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建》2017,(6)
<正>50多年前,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只是一个只有0.96平方公里的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全村最大的财富只有9头水牛。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艰苦创业之路,创造了快速发展、共同富裕的传奇,华西村被称为"天下第一村"。如今,漫步华西,村中别墅错落有致,周边厂房鳞次栉比,酒店、公园、医院、文体活动中心……让人俨然置身于现代化都市。建设"百年企业、百年村庄"是华西村现任  相似文献   

2.
钟桦 《新湘评论》2012,(13):19-20
"老书记",华西村村民总是以这样的称呼来表达对曾任村书记48年的吴仁宝的尊敬。吴仁宝虽然已经从村书记的位置退下来多年,但华西村人却几乎天天在谈论他。吴仁宝有许多传奇式的故事。多年前,华西这个村子与吴仁宝这个村书记就已经声名远播、引人瞩目;而今,我们再提这个传奇村庄里的这个传奇人物,乃是要重温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精神品质和...  相似文献   

3.
钟桦 《学习导报》2012,(13):19-20
"老书记",华西村村民总是以这样的称呼来表达对曾任村书记48年的吴仁宝的尊敬。吴仁宝虽然已经从村书记的位置退下来多年,但华西村人却几乎天天在谈论他。吴仁宝有许多传奇式的故事。多年前,华西这个村子与吴仁宝这个村书记就已经声名远播、引人瞩目;而今,我们再提这个传奇村庄里的这个传奇人物,乃是要重温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进而永葆先进,奋进不已。  相似文献   

4.
单庆  冯治 《党建》2006,(2):18-21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吴仁宝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华西村的领头人,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奔向共同富裕,是共产党基层干部的优秀典范。“要发展集体经济,改变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人生奋斗的主旋律,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吴仁宝吴仁宝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干了近50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为了摘掉华西村贫穷的帽子,吴仁宝与村民们一起,研究制定了华西村的15年发展规划。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吴仁宝带领群众,…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1,(8):38-38
吴仁宝,1928年I1月出生于江西省江阴县一户贫农家庭,几十年来.他带领华西村民坚持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华西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到“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从“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到“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华西村以及其领头人吴仁宝的事迹早已是家喻户晓。华西村的典型示范意义在哪里?向华西村学什么怎么学?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学习华西村也要实事求是,不是要克隆出一个个“天下第一村”,而是要结合自己实际,学习华西经验的精髓,学习华西村发展经济、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一、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华西实际,实事求是促进发展有人说:华西能发展到今天,是因为总能得到中央和地方的一些特别支…  相似文献   

7.
凡到过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看到一排排的农民别墅,一座连一座的厂房,高大雄伟的华西金塔,别具特色的农民公园,以及华西广场、长廊等,无不为这个天下第一村所取得的惊人成就而感动。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有一句名言:“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的领导班子吃苦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3,(5):54-54
3月20日的《长江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说,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近日在华西村家中逝世。华西村"、华西模式"再次摆在人们眼前。50年来,华西村作为农村"样板"屹立不倒。但是,华西这个典型,任何时候都不曾被复制过。前赴华西取经的团队历来络绎不绝,人们各取经验,唯独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8):82-89
2013年3月18日,吴仁宝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吴仁宝以一手打造了有“华夏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而闻名遐迩。在其掌舵之下,华西村获得了令人欣羡的物质富足:在上世纪90年代,华西村先后就有“别墅村”“轿车村”“彩电村”“电脑村”等名号,拥有多项“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0.
凡到过江苏华西村的人无不叹服于华西惊人的发展速度,华西人说,是老当家、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创新思维,把华西经济搞活了,把村民带富了!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2):118-119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作的“仁宝”牌报告,与华西金塔、农民别墅并列为华西引以为豪的三大自创品牌,也是慕名来华西参观的客人必选菜单之一。就像“不到长城非好汉”,没有听吴仁宝作报告,  相似文献   

12.
吴仁宝带领村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将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为中国公认的“天下第一村”。这位“中国最有名的农民”虽然已经离去,但他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话,至今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13.
我在华西搞社会调查,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1993年3月23日晚,吴仁宝在北京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应清华大学邀请,介绍华西村的变化和他在基层工作的体会,给该校600多名教师和研究生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其间,有人向吴仁宝提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闻名全国的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有一个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每天晚上七点钟停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当天的《新闻联播》。吴仁宝说,看新闻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不仅能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能从中找到抢抓机遇谋求华西发展的“金点子”。  相似文献   

15.
很偶然,从中央电视台我看到华西村第一书记吴仁宝。节目虽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甚至产生移居华西村的冲动。使我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一是华西村的老人无后顾之忧。在华西,老人活到100岁,医药费报销,他的子孙每个人可以拿一万块钱的敬老奖金,这是许多大城市都无法办到的。原因二是华西人没有下岗失业之忧。原因三是华西村的年轻人都是“抢手货”,听说华西的姑  相似文献   

16.
吴仁宝大寨行杨静波,崔富春1994年6月10日,昔阳县大寨村。-批尊贵的客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当家人,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劳动模范、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率领的华西赴晋经济考察团一行。老书记"送礼"大寨旅行社的会客室里,当年的铁姑娘、如今...  相似文献   

17.
何建明 《实践》2007,(6):43-45
2003年对华西村来说,又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七一"党的生日期间,华西村召开了第六届村党代会,经吴仁宝本人提议,他把当了48年华西村"一把手"的岗位,留给了39岁的年轻人,自己则退居华西村总办主任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的"二把手"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个亿元村江苏省华西村成功的秘诀,可以总结出很多条,但华西人独特的人才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条,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把它概括为“大才小用,基本无用;小才大用,基本有用”。此话闪烁着人才辩证法的光辉,颇有道理。一般而言,“大才小用”与“小才大用”是...  相似文献   

19.
华惠毅 《世纪风采》2023,(10):40-42
<正>我是最早采访华西村的中央媒体记者。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整个70年代,在华西村发展的关键阶段,我每年都要多次去华西。我同华西的许多干部、农民交上了朋友,在华西的大路小径、角角落落留下了我的身影。我观察,我思考,脑际一直在寻找3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被称为“做煞大队”“吹牛大队”的华西会受到周围社员群众的欢迎,即使拦劝,也挡不住前去参观的人群?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在社员群众中有极高的号召力?在华西大队,为什么看不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是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的楷模。他说,我从当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就横下一条心,再苦再难也要让村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