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没有稿子,准备了一点素材,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引证。一篇没有稿子的报告,人们不会求全责备,说错了,大家批评就是了。今天我是来跟大家谈心的。我一直要求自己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事,用心写文章。对于文学艺术家来讲,可能还要求你们用心创作,用心演出。许多老的文学艺术家,是我的前辈,应该说我是读着他们的作品长大的。许多比我年轻的文学艺术家,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心里又感到非常高兴。在座的许多文学艺术家,你们的许多作品我读过,有些人认识,有些人未曾谋面,有些人还通过信。但是,你们不一定很了解我对文学家、艺术家的感情。记得那年冰心老人去世的时候,我在夜里赶到了北京医院,向老人作最后的告别,她的女儿拿出一个笔记本让我签个名。我非常尊敬老人的为人,喜爱她的作品。她是一个有风骨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有爱心、有感情的人。2003年,我到上海看望巴金先生的时候,他已经不太清醒了。我过去读过他的不少作品,那本《随想录》出版后,我读了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那是一部写真话的著作。吴祖光先生病重期间,把新凤霞先生画的一幅牡丹送给我。我不懂得画,但也觉得好,  相似文献   

2.
王玺 《中国保安》2005,(10):52-54
前段时间,我们家搬到一个新的住宅小区,收拾废旧书报的时候,我到楼下找来了一个等着收废品的人,当她动作麻利地拆装捆绑称好我堆放在楼道里的东西,抬起头来跟我谈价钱的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在那顶破旧的帆布帽子下面,竟隐藏着一张年轻的、非常俊秀灵气的脸庞,和我平时见的收废品的人形象太不一样了。好奇心大增的我禁不住问她:“你是哪里人,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干这个呢?”话一出口,我就意识到这话问得挺让人尴尬的,“湖北黄石。”她淡淡一笑。我和翠菊就这样认识了,交往几次后,她断断续续地告诉了我她的故事:我今年20岁,老家在湖北黄石农…  相似文献   

3.
早晨去楼下就餐的时候,远远便看见一群老人在议论纷纷。原来,卖早餐的农民工夫妇回家过年了,拿着碗、盆的老人们扑了个空,一时没了主张。看到这种景象,我突然打了个激灵——原来,那些起早贪黑,为钱"卖命"的早餐工,其实是在为我们  相似文献   

4.
每天早晨,当别的老人还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她早已踏上了拥挤的公交车;白天,当别的老人在树荫下打麻将或者享受着天伦之乐时,她已经在讲台上或者录音棚里开始工作了。在公交车上,当有人给她让座时,她常对对方说:“没关系,站一站挺好。”然后回过头凑到那人的耳边轻声说:“谢谢,你真好。”见到旁边站着一个面无表情的学生,她会关切地提醒说:“你为什么一大早就把脸绷得紧紧的?别这样,来,抬抬笑肌,笑一笑。”然后传给他一个自信的微笑。听了这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一句话,孩子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位老人,是一个可爱而有些特别的人。  相似文献   

5.
我觉得很尴尬。我还是没能完全听懂纳西话,就因为这个原因,弄得我现在很难为情。那天下午早些时候,村长的妻子来到我们家里让我报名参加活动,我听懂了她说要交15元钱,没听清还要凑东西。看到她拿出米、油、鸡蛋,我知道我又没完全听懂她说的话。还好,我的纳西朋友们很快帮我解了围。“没关系,你别着急,你已经交够了。”那个矮胖的妇女干部轻声地笑着说。她总是面带笑容,难怪她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她代表全村妇女参加村委会和乡政府的会议。“我来帮她交香油,其它那么点儿东西就算了。”村长的妻子插话说。事情就这么定了。妇女主任笑着把…  相似文献   

