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随着各国经济往来日益紧密 ,经济纠纷也越来越多 ,商事仲裁作为有效解决纠纷的机制凸现出来 ,本文试图从仲裁制度的公正性出发 ,阐述仲裁员的配置问题 ,以期能促进国内立法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2.
元明清时期我国民间纠纷解决机制是多元的,并且国家在法律上往往承认这些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合法性,使它们成为国家纠纷解决机制的组成部分,进而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这当中国家对属于民间层次上的纠纷解决机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进行了相应的立法规制。这个时期国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主体资格的规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能够解决的纠纷范围的规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的效力的规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制。通过四个方法的法律规制,把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纠纷解决机制融为一体,构建起多元化下的纠纷解决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会同时侵害了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需要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共同处理,目前我国采用的“先刑后民”的处理准则。但是“先刑后民”的处理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相关当事人的利益保护和纠纷解决。文章通过考察、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机制和相关立法,对我国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的处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上,凸显了诉讼外的优势与诉讼内的强势;从技术含量上来看,综合多种解决方式的效应,一件纠纷的解决往往是多种方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解决纠纷的资源来看,重视了民间力量的特殊作用。既重视将人作为民间解决民事纠纷的丰富自然资源的因素,又将制度作为民间民事纠纷处理可资依赖的力量因素。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纠纷解决一直受到民间习俗和国家制度的影响.民间习俗和国家制度共同建构了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习惯的沿用、皇权的干预、空间的隔离等方式存在纠纷解决机制的维度中,对复仇案件处理与复仇文化的修成有着和合作用.同时传统社会解纷的核心观念是情理法的和谐,具有经权理论的特色,不仅重视国家稳定,同时也会适时调整、灵活变化.所以对复仇案件解决范式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当今社会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利于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纠纷是多元化的,随着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作为纠纷解决机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开始更多地为世人所关注。基于对民间非诉讼机制与诉讼机制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对民间非诉讼机制进行合理定位,并从制度安排上作出策略选择,来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最终推动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与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乡绅治理以及民间纠纷解决中,习惯法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传统乡绅治理及其纠纷解决具有一定的非国家制定法性质以及强制性、普遍性的特征。而当代新乡绅较于传统乡绅解决民间纠纷其作用发挥则相对有限,呈现出裁判强制力的下降、所采用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及标准欠缺等问题。为此,合理分析并借鉴日本的名望家与劝解制度,适当引入司法人员加入新乡绅解决民间纠纷就成为当下乡村治理及其完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展望-论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解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至民族文明发展之初。人民调解制度,基于民间的调处息讼制度而来,作为一种诉讼外的纠纷处理方式,它同时也应当被看作是社会有机体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本文试图从调解制度的历史演变入手,通过分析这一制度的成因和作用,提出对完善我国现行人民调解制度的有关思考。一调解制度的流变无论是古代的“调处”还是当代的“调解”,其基本含义均指的是一种纠纷处理方式。当纠纷发生时,矛盾双方将发生的争议提请第三方居间协调、处理。这里的第三人可以是执行国家权力的机构和组织,也可以是民间自…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当前我国法院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人民调解制度这一"东方经验"因之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东方经验"的续造与再创新,温岭协助调解员制度的确立,为基层司法引入民间力量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标本,而对于该制度运行过程中已取得的成效与尚存问题的全面检视,也成为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0.
珠港澳的合作已从“紧密合作”进入到“深度合作”期.从法律制度来说,珠港澳的深度合作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和明确的法律地位,区际司法协助和纠纷解决机制遭遇法律制度上的瓶颈.为此,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区际冲突法》,成立粤港澳自由贸易委员会和争端解决中心,创新调解机制和仲裁制度,拓宽经济纠纷解决渠道.  相似文献   

11.
彝族人民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了以民间德古调解为主的多元化传统纠纷解决机制。拟在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的运行情况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彝族民间调解与国家法律制度的良性互动,整合民间纠纷调解的资源,推行多元化调解机制,构建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虽然不是专门的纠纷解决机关,但在日常警务活动中却承担了大量的纠纷解决工作。从公安机关解决的纠纷情况看,尽管大多数的纠纷所涉及的经济利益并不重大,法律关系也并不复杂,但这些纠纷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暴力因素,因此可以将之归为一种社会危机类型。通过公安机关的及时介入,纠纷主体之间的冲突能够得到及时的干预,较好地避免纠纷被激化后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可能。从区域社会之内相对较为完整的纠纷体系角度来看,可以将警察解决纠纷机制的功能定位为一种纠纷(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分为诉讼与非诉讼两大类,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就是行政处理。本文试从理论分析和现实立法层面论述我国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的运行,分析其作用发挥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安全面临着各种矛盾纠纷,其中涉及经济纠纷的警情处理已经成为公安日常接处警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此类问题,首先应对涉及经济问题的纠纷警情进行客观定性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分类,并确定相应的处理依据和办法,最后规定接处警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由于行政机关系行政纠纷当事人一方、行政权对其他权力的支配性等原因,处理行政纠纷机构的中立性、独立性就成为有效化解行政纠纷的重要因素,为此,应从推进民意表达机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等五个方面完善或建立行政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处置民间纠纷引起的警情是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日常工作。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公安机关处置民间纠纷面临新挑战。我国公安机关处置民间纠纷具有法律依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公安机关对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可以采取治安调解和治安处罚两种方式。对于其他民间纠纷,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协商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公安机关不应当擅自介入,以防止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驱动下,通过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破坏正常经济秩序。但对于违法私力救济行为侵犯了债务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对社会治安秩序形成危害的,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实践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总体思路和"54321"的目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主张区别国家和民间两种不同性质的纠纷解决机制,对纠纷解决主体分别实行责任制和契约式二元控制模式,同时就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对策及其与外部相关机制的衔接对策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纠纷解决制度,但现行立法的抽象性、模糊性,使得调解过程中容易出现依据援引不规范的问题。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1],也要求不能一概"依法而调"。从传统民间调解制度及西方ADR制度中的调解模式吸收合理因素,如博采广汲,完善人民调解依据;吸收传统民间纠纷调处机制的合理之处;从比较法视角借鉴各国调解依据之规定等来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依据,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公共场所的民间纠纷,近几年呈逐年大幅上升的趋势。实践证明,如果对民间纠纷预防、调解、处置不力,将会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造成很大危害。巡警作为活动在公共场所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主要力量,在发现、劝解和制止民间纠纷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从研究民间纠纷的性质、特点、发生以及发展规律入手,着重分析劝解和制止民间纠纷的步骤和方法,以期帮助巡警及有关力量做好调解、处理民间纠纷这项工作,扎扎实实搞好治安防范。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持续推进,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崇高的行为和重要的社会服务事业已经开始发挥自身的巨大作用。在政府官方组织的志愿服务之外,社会上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民间志愿服务力量。这些自发的民间志愿组织在贫困救助、社会应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这些组织亦面临着合法性危机、社会认同危机和资源缺少等问题。政府应正确应对民间志愿组织的崛起,双方应在互动合作、竞争发展中实现管理、激励、监督机制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