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0,(11):34-35
钻机轰鸣,夜以继日。包括支援贵州的黑龙江904地质队和广西桂林岩溶所在内,共有13家单位参与全省找水工作。在9个市州地的24个县。63台钻机日夜钻探,打井104口,每天涌出地下水达44300多吨,解决了数十万人的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2.
高文财家住洮南市洮福乡福胜村。你听,这人名和地名里有“财”又有“福”,肯定错不了,可实际上,高文财在头些年是村里有名的穷光蛋,人送外号“熊人”。俗话说,穷富不留根,驴粪蛋还有翻烧的时候。近几年来,高文财盯着市场抓信息,科学种田显身手,嘿,你别说,他竟...  相似文献   

3.
杨飞 《党课》2012,(6):81-84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我国近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和著名的教育家,他以极大精力奉献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拿笔杆子的人还能扶了贫?"几年前,当高文岗被包头日报社派到固阳县下湿壕镇陈家渠村当第一书记时,村里人对他心存质疑。为了帮助村民脱贫,也为了证明"记者照样能做好脱贫帮扶工作",几年来,高文岗一心扑在村里,扎扎实实在帮扶工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现任中国石油集团川西钻探公司川庆40525队队长的林兆勇,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获得先进生产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百队千人”先进个人等称号,2013年1月获得集团公司钻井专业优秀队长殊荣。他的团队实现了连续六年队年进尺上万米,为推动川渝地区钻井整体提速做出了贡献,获得了集团公司金牌队、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建设千队示范工程示范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6.
胸怀大志,立志做"成功事业家"   李硕勋 1903年2月23日出生在四川庆符县(今高县庆符镇)一个开明士绅家庭,原名开灼,字叔薰,又名李陶,化名石心、心仁.1915~1918年,在庆符梧岗书院、县立小学读书.辛亥革命启蒙了他幼小的心灵,立志"吾不欲为学者,愿成功一事业家".他效法当时的革命者,剪去长发,换上短装,表现出大胆的反抗精神,人称"少年革命军".   ……  相似文献   

7.
王翔  胡武平 《湘潮》2013,(9):26-28
徐鹏飞,幼名庆元,字章鱼,1936年9月出生于邵阳县义胜乡(现谷洲镇)金银;中。徐鹏飞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即面临艰苦环境的考验,但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刻苦钻研的韧劲,战胜了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从一个穷山沟里的农村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的嬗变,成为当今和平时期邵阳县籍唯一的将军。  相似文献   

8.
千里为重,广大为庆。解读“重庆”二字的涵义,不难理解老祖宗的气魄。 然而,尽管身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的重庆,即便是在世界逐渐变平的今天,依然与“千里”、“广大”不那么相符。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原名庆同,字仲甫,因故乡有独秀山,取了笔名“独秀山民”,后略而为“独秀”,原名反倒鲜为人知。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他曾四次赴日本求学,1915年夏从日本归来后,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新青年》。这个杂志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教育、鼓舞了一代青年人,成了五四运动的“指挥部”。可以这样说,倘若没有《新青年》,很难设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陈独秀会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局的书记。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  相似文献   

10.
姜钦峰 《党员文摘》2006,(11):18-18
上世纪80年代,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在天津开张了,老板叫高文光,经营五金机电。创业初期.公司一无雄厚资金,二无知名度.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高文光提出了“一盒螺丝钉也要送货上门”的口号。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收到了成效,公司的局面逐渐打开,客户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在全党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接到了省卫生厅纪检书记高文翔同志的这篇稿件。高文翔同志长期从事党的纪检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纪检工作经验,这篇文章是他多年来学习、工作的深刻体会和经验总结。现在,我们把这篇文章发给读者,以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林甫在唐史上以“口蜜腹剑”、“妒贤嫉能”而著称,是一个奸佞小人。他“自无学术,仅能秉笔”,曾将“杕(dì)杜”二字错读作“杖杜”,又把“弄璋之庆”错写作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1日,中国一航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举行庆七一大会,内容之一是新党员宣誓。一位因工致残、双目失明的老人被搀扶着走到党旗前,他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1960年3月27日,康副部长在第二次筹备会上指出:钻井工作上,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革命,整体搬家,爆炸泥浆地,我思想叫钻机自己走路,一会钻机1500马力.为什么不能自己带动自己?同时,他还号召开展一声势浩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1247钻井队从四川来到大庆,在队长段兴技的带动下,积极响应康副部长的号召,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创出了钻机自走的新方法,被大家誉为“智勇双全钻井队”,会战指挥部授予他们“钢铁单位”光荣称号,段兴技被树为战区“五面红旗”之一。初露锋芒,钻机自走…  相似文献   

15.
老轩 《奋斗》2023,(2):73-76
<正>一1951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的国宴上,一位84岁的老人与毛泽东主席同桌。毛主席和他握手,并给他敬酒,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毛主席还送给他一个手杖,上面刻着“革命之父”4个字。这位老人,就是参加国庆观礼的东北抗日联军代表、被东北抗联战士亲切地称为“抗联老父亲”的李升。  相似文献   

16.
不到40岁就当上了广西防城港市副市长,李卫庆可以说政治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副市长的位置还没坐热,他就被检察官拉下马来。他的落马,并非是在担任副市长期间胡作非为,而是因为任副市长前的“旧账”。  相似文献   

17.
在农八师一三六团社区,有这样一个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爱岗敬业、乐于肋人、和睦相处的幸福家庭.这就是谭慧群、高文友家庭,妻子谭慧群是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丈夫高文友是医院的一名大夫,家里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高梓涵.  相似文献   

18.
“找错了地方”李新庆1994年他来到八中队,凭着一股不知疲倦的牛劲。使往年亏损10万多元的中队一举盈利约37000元,夺取了当年管教、生产的双丰收。他叫佘维学,省第六劳改支队八中队副指导员。然而,更感人的还是他的廉洁奉公。1994年4月,在押犯梁X的...  相似文献   

19.
刘良 《党史文苑》2003,(5):11-15
陈独秀,名庆同,字仲甫,安徽安庆人。作为中国革命史上名盛一时的风云人物,他创办《新青年》杂志,领航五四运动,缔造中国共产党,搅得四海鼎沸,卓然不同凡响。后来他落伍了,被开除党籍,坐过大牢,晚年流寓乡村,落得穷困潦倒,含愤而逝。然而,在他充满风雨雷电的人生征途中,他“龙性”难改,“始终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斗劲”(郑超麟语)———大事小事不饶人,是非面前不屈从,误入歧途不回头,生死关头不变节,贫病交加不丧志———从而写就了他坎坷曲折、大起大落、毁誉交加的悲壮人生。不饶人他“讲一口安庆话。怎么想就怎么说。有时会骂人,骂得没有道…  相似文献   

20.
王法玉严格执纪○庆伟王法玉同志现任庆阳地区金融系统纪检组组长、监察室主任。1986年,王法玉结束了近30年的军旅生涯,毅然选择了金融纪检监察工作。十年来,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一颗赤诚之心完全奉献给了他热爱的金融纪检监察事业。搞纪检监察工作,离不了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