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初冬时节,36岁的谢铭到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职位履新,32岁的毕华剑到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职位上岗。与她们同时走上副厅级领导岗位的共有31名年轻人。至此,2005年湖北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落下大幕。  相似文献   

2.
《人事天地》2009,(12):22-25
我区将面向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170名,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107名,乡科级领导干部63名。具体职位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既是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同时也是党的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实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关键要完善制度配套,即:修改完善有关制度、法规,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法制化;完善管理体制,为全面推行公开选拔干部制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真正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深入发展,面试已成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公选面试的形式灵活,主观性较强,但应对面试仍然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5.
根据《干部任用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5个法规性文件的通知》和《湖北省公推公选县(市、区)党政正职拟任人选或推荐人选试行办法》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开阔识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今年3月份,武穴市委采取公推公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任用了团市委书记、市妇联主席、市财政局局长3个正科级领导干部,在社会上反响良好。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时期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领导干部选拔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改革经历了试验探索、完善规范和发展创新三个阶段。这项改革在我国各地具有不同特点,一些地方提供了公开选拔常态化、电视直播公开化、差额选拔民主化、技术测评现代化的样本。未来这项改革还将按既定方向和方式向纵深推进,重点是解决以往这项制度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近几年来,青岛市委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在推进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规范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又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促进公开选拔工作的日臻完善,探索并建立措施完备、操作规范、运作高效的干部选拔机制,成为今后做好干部选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吴瀚飞 《理论前沿》2003,(18):13-15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推行和实施受到心理、利益、制度配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必将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最终成为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的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山西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干部.几年的功夫,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成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种制度性举措。笔者以为,公选制度还面临一系列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委决定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厅(局)级和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省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这是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创新方法,为推进湖北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构建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人事天地》2010,(34):8-8
天津市自8月开始面向全国和全市公开选拔344名局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为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不断强化德才、能力和实绩导向,提高公开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信度,这次公开选拔方式方法在六个方面作了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4月13日召开的全区面向基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从优秀村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动员视频会议指出,我区将正式启动面向基层公开选拔考录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应聘秘诀     
王红 《人事天地》2006,(1):17-17
随着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深入发展,面试已成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公选面试的形式灵活,主观性较强,但应对面试仍然有规律可循。在面试答辩中掌握一定的诀窍,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继2011年9月在全省首次大规模“公开推荐、差额选拔”8名县(市)区党政正职之后,2011年11月,寰阳市再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20名县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扩大视野、创新方式、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的导向,产生了良好的聚才效应和社会反响。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襄阳三级干部会议上指出:襄阳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级干部,无论是媒体的报道.还是实际的影响,确实是名气大增。  相似文献   

15.
6月8日,贵港市召开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工业化城镇化人才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贵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班忠柏就如何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进行部署,并对2010年贵港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进行再动员。  相似文献   

16.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一种全新的干部培养和选拔方式,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经历了试验探索阶段、改进推广阶段和制度推行阶段。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既取得了深化理论、扩大民主,拓宽渠道、树立导向,突破封闭、走向开放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推行不得力、深层改革未触及,职位标准弹性小、资格审查“一刀切”,笔试内容欠规范、面试环节欠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依托市场经济,推行政务公开;构建制度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改进考试方法,加大考察力度;促进民主建设,实现公选制度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方式是正确运用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指导干部制度改革的结果,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标志着我国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突破了计划经济框框下的封闭性和保守性,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型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进步,是我党我国人才人事制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06,(1):44-46
问:请问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2000年1月颁布的《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大纲”)在内容和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9.
对﹃一推双考﹄相结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思考曹剑从1993年以来,在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倡导和社会舆论的鼓励下,部分地区和县市进行了“一推双考”(即群众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证明用这种方法选拔出来的干部,相...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价值理性的追求在于民主的实现,包括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的作用;工具理性的追求在于选拔手段和工具的科学性以及选拔结果的有效性问题。在当代中国,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考问与鞭策,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话与博弈,必将推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这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创新形式进一步走向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