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撤回公诉制度蕴含重要价值取向,为现代刑事诉讼广泛采纳。我国现行撤回公诉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撤诉时间、撤诉理由、撤诉效力等规定不尽合理,应根据司法实践完善我国撤回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亚琼 《法治研究》2009,(10):31-35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上看,在股东代表诉讼中限制当事人的处分权,对当事人的和解与撤诉进行司法审查都有其正当性。域外成熟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都设立了对和解与撤诉的司法审查程序.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对和解协议进行司法审查的标准、通知程序和听审程序等。我国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尚没有确立有针对性的司法审查程序,现有的相关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历来是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发展与司法政策的历史变迁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不同时期的司法政策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在以下几方面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对撤诉申请审查什么、如何审查、遵循什么程序、撤诉后的救济权如何保障以及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撤诉中的监督作用、裁定准予撤诉时如何一并处理民事纠纷、赋予撤诉裁定书执行依据的法律效力、正确处理撤诉适用阶段与原有判决既判力之间的关系、理清撤诉与调解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薛正俭 《政法学刊》2010,27(5):66-72
撤回公诉事关国家刑罚权的放弃或调整,事关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职权配置与相互关系,影响到被告人、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与实现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益紧密关联。但是目前撤回公诉制度在立法和实践层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应在总结我国撤诉经验和目前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法上重构撤回公诉制度,完善撤诉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一、行政撤诉的一般理行政撤诉是在法院对行宣告判决或裁定前,原告自自己的诉讼请求,而不再要求审判的行为。原告提出撤诉申请法院依法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并作出准许或者不准许裁定的法律制度,就是行政撤诉制度。原告提出撤诉,这是法律赋予原告的诉讼权利,是原告对诉权的一种处分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并可能产生终结诉讼的法律效力。我国的行政撤诉制度和我国的民事撤诉制度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进一步理解行政撤诉制度的特性。第一,法律对这两种撤诉制度的规定不尽相同。《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6.
《北方法学》2018,(1):125-139
检察机关对于提起公诉的案件又撤回的在实践中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撤诉事由明显超出规定情形、证据不足的撤诉阻断存疑无罪判决、被告人在司法审查过程中缺位、法院的审查走过场、重复追诉随意等。要完善撤回公诉制度,应当分析实践中做法的原因与合理性,调整撤诉的具体事由,限定法院以开庭的方式审查撤诉,并对审查进行原则性约束,增加法院的指令撤诉等程序,还要对撤诉后的重复追诉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合理性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刑事诉讼法虽然取消了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有关规定,但随后高检、高法的司法解释又对此作出了规定。无论从法理还是司法实践来看,撤回起诉制度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应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主动撤诉权,并对撤诉的定义、性质、法律后果等问题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刘桂敏 《山东审判》2013,(1):103-107
现行法律并未将和解作为行政诉讼的结案方式,所以司法实践中,经和解的行政案件都是采用撤诉的形式结案。和解与撤诉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和解为因,撤诉为果。法律及相应司法解释对原告一审撤诉规定的已非常详尽,但对二审及再审程序中的诉讼和解规定尚有欠缺,为此,本文有意对最高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撤诉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都有所规定,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的撤诉制度在立法上存在欠缺,条文过于粗疏,导致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从撤诉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性质,继而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撤诉制度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撤诉制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在司法实践中,为了规避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法院出面由行政机关与原告"协商互让",或由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获人民法院准许结案,从而导致了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撤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表明,行政诉讼调解有实践需要且事实上存在.应当完整地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将调解结案作为法定的结案方式作出规定,赋予调解书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1.
汪德锋 《法制与社会》2010,(29):36-36,38
民事诉讼撤诉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都有所规定,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的撤诉制度在立法上存在欠缺,条文简单,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撤诉的性质效力,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就民事撤诉审查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制度体现了刑事诉讼中的起诉便宜主义,从效力定位上来看,其仅能够引起而非决定公诉的失效和诉讼阶段的变更。司法实践中,撤回起诉制度存在着适用条件规定不全面、程序不完善和对撤回起诉制约不力等问题。应完善撤回起诉的适用条件之规定,在对酌定不起诉和存在管辖错误案件扩大适用的同时,对为规避审限规定而撤回起诉等情形的适用予以限制,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具体说明撤诉的理由。规范撤回起诉的程序,对提请撤诉的时间、次数予以合理限制,并完善对被告人等的救济程序。加强对撤回起诉的监督制约,在完善检察机关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职能。  相似文献   

13.
刑事公诉变更制度是现代公诉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刑事公诉变更权包括撤回公诉、追回公诉和变更公诉三项权能。撤回公诉(以下简称“撤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撤回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公诉案件的诉讼活动。撤回公诉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处理公诉案件的方式之一。但由于立法缺失,司法解释简约,导致撤诉实践做法不一,直接影响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公正性。鉴于此,本文试在分析我国刑事公诉撤回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民事撤诉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民事撤诉制度,因法律规定过于疏简,缺乏可操作性,在审判实践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民事撤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以原告自由处分原则为基础,着眼于原告撤诉权与人民法院审查权的平衡,实现对原告撤诉权与被告合法权益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从撤诉权的行使及其时间,不准撤诉的范围和撤诉裁定的方式等方面对民事撤诉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程序,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体现.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2008年撤诉案件的分析发现,撤诉制度目前仅由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缺乏法律依据;实践中.存在撤诉率偏高、撤诉不当、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通过立法完善公诉案件撤诉制度.规范检察机关撤诉行为.  相似文献   

16.
侯天良  唐亮 《法制与经济》2010,(4):63-63,71
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程序,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体现。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2008年撤诉案件的实证研究发现,实践中的撤诉原因多样化,突破了现有撤诉制度规定的范围,存在撤诉不当、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通过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撤诉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撤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实践离不开刑事撤回起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实践离不开刑事撤回起诉。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在立法和司法上存在一定的冲突,撤回起诉的地位、撤回起诉的效力在实践中撤回起诉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探讨,从立法和司法实务层面来看,我国刑事公诉案件的撤诉制度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程序,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体现。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2008年撤诉案件的分析发现,撤诉制度目前仅由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缺乏法律依据;实践中,存在撤诉率偏高、撤诉不当、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通过立法完善公诉案件撤诉制度,规范检察机关撤诉行为。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第50条实质上确立了我国的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但是调解行为却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本文建议对目前的撤诉制度进行改造,吸收其合理内核建立行政调解制度。但是在制度的建构上应该强调确立行政调解的有限性原则,并做好其它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20.
茅亿 《天津检察》2006,(6):54-54
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后,检察机关又撤回起诉,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但从司法实践来看,现行的公诉案件撤诉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