6.
7年前的7月17日.有一位老人带着微笑告别了这个世界。7年后的7月17日.人们仍然怀念着她,怀念着她留给人间的欢声笑语…… 她就是赵丽蓉.一个可亲可敬的老人,一个大器晚成的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7.
王玺 《中国保安》2001,(5):32-34
冯道宽,1951年出生,当过教师,参过军。1992年任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总经理至今。 我和冯道宽面对面地坐在暮春三月的阳光里。我仿佛看见1993年仲夏的那个夜晚。 凌晨三点多钟,刚刚加完班的冯道宽走到家属楼,倏然发现自家阳台上有一个苍老的身影。在冯道宽的记忆里,他什么时候回来,老母亲就等到什么时候。这已经是无数次了。有一回冯道宽整整24小时没有回家,老人家就在阳台上整整坐了一天一夜。冯道宽和妻子曾多次劝母亲不要等,可老人说,她一定要看到儿子安然归来,才能踏实地睡去,否则即使躺在床上也睡不着。 冯道宽看到母…  相似文献   

8.
1999年初,我们一行来到人迹罕至的金平县西隆山林,采访隐居林中的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文化。六六新寨是一个著名的苦聪村寨,我们采访的次数也就多一些。 每次走进六六新寨,无论天晴天阴,都会看到一位七十来岁的苦聪老人,坐在自家门前,默默无声地凝望着进村的路子。看她的眼神,总是凝聚着一种期望和信心,注意她的神色,又感觉其中隐含着无限的忧愁与无奈。听寨里的人说,一二十年了,这位老人天天都这样。起初,出于好奇,我们随意拍下了这个苦聪老人守望在西隆山林的照片。 “大妈,天冷了,还坐在这里整哪样?” “等我儿子回来。…  相似文献   

9.
一个晴朗的下午,温暖的阳光把我拥进了北京林业大学正在装修的生物中心实验室.正当我面对着施工现场和忙碌的工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陈师傅,今天二楼的工作台能装完吗?""争取吧.""不能争取,一定要装完.谢谢您,一定帮帮忙."循声望去,我看到了我要找的人,仍然顶着那头不加整理的卷发,仍然穿着一身不入时的便装,快言快语,充满活力.不认识她的人很难相信,这个不修边幅的女同志,就是这个生物中心的主任,一位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幼菊.  相似文献   

10.
穷人最为伟大。他们能教会我们许多美好的事物。那天一个穷人来道谢时说 你们这些人发誓要行德善,是你们劝导我们要节育。因为正是为了所爱的人才要自制。我觉得他们这句话说得好。这些人可能饥肠辘辘,这些人可能无家可归,但是这些人却是伟大的。穷人是很了不起的。一天傍晚我们外出,从街上带回四个人。其中一个已经岌岌可危。我对嬷嬷们说:“你们去照顾其他三人,我来照顾这个,看上去快不行了”。于是我对她竭尽我所有的关爱。我把她扶到床上,看到她脸上露出了如此甜美的微笑。她握住我的  相似文献   

11.
杜勇 《人民公安》2006,(15):54-56
今年6月,福建省泉州边防支队莲城边防派出所官兵偶然听说辖区94岁高龄的郑藏老人原是金门女,年轻时追求爱情来到惠安,离别故乡74年,晚年惟一的心愿就是能回趟娘家。官兵们决定帮老人圆梦——两岸之爱历经坎坷福建省惠安县净峰镇上厅村一幢普通民宅前,94岁高龄的郑藏老人静静地坐在家门口,满脸皱纹见证着她一生历尽的沧桑岁月。老人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远方,仿佛思绪已经回到了从前。75年前,结婚不久的19岁金门女子郑藏丈夫因病去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个柔弱的年轻女子顿时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她整天以泪洗面,悲思故人。就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  相似文献   

12.
朱山坡 《当代广西》2009,(22):54-54
写这篇散记的时候,我曾顾虑地犹豫:因为她是名人,更是名女人,要不要先征求一下她的意见?但很快我便下决心把顾虑从窗口扔了出去,直看到它烟消云散。因为我要写的不是别人,她是我家乡的林白,一个我可以亲热地称她为大姐的人。  相似文献   

