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严锋 《瞭望》1999,(38)
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9月12日到13日在新西兰的海滨城市奥克兰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奥克兰期间,江主席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正式会晤并会见了一些与会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期间,新西兰人民向世人充分展示自己的热情好客和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与会领导人则借此机会回顾和总结了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0年来开展合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该组织的发展方向,为合作取得更大的进展奠定了基础。江泽民的专机于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约3时10分抵达奥克兰机场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在北…  相似文献   

2.
杨柳 《瞭望》2004,(33)
中国共产党根据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常委会的建议和亚洲一些国家政党的要求,决定主办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本届会议将于2004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将有30多个国家的80多个政党派代表与会,代表中包括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议会的领导人。在会议召开前夕,《嘹望新闻周刊》专访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  相似文献   

3.
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5次部长级会议于11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之后,紧接着于11月19日至20日又在同一城市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领导人聚首一堂共商本地区经济合作大计,说明与会国家和地区重视亚太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越来越引人关注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特别是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统计数字显示,在过去20年里,东亚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整体4.3%和发达国家3%的增长水平。亚太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投资领域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将保持强劲增  相似文献   

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二届非正式会议已于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雨都”茂物降下帏幕。有关国家的舆论对这次会议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对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发表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表示,与会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为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期目标而扩大经济合作,这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定于12月13日在日本福冈召开。以往八次中日韩峰会都是借鸡生蛋(主要是利用东盟10+3的场合),这次会议在三国内部举行,是三国领导人的专门会晤,因而具有特别意义。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当前,韩国经济受到的冲击最大,韩元不断贬值,对外债务增加;日本经济也已进入衰退期,日元大幅升值,股市狂跌,丰田等大型汽车生产商决定  相似文献   

6.
放假三天减少 交通压力 3月初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亚欧会议是亚欧关系史上的首次盛会。我有幸采访了这次盛会。 我曾在曼谷工作过几年,深知那里的交通状况,车辆堵塞非常严重,有时汽车就象爬行,根本走不动。为确保会议顺利进行,东道主泰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政府下令各学校、政府机关和所有企事业单位在会议期间放假三天,动员市民在家休息,以减少市内交通压力,确保与会领导人的车辆畅通无阻。为保证与会领导人的安全,会议中心、领导人的住地和他们的活动场所均严加把守,外人不得越雷池一步。  相似文献   

7.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徐世澄在1994年12月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的西半球34个国家的领导人一致同意,将现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区逐步扩大成一个包括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南美洲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会议决定自1995年1月起开始具体谈判,到200...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亚欧首脑会议9月23日和2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泉、韩国总统金大中、东盟7国和欧盟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全球化进程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两大主题,与会领导人以“公开和坦诚”的态度交换了看法,通过了关于亚欧反恐合作宣言和反恐合作计划、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的宣言,以及首脑会议主席声明。在经  相似文献   

9.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8)
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18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闭幕。会议通过的宣言强调,各成员领导人决心共同努力,为贸易、投资和技术的流通创造必要的环境,促进亚大地区经济早日...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亚欧会议在有雾都之称的伦敦召开,世人瞩目。在东亚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下,众多亚欧国家的领导人,能否拨开云雾,去完善和巩固他们在曼谷开创的事业。曼谷会议两年来,遵循会议制订的建立以发展经贸合作为基础的“新型、全面的伙伴关系”这个总目标,在亚欧国家的...  相似文献   

11.
王诚 《瞭望》1998,(15)
不断发展中的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王诚第二届亚欧会议4日在英国伦敦落下帷幕。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东盟7国、欧盟15国以及欧盟委员会的领导人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就亚洲金融危机、亚欧经贸技术合作以及政治对话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磋商。本届会议的成功举行标志...  相似文献   

12.
2000年9月6日至8日联合国在纽约隆重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跨世纪盛会。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新千年时刻,这些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国家领导人围绕着“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这个中心议题,就新世纪内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社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次会议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会议最后发表的《千年宣言》中。《宣言》不但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  相似文献   

13.
11月24日到25日,朱镕基总 理将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第 四次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次会议将就东亚发展的前景及加强东亚合作等问题做进一步交流和磋商,推进东亚地区在新世纪中的合作进程。“10+3”:非正式与正式机制相结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东亚成员认识到只有加强自身合作,增强自身凝聚力,才能有助于危机的真正解决。1997年,在马来西亚倡议之下,东亚12个国家(1997至1998年为12个经济体,当时柬埔寨还不是东盟成员,东盟为9国,也即“9+3”会议)开始了每年…  相似文献   

14.
客观估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达 《理论视野》2008,(11):31-33
2008年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专家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警示,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从本期起在“经济观察”栏目分两期刊发与会专家的发言稿。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民主》2013,(3):F0002-F0002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集体接受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16.
雅加达专电 第10次不结 盟国家首脑会议9月1日至6日 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在会议开幕式上,有一个极富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不结盟运动现任主席、印尼总统苏哈托陪同与会的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布满鲜花的会议厅门厅合影留念,背景是翠竹掩映的不结盟运动创始国5大领袖——埃及总统纳赛尔、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尼总统苏加诺、印度总理尼赫鲁、加纳总统恩克鲁玛——的巨幅画像。9月5日,苏哈托又陪同各国领导人访问1955年亚非会议的会址万隆。这些活动不言而喻地表明,有着31年历史的不结盟运动仍然具有生命力,新一代领导人要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继续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10,(52)
<正> TOP 10 NEWS十大新闻之四新闻回放二十国峰会机制化后危机时代新平台6月26日至27日,在结束了为期一天半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后,与会各国领导人转战多伦多,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这是  相似文献   

18.
刘力 《瞭望》2001,(52)
从10月15日开始,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四次高官会、部长级会议、工商领导人峰会以及工商咨询理事会议相继在上海举行。21日,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9.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和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分别于11月14日至15日和17日至18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这次会议将有三项议题:一,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三,讨论金融问题。国际政经界不少人认为,...  相似文献   

20.
八国首脑会议7月21日至23日在日本冲绳名护市海滨的万国津梁馆举行。会期虽跨3天,却实打实只开了一天半时间。这次峰会和以往一样,讨论的问题涉及面很广,可谓包罗万象,然而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当与会国家领导人相继离开冲绳时,睛了三天的名护市下起了瓢泼大雨。有人戏称,但愿这场大雨别把会议仅仅取得的一点成果给冲光。 出席这次峰会的有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罗德、意大利总理阿马托、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日本首相森喜朗,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其中阿马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