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轩 《南风窗》2010,(25):36-37
<正>"就像将阿里山的小火车直接搬到广州市区,我们是希望籍本次亚运会之机,在充满台湾风情的氛围中,大陆消费者可以切身品尝正宗的‘台湾啤酒'。"11月14日晚,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游杭柳博上谈及正在"登陆"的台湾啤酒时,低调中满溢自豪与亲和力,犹如台岛徐来的醇和之风,一瞬间令人想起海净沙明、鸟语花香等等事关台湾风物的最直观感觉。不过,深度交流记者进一步得悉,台湾啤酒此次8000万元赞助广州亚运会,"登陆"可谓"挟重"而来。  相似文献   

2.
陈统奎 《南风窗》2012,(11):54-55
"消费者不要觉得自己是任人宰割的,我们是最有力量的。购买权在我们的手中。消费者是一盘散沙,如果团结起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妈妈,妈妈,台湾不能住了。我是吃馊油长大的!"在1980年代风靡宝岛的《野火集》中,龙应台引述邻居10岁小孩的话,质问"台湾是谁的家"?那个时代的台湾与今天的大陆一样,黑心食品泛滥,而被称为"黑心岛"。但到了今天,台湾不仅保证了本岛居民的食品安全,更成了农产品的输出地,当年的黑心岛变成了今天的"放心岛",这背后是一段惊涛骇浪般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3.
自甲午战争后,台湾问题始入中俄关系视野,在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更存在着明显的"台湾因素".在苏联存在的69年内,苏联政府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是在利用"台湾因素"方面却几欲诡诈,为已所用.  相似文献   

4.
王仲 《台湾研究》2008,(1):59-63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在睽隔50年之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使得两岸人民从政治、经济制度到语言、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一些隔阂。光复后国民政府首要任务便是要迅速清除殖民主义流毒,重新强化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促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流与融合。接收台湾不是简单的人事替换,更重要的是要恢复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固有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相比于经济、  相似文献   

5.
李凡 《南风窗》2011,(15):38-41
台湾民主的结果,尤其是两轮政党轮替的结果是台湾社会的人权和公民自由权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立法院"里"全武行"的打斗,毋宁说是表演给选民看的"做秀"。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定价:70元本书基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现实角度着重探讨台湾问题的解决之道,完整地揭示"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理论含义和宪政含义,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特别是关于统一模式的理论,推动了"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除"绪论""后记"外,全书还包括"‘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界定及理论""‘一国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以来,台湾一些政治派别大打"民主"牌,极力吹嘘台湾取得的所谓民主化成果.实际上,台湾民主政治逐渐发生异化和扭曲,如民粹主义盛行、族群撕裂、分裂势力张狂、政客道德沦丧等,严重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深刻认识台湾"民主"的实质,对于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台湾舆论或涉台舆论为研究对象,或者用舆论方法研究台湾的研究,统称台湾舆论研究,它与台湾民意研究、台湾新闻研究、台湾传媒研究及台湾政治研究,彼此重叠,却并不从属。其学术谱系中的定位有两个区间,一是处在台湾研究的学术谱系中,台湾舆论研究与台湾政治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调性更趋类似,地位举足轻重;二是处在中国舆论研究的学术谱系中,台湾舆论研究有着相对完整的发展周期,其舆论场相对独立,舆论主体多层多样,舆论形式异常发达,舆论议题更呈"米"字型结构错位层叠,是中国舆论研究不可多得的区域研究特例。台湾舆论研究的存在及其价值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其在台湾研究与中国舆论研究双重缺失的不对称现象急需扭转。  相似文献   

9.
宁二 《南风窗》2007,(19):34-36
政治性的北京奥运7金目标和"挑战2008黄金计划"对于台湾,究竟意味着什么?自2004年9月6日始,台湾计划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取的金牌数就不再是秘密了。3年前的那天,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一周。在向跆拳道金牌获得者陈涛欣、朱木炎颁授五等景星勋章时,陈水扁便异常高调地给台湾体育界下达了一个命令性的指标:"前进北京,勇夺七金!"雅典奥运历史性地获得2金2银1铜,台湾全岛沸腾。"颁奖典礼的时候,在激动的泪水与欢呼声中,台湾2300万人民的心,不论族群、不分老少,全都紧紧地扣在一起。"但豪情万丈的阿扁脱口而出"勇夺七金"之后,并未给出更多解释:这个政治性的数字为什么一定是"7",而不是华人更喜欢的吉利数字?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是思想解放的直接产物,绝非政策僵化保守的标志。"一国两制"并未停留于港澳模式,构建台湾模式恰恰是"一国两制"具有开放性的最新表现。"一国两制"有香港、澳门和台湾三个模式,而不是一个模式,应设置"一国两制三模式"研究议程,而不是"一国两制一模式"的议程。台湾模式将是与港澳模式有较大区隔的一种模式,需要单独构建。台湾模式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与港澳模式着重于解决两制问题不同,台湾模式首先着眼于解决两岸在一国方面的矛盾,也就是如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其所反映的主权与治权的关系与港澳模式不甚相同,故需采取特殊方式处理二者关系;在认定双方均是"宪法一中"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台湾定位问题是构建台湾模式的关键。只有根据对台政策新思维进行理论创新以产生新的理论论述,并做出对台政策的重大调整,才能成功构建台湾模式,也才能使之具有应该有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是一种理论建构型模式,包括静态模式和动态架构。动态的"台湾模式"按其内在逻辑可分为"统一模式"和"实践模式",前者是两岸走向统一过程的方式、步骤及组织形式,可具体分为和平发展阶段、政治谈判阶段、统一前的过渡阶段;后者是统一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施方式、状态和经验归纳。从根本上说,"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是由两岸共同构建的国家统一和国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臧英年 《南风窗》2013,(11):24-25
台湾当局在不满菲方答复的情况下,实施制裁等反制措施,这便正是"言出必行,剑及履及"的认真表现,要力迫菲方及早就范,令人刮目相看。5月9日,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遭受菲律宾公务船乱枪扫射,65岁的台湾渔民洪石成不幸身亡,台湾渔船上留下弹痕累累的众多穿孔。中国大陆方面,已由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和国台办发言人杨毅一再正告菲方要为此负责,要求菲方认真  相似文献   

