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治国必须树立法律权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都是不容置疑的命题。本文重点论述了树立法律权威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树立法律权威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等问题。可以说,新时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维护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使党真正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就需要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领导,但这种领导是在宪法和法律之下的领导。共产党要善于通过法律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这样做,既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减少党的主张的差错或失误,更可以获得人民的拥护,也就更有利于贯彻和执行党的主张,最终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
路杰 《当代贵州》2004,(18):46-48
领导权威也就是得到服从与认同的创造性影响力.服从是领导权威的最低要求,有服从就有领导权威.但是,有服从并不一定就有认同,"服"你并不一定"认"你.上下级关系、干群关系中客观上的服从,需要进一步转变为心理上、主观上对领导人及其价值主张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3.
格斯早在《论权威》一文中明确指出:“即使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权威和服从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即使到共产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权威和服从,只是这种服从和权威是建立在更自觉的基础上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的权威作用,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发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一、领导权威的巨大作用所谓领导权威即影响力,是由职务权威(即权力)和信任权威(即威信)构成的。职务权威是组织和人民赋予的。职务权威具有强制性、外在性,它是由领导者的职…  相似文献   

4.
郭镇方 《理论学刊》2007,1(5):35-39
领导越轨,学界有不同解读,本文仅就领导越轨行为的类型及其成因做一探讨。领导越轨的类型主要有角色缺位型、人情难却型、利益交换型、权威垄断型、本位特殊型、分权弄权型、虚假民主型、权力错位型、特殊利益导向型等。领导越轨行为的产生原因,一是对自身所担任的领导职位缺乏足够的角色认同;二是领导者理想信念淡薄,对个人利益考虑过多;三是领导者忽略做事与做人的区别,放松了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5.
康子明 《求贤》2007,(9):14-15
所谓科学的领导权威,就是符合领导过程规律的权威,它是领导规律的必然要求和正确反映;所谓有效的领导权威,就是在领导活动实践中富有勃勃生机和活力的权威,它是领导活动实践的必然要求和正确反映。把这二者统一起来,形成既符合规律又具有实效性的领导权威,这就是每一位领导者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应该争取实现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党建思想的基础上,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思想,并通过提升道义威信、执行铁的纪律、增进团结统一等途径,有效地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列宁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思想及其成功实践,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一是注重提升党中央非权力影响力,这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内在要求;二是严明党的纪律,这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外在保障;三是在方向原则方式上确保党的团结一致,这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郭爱华 《世纪桥》2014,(4):35-36
根据西方管理心理学思想,比较权威的领导风格理论有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交易型领导理论等。而关于领导效能的研究,其量化指标包括主观指标如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客观指标如企业利润、组织绩效等。在领导风格与领导效能的关系研究中,研究者一般会在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中择其一,本文以此为分类依据对二者的关系研究做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管理心理学领导效能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加强中央权威理论研讨会综述赵兴良,黄勇所谓中央权威,即指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权威。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央要有权威”,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维护中央的权威”。最近,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室邀请南昌大学、省社科院、省行政学院及党...  相似文献   

9.
正回顾党成立100年走过的伟大历程,结合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可以从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得到很多重要历史启示。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经验,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党中央有权威和有自己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0.
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反复强调维护中央权威的问题。他提出的“中央要有权威”的论断,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要维护中央权威,如何维护中央权威等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值得认真审视和总结借鉴。  相似文献   

11.
领导权威,对于一个集体或组织来说是组织功能体现出的影响力,对于个人而言是领导者的职位及其威望所形成的影响力。一位领导干部,有没有领导权威,直接关系到其领导行为是否科学和富有成效,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树立和维护单位或领导者个人的领导权威,既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又是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企业管理中,领导方式一般有三种:其一,专制家长式。领导靠发号施令和个人权威,使下级绝对服从,下级无任何自由可言。实行这种领导方式,下级容易与领导顶牛,不持合作态度,下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形成领导权威的决定因素是权力因素,但这不是惟一因素,其它的非权力因素,对于领导权威的保证,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起着削弱或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认识到,党委要在学校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党委要有权威,而党委的权威首先来自党委自身的力量。他们经常强调党委成员必须自觉维护党委的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委保持高度的一致。在这方面,他们着重进行了以下的努力: 讲政治,要求党委成员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该校根据江泽民同志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建设坚强有力领导核心的重要性,明确规定每位党委成员都必须做讲政治的模范,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坚决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遇事做到冷静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党史文苑》2005,(1):47-48
形成领导权威的决定因素是权力因素,但这不是惟一因素,其它的非权力因素,对于领导权威的保证,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起着削弱或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历史必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领导工人运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伟大实践中,对何谓权威、为何要加强权威以及如何加强权威都作了深刻论述。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上看,维护中央权威始终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开展的必然要求。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要坚定维护中央权威,就要准确理解权威,科学对待权威,正确处理好维护中央权威和发展党内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即从以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向以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转变.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和政治是朝着合理、规范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是由人治向法治方向发展,理性和合法型的权威影响力也在逐渐地增强.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存在,我国政府领导者在依靠法制性权威来实现领导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依靠领导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进行辅佐,即需要发挥领导者的非职位权威.发挥领导者的非职位权威对实现有效领导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庆东 《新长征》2007,(2):52-53
伟大导师恩格斯说过:“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一致的行动。”古往今来,权威对于领导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力量,是权力和人格的聚合;它是一种威势、是威望和威信的展现;它是一个法宝,一旦拥有无往不胜。但如何自觉维护和强化领导权威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历来非常重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威。在上个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工人运动内部存在着的否定无产阶级权威的错误思潮,精辟论述了权威的作用,对维护无产阶级权威,推动工人运动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重大影响。邓小平根据我国现实,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权威的思想,这一思想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邓小平论权威的思想,对同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对此理论界发表了不少文章,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见解,现综述如下,供参考。 一,中央权威的内涵 有论者认为,所谓中央权威,在我国即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最高政治权力,承担重大责任及在国家整个领导体系中居于首要和中心地位的党中央、国务院,在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和经济、社会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巨大支配力量。持此观点者认为,当前,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