(1):29-30
提高政府公信力不仅对于政府执政能力建设,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化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理念基础,充分利用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动力支持,合理构建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制度安排,积极践行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路径选择,进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政府失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权威与公信力。应从制度建设方面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构建诚信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在全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显得尤其重要。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就要正确树立政府管理理念,完善治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资信公信力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要警惕"塔西佗陷阱"对政府执政的危害,由此必须要重视政府公信力的建立与提升。在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需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信力构建模式,通过建立服务型政府、拓宽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官员伦理道德建设等途径,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威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个体行为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构建。塑造公务员个体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即通过身份认同、道德建设、终身学习等方式达到公务员个体塑造目的,实现公务员政治人、社会人、自然人三种身份的有机结合,打牢政府公信力承建之基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和突出矛盾,从历史文化、政府自身、公民等方面探寻其原因,通过剖析政府公信力建设与民主行政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是构建诚信政府的理想模式。从三个方面提出多重的提升地方政府诚信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执法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关键,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执法公信力,有助于树立政府形象,维护法律权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目前营商执法公信力建设仍然存在执法腐败、执法规范化不足、执法方式粗暴等现实问题,其背后原因主要是执法理念落后、执法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政府应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背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通过树立权利本位的执法理念,坚持依法执法准则,完善执法监督责任制度等方式,探寻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合理路径,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诚信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诚信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失信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和根源,必然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为此,应该把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公共服务提供与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是一个螺旋式循环的过程。近年来,基层政府公信力总体水平相对偏低,且面临着政策信用、行为信用、资信信用和绩效信用的弱化。这主要是因为基层政府决策方式自上而下、财政能力不足、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单一、监管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缺乏。因此,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建设视域下的基层政府公信力提升可以从建立公共服务提供上下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财政制度、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完善多元监管体系及绩效评估机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新常态,社会治理环境日趋复杂,政府公信力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伦理道德的滑坡、政府官员的利益趋向以及公众之间的普遍不信任,政府易于陷入"塔西佗陷阱"。基于政府公共性的视角,通过对江苏省南京、无锡、淮安三市的实地调研,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数据分析结果展开探讨,得知公务员的价值伦理、政府的利益驱动、公众的参与度和制度机制等四因素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原因。因此,扼制"塔西佗陷阱",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需要重塑公务员价值观,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网络化互动平台,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快政务公开,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生命。随着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复杂化以及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传统单一的管制模式下,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的矛盾逐步激化,官本位政府理念、闭塞的信息表达渠道、扭曲的政民关系致使政府公信力极为脆弱。重庆市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重庆群工"平台,通过构建信息反馈、涉访涉诉等信息表达渠道,"三重监督"下的责任倒逼以及多级联动的服务模式,理顺了政民关系,促进政民有效沟通,提高行政效率,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正逐渐成为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在此背景下,迅速传播的公共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哈尔滨塌桥事件"为例,论述了政府网络危机公关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政府网络危机公关失当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全世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治理职能,重塑政府形象,营造政府和公众共同治理社会的和谐局面。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认为以信任、合作、规范、社会参与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资本能够有助于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针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现状,利用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持久的信任关系和互惠网络。  相似文献   

14.
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又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失信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从加强政府信用道德建设、重塑政府角色、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政府诚信监督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信用政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提高政府公信力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标准,并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信力是由公众作出的关于政府行政行为及其结果是否得到公众认可的认知评价,表现为公众对其施政行为的满意和信任程度。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政府公信力都是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支柱和来源。公信力下降,公众认可度降低,将不利于政策的推行、施政纲领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地方政府作为政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政府的基石,担负着政策的具体执行任务,其公信力状况如何至关重要。当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解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问题不仅要注重提升治理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有效遏制腐败、推动信息公开等,还应注重运用网络等传播媒体,以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政府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构建下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不足之处: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单一性;政府信息公开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政府信息公开推动力不足及相关的法律建设的缺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应与民众互动、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推动力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信息公开的良性运作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巩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政府失信现象,政府对公信力的认识还很不够,滥用权力失信于民的现象不断发生,严重损坏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政府公信力较大规模的流失,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显得极为迫切。当前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要现象和原因有五个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信力问题是当前政府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学者所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取信于民"尽管是当代政府所必须致力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府的被质疑和被批评也应视为一种"新常态"。"受质疑的政府"、"批判性公民"等等这样的现象,是一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并且也是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提升能力的某种"助推器"。当然,政府公信力的源泉本质上在于政府自身。所以,政府公信力的建构和提升一定在于政府自身的积极作为。但是,政府公信力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还不仅仅取决于政府自身的努力,它涉及到由政治民主化程度、政治结构及其功能改善、人民群众现代政治意识的确立等等所构成的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