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4日,是苏共亡党(宣布解散)10周年。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撰写了题为《苏共亡党十年祭》的文章,深刻地剖析了苏共亡党的教训。他指出:“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将文章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个政党长期执政以后,能否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性课题。我们不能忘记,苏共在执政70多年后解体,其亡党的原因很多,但诚如一位学者所言: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它一直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曾真实地看到过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中所表现的领袖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还有在俄罗斯大地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共产党员的称号要担负很多义务,但是只给他一项特…  相似文献   

3.
苏共亡党十年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久前,我们隆重、热烈地欢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可对于北方邻邦的共产党人来说,此时此刻,他们的感情却是复杂的。因为相隔不到两个月的8月24日,就是苏共亡党宣布解散10周年的祭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大执政党的历史命运如此天差地别,不能不让人感慨和深思。对苏共亡党的原因,我国理论界已谈得很多,如帝国主义的颠覆破坏和和平演变活动;苏共长期拒绝改革开放,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的经济停滞和落后;还有后来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等等。但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事…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党群关系的畸变,民心的流失,使苏共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这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教训,为使新时期党群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必须做大“蛋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促使集权权力结构向扁平化的网络型权力运作模式转化,切实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5.
苏共亡党十年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著名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黄苇町根据7月13日他在中央党校讲课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的。1991年8月24日,苏共被迫宣布解散。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但诚如作者所言:“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作者运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从一个侧面,再次简要地回顾、审视了苏共覆亡的历史,证明了“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的真理。认真汲取苏共丢失政权、宣布解散的沉痛教训,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阐释的理解,坚定对“三个代表”是我们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卢苇扬 《理论导报》2005,(11):12-13
苏共的丧权亡党,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个大悲剧,而最可悲的是在“八·一九事件“时,苏联广大的人民与党员,却太过于平静了.苏共有过执政的辉煌,领导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将一个落后农业国建设成了一个工业国、军事大国.我深思着,2亿9千万苏联人民和1500万苏共党员,怎么会那么平静地接受亡党和国家解体的现实!苏共怎么会由一个与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并甘愿为人民利益流血牺牲的党,竟演变成了一个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党,而终于被人民群众疏远、舍弃的呢!……  相似文献   

7.
李永忠  董瑛 《廉政瞭望》2013,(21):48-49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是苏联模式的两大核心标志,也是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在“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和从上到下层层任免干部的等级授职制的强力控制之下,前苏联形成了各种既得利益群体。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在苏共亡党中扮演着各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党群关系的畸变,民心的流失,这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教训,为使新时期党群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必须做大“蛋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建立监督和制约机制,促使集权权力结构向扁平化的网络型权力运作模式转化。切实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白皋 《共产党人》2006,(9):34-37
15年前,一个重大事变使全世界感到震惊,也使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深感忧虑,这就是苏共亡党和苏联亡国的事变。1991年8月2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发出“禁共令”,宣布苏联共产党在俄罗斯的活动为非法。悍然查封了苏共中央和苏共莫斯科市委等5000多个各级领导机关,并关闭了《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0,(10):14-15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991年8月24日,一个建党近百年的老牌大党——苏联共产党轰然倒地。 苏共亡党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很关键:苏联共产党是被人民无情抛弃的!苏联解放前夕,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  相似文献   

11.
叶再春 《前线》2011,(4):35-35
今年是苏联共产党亡党和苏联解体20周年。日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主编出版了《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这个被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会鉴定为优秀的研究成果认为,苏共垮台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苏共垮台,而是背叛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20世纪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而其中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发人深思。在苏共亡党即将二十年祭的今天,本文试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分析苏共亡党的原因,并试以此为鉴为中共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华玲 《党史文苑》2008,(11):49-50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20世纪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而其中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发人深思.在苏共亡党即将二十年祭的今天,本文试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分析苏共亡党的原因,并试以此为鉴为中共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1年的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李慎明同志主编的这本《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我认为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分析苏其亡党的精品力作。书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其内部,即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这样两个时间如此贴近、意义全然相反的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庆祝建党90周年后,紧接着就是苏共亡党20周年的祭日.这一荣一辱、一兴一亡,必然成为人们长久不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1991年8月23日,叶利钦发布禁共令。当天下午,位于莫斯科中心广场的苏共中央大楼被俄罗斯当局查封。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解散。苏共中央书记处被迫接受解散要求,只是要求再开一次中央全会加以确认。但这个要求因不被叶利钦理睬,也就没有下文了。一个历史悠久、有1500万名党员、掌握国家全部权力的苏联共产党,就这样亡党了。  相似文献   

17.
党群关系的恶化极大地削弱了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甚至成为苏共败亡的根源。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不坚实、党群关系的纽带断裂、党群关系的认同基础坍塌、党群关系的思想理论基础崩溃最终酿成了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悲剧。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抛弃。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苏共亡党视为一记警钟: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务必要处理好党群关系。总结苏联剧变的惨痛教训,深入分析党群关系的恶化对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列宁、斯大林之后苏共意识形态的嬗变,历经赫鲁晓夫时期的舛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僵化、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终结,最终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社会秩序陷入全面混乱。其结果是,人们的共产主义信仰被摧毁,社会主义制度被取消,西方的"和平演变"在苏联得逞。以苏为鉴,如果以教条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如果对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潮放任自流,必然产生恶果。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苏共亡党二十年祭。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红旗出版社社务委员、著名经济学家黄苇町在苏联剧变十周年之际撰写的回顾与反思文章,是《苏共亡党十年祭》的续篇。该文提出,苏联剧变的最大悲剧之一,是苏共的掘墓人来自苏共领导层本身,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对照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其深刻性前瞻性,我们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