13.
“钢筋水泥的架构里”感受都市上班每一天 在一个轻松惬意的秋日午后,我和曹婧如约见面了。 我们的谈话竟是从“亚健康”开始的。我将先前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关于“亚健康”的报道讲给她:北京人的亚健康率是75.31%,而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白领阶层……曹婧几乎同时告诉我:她认为她属于“亚健康”。我惊讶于她的坦率,她却笑着说:“这没什么,我周围的很多人都有亚健康的症状,比如头晕、健忘、失眠、嗜睡等等。”  相似文献   

14.
余婧 《民主与法制》2013,(18):68-69
2009年3月的一个中午,福建省某市的一个广告公司楼下,站着一胖一瘦两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女子,一个劲儿地往楼里边张望,显得非常焦急。这时,里边出来了一个年轻的女人直奔两人而来.一边喊着:“妈,你们怎么在这儿啊?我是不会跟你们回去的!”这瘦大妈是唉声叹气:“女儿啊,不是妈说你,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你不能这么任性啊!你赶紧带着孩子跟你婆婆回去吧!”这时胖大妈也急得快哭出来了:“那件事情都是我这个老人太自私了,你要惩罚就惩罚我吧!可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啊!  相似文献   

15.
弱女子单车走江山尚荣光我住进山西省省会太原一家旅馆的时候,房间里已经先有了一个人。她正在打电话:“我真想你们,想所有的人。我现在已到达了太原……”见她声音有些哽咽,眼睛里闪着泪光,我决定先回避一下。不想她却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进去,并很快递过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6.
杀人蜂     
他没想到在她阳台附近的那棵小树上隐藏了这么多马蜂,它们在飞动的时候影子是黑色的,然后他就被蜇倒了。事后当消防队赶来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被蜇晕过去了。   “那是一种杀人蜂,”一个消防队员说:“可有人打的是火警电话,我们赶来了,然后就看到他躺在那里。”   而肇事的马蜂仍旧安稳地待在那棵小树上,它们看不见不动弹的东西,后来人们知道这些马蜂是她专门养的,就养在她家阳台的小树上,为的就是不想让喜欢她的男人接近她。   在这个社区中养马蜂──那种杀人蜂的还只有她这一个人,而那些黄颜色但飞起来影子却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17.
电话     
电话洗砚开会的时候,小汪故意坐在离电话远远的门口,她想远离那给她招惹是非的电话。星期天刚过,她的姐妹们儿最爱给她打电话,通报种种趣事和她们掌握的花边新闻。小汪性子慢,脾气好,往常每每都是听着答应着.笑着。这样的情形,小汪已经习惯了若干年。但上个星期一...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表情     
刘春 《当代广西》2008,(21):58-58
国庆长假的某个上午,我和家人乘公共汽车到郊区看朋友。汽车开了一段路,停住了。前面有一大批人在横过马路。他们大摇大摆,不紧不慢,无视于往来车辆的存在,而斑马线就在前面不足十米的地方。只有一个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来的老人牵着一个小孩,在斑马线前傻傻地站着。车上的几个小青年看到老人站在路边那谨小慎微的模样,嘴角露出了微笑。我看得出这种笑容的含义,那是轻视、鄙夷,潜台词是:“瞧,这个土包子!”我感到了微微的疼痛,突然觉得这老人很像自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行一百次善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去火车站送一个当教师的朋友。因为时间尚早,我便陪朋友在车站广场上闲逛。这时,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女孩走过来,对我们说:“叔叔,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能不能……”女孩话还没说完,我已经明白她的意图。多么惊人相似的一幕啊!两年前,在广州的车站广场,我一个人正在候车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对我说:“叔叔,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能不能借我10块钱打个电话?”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样子,一股热心助人的豪侠之气顿时涌上心头,想到10元钱就能帮助一个女孩解脱困境,我还犹豫什么呢?给那女孩钱后,我为自己的善举感到…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做过三次大手术,因车祸头部、胸部多处受伤的人,却用她的情,为一群老人建立了一个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用她的爱,为一群孤儿营造了一个尽享天伦的美好乐园。她,就是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光荣院院长徐素娥。再穷,再难,我也要建好这个家岳阳市云溪区光荣院占地5600平方米,拥有一座三层楼,117套宿合、活动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