13.
要签署贸易协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早日推动两岸间的"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CECA)能够尽快抵消"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台湾的负面效果。目前台湾的时间压力其实很大。  相似文献   

14.
最近,随着台湾少数分裂主义分子鼓噪台湾独立,国外有些人也趁机制造谬论,推波助澜,加以配合。其中,美国有少数政客也起劲地宣扬什么"主权原则过时论"、"台湾地位未定论"等等。这些谬论除去表明他们在政治上别有用心外,同时还暴露了他们关于主权理论和国际法的无知。  相似文献   

15.
光复初期台湾教育重建与两岸教育交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复初期台湾教育重建担负着铲除殖民教育制度、改造社会奴化心理、培养人才、促进两岸融合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建更为艰巨和紧迫。海峡两岸源远流长的教育交流以台湾光复为契机迅速发展,为战后台湾教育制度的重建,实现台湾文化教育制度祖国化,加快加深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统奎 《南风窗》2011,(4):46-47,50
我们在本期以两篇文章来介绍台湾司法改革。第一篇,是台湾前任"法务部长"施茂林的专访,他以司法界内部观点阐述台湾司法改革的历程。施茂林拥有法院庭长和检察长的完整资历,并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民众介绍法律常识。在本专访中,他分享台湾司法改革的历程,剖析如何从组织内部进行革新,进步的法律概念又怎么落实和贯彻成为法律体系,精彩可读。第二篇文章《苏建和冤狱案和台湾司法改革》恰好是对比,是从社会外部力量来推动台湾司法改革。苏建和冤狱案,历经20载,包括施茂林等历任"法务部长",都未执行死刑,此案已成为司法改革团体推动司改最重要的指标案件,同时掀动人权团体、教育团体、艺文界、媒体界等声援,让台湾社会能聚焦关注司改议题,凝聚司法改革共识。台湾司法改革不仅来自司法界内部的自省和革新能量,更同时来自社会外部力量的关注与推动。我们期待透过两篇文章的对比与互补,来呈现台湾司法改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前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就台湾经济发展方向与政策进行研究探索,确定以“绿色矽岛”作为台湾总体发展远景目标,以“深耕台湾,布局全球”作为21世纪台湾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与战略,台湾当局积极推动将台湾建成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营运总部与“全球运筹中心”;以知识经济为主发展“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发展以“两兆双星”为标志的核心产业,建设以信息化社会为标志的“数字台湾”。  相似文献   

18.
张顺 《台湾研究》2015,(2):69-77
2013年"白衫军运动"以后,台湾青年世代一反过去政治冷漠的常态,大规模参与"反核四"、"反服贸"、"巢运"等社会运动以及选举活动。本文以政治学的政治参与理论为模型,系统论述台湾青年世代政治参与的以往特点与近几年表现出的新动向,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变迁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并评估其新动向将对台湾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两岸关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台湾认同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没有必要将其过分拔高乃至"迷思化",进而对两岸的和平统一过度悲观。尽管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大幅上升,但是关于统独的政策偏好相当稳定,大部分台湾人在攸关两岸未来的问题上还是比较务实中庸的。认同和民意似乎并没有对台湾当局一些重大的两岸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太阳花"学运和"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的原因多重、复杂,并不意味着台湾认同的激进化或者对两岸交流的完全拒绝。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中国大陆正向俄罗斯洽购第一批苏-27之际,台湾岛内报纸就曾报道台湾方面也已经有人前往俄罗斯,并且试飞了苏-27战斗机! 2002年底,台湾当地报载:台湾前"国科会"主委夏汉民透漏台湾曾计划秘密洽谈购100架苏-27的计划,而了解当时战机采购作业的将领也说空军的确很认真考虑过该案。台湾飞行员在俄罗斯 1992年初,离开飞行线已经24年,而在来福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欧阳漪棻,突然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