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平 《两岸关系》2001,(6):27-28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为了达到“以武拒统”之目的,妄图通过不断的军事演习来提高台军作战能力,每年一次的“汉光”军事演习便是例证。 “汉光”演习是台军层次最高、情况设置最复杂、参演兵力最多、对抗性最强、科目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年度训练三军联合攻防作战演习。按照惯例,“汉光”演习的时间是在每年6月,因为台军方人士认为“今年大陆攻台的最佳时机为  相似文献   

2.
罗援 《两岸关系》2003,(3):16-16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军 将以“撤侨小组”名 义,参与台湾“汉光演习”。演习期间将直接进驻台湾“国防部战情中心”“衡山指挥所”,直至演习结束才会离去。“撤侨小组”未来将是一个常设编制,而非临时任务编组,该小组隶属于太平洋司令部。台湾的“衡  相似文献   

3.
王顺义 《两岸关系》2003,(12):31-32
2003年8月24日,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了一则来自于台湾军方的消息,称为了对付大陆可能武力攻台的动作,台湾已整备出一套“毒蝎作战”计划。9月4日,台军举行“汉光19号”演习,台湾媒体透露,台军此次演习首次列入了反制大陆的演练内容,包括精准打击、登陆作战、渗透作战、联合攻击等。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台湾军队举行了以大陆为假想敌的代号为“汉光18号”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假想大陆在2005年春季对台发起攻击。此次军演规模之大、份量之重,前所未有。这无疑是对祖国大陆的公开挑衅。 据统计,台湾军队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年均演习47次。到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军队的各种军事演习明显剧增,2001年度台军举行的各类军事演习达300余次,成为台湾军队历史上军事演习最多的一年。今年第一季度举行的各类军事演习就已达90余次,其中,“汉光”演习是台军的“年度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汉光”演习是台军例行的年度大规模军事演习。2007年度“汉光23号”军演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三军联合演习,这也是陈水扁任期内最后“  相似文献   

6.
6月23日至27日,台军正式展开“汉光24号”演习电脑兵棋推演。6月26日,马英九以“三军统帅”身份首次进入衡山指挥所亲临观摩。这也是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台军首次举行年度最大规模的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尽管马英九当局至今还未推出正式的军事战略方针,但此次兵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台军将采取的新作战思想。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台军举行了"汉光35号"演习。这是台湾2020"大选"前的最后一次三军联合防卫作战演习,有岛内媒体报道,此次演习不仅规模为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之最,且创下"汉光演习"史上对台媒曝光次数的最高纪录。据悉,蔡英文破天荒地开放媒体采访了三场次操演,包括在军舰上的首度过夜采访。对此,岛内舆论认为,蔡英文为搏连任,煞费苦心地企图借"汉光演习"拉抬选举声势,使一场严肃的军事演习沦为讨好"独派"和深绿选民的以武谋"独"演习秀。此次演习分计算机辅助指挥所演习与实兵演习  相似文献   

8.
正8月22日至26日,台湾军方举行了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首次三军联合军演——“汉光32号”实兵演习,蔡英文首度以“三军统帅”身份进行了校阅。此次演习以台湾本岛及外岛重要军政据点均遭解放军攻击为想定背景,按照计划“统裁”,采取“全员实兵、局部实弹”方式,在本岛和外岛各作战区及相关训练海、空域,区分应急作战、联合防空、联合截击、联合“国土”防卫等作战阶段,针对基地防卫、资电网络攻防、空勤海巡纳编作战、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快反制变、反封锁护航、联合泊/滩  相似文献   

9.
陈培 《两岸关系》2001,(10):5-7
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特点今年1月上台的共和党布什政府,10个月来,其对台政策有如下特点,一、大幅度提高台军武器装备水平,并有迹象表明美台军方正为“协同作战”作准备。这表现在,今年4月向台湾出售了1992年老布什总统出售150架F—16以来创纪录的40多亿美元的先进武器;今年7月19日,美国国防部又宣布,要出售7亿多美元的先进战术通讯设备,用以统一台湾各军兵种武器系统的通讯联系。布什本人,今年4月25日公开宣布,要尽一切可能“协防台湾”。从台湾报纸透露的情况看,美台军事合作已有向“美台协防”发展的苗头。台湾报纸透露,上述这些通讯设备“可望使国军与美军的战术通讯系统步调一致”。台湾报纸还透露,今年台湾“汉光17号”  相似文献   

10.
正台军"汉光34号"演习6月4日到8日进行实兵实弹演练。蔡英文当局为这次演习费尽心思,设计了不少新花样,企图证明有所谓"防卫台海的能力与决心",想以此为"台独"壮胆。但演习过程中状况不断,胆子没壮起来,却是胆战心惊一场。"汉光"演习是台军年度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一般分为兵棋推演和实兵实弹演练两个阶段。今年"汉光34号"  相似文献   

11.
李刚 《两岸关系》2002,(7):35-36
今年四、五月,台军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汉光十八号”演习,其空军也展示了它所谓的“空中优势和信息战力”。让我们来看看台湾空军的庐山真面目吧。  相似文献   

12.
4月16日-20日,台军按计划组织了‘汉光28号”演习实兵演练。演练旨在验证“固安作战计划”,抵御大陆军队的陆上和空中袭击,采取“分区、同时”与“实兵、不实弹”方式,以联战任务行动为基础,聚焦于创新与不对称战力的验证与整合,连续5天进行攻防对抗。  相似文献   

13.
白纯 《两岸关系》2012,(12):13-14
2012年,台军针对南海、东海局势的发展,指派海空军密切协助“海巡署”加以应对;“汉光28号”演习强调不对称作战,首次演练“猎杀无人机”;武器装备更新马不停蹄,与美国签署了38亿美元的军购合同;由于资金不足,募兵缺乏吸引力,募兵制推行困难重重;此外,由于丑闻与事故不断,台军形象依旧受到多方质疑。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09,(2):9-10,13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被称为“南线战略决战”的淮海战役。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以60万兵力,对阵国民党军队80万兵力作战,歼敌55.5万人。  相似文献   

15.
赵利 《两岸关系》2001,(2):18-20
自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以来,台湾当局一直叫嚣要“与台湾共存亡”,并修筑了所谓的“五大防线”。李登辉上台后,为推行“台独”路线,更是苦心经营,又买洋武器,又搞“精实案”,妄图依靠其军事防线,以武拒统。这些防线能成为“台独”分子的“挡箭牌”吗?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五大防线”。 金马防线 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为了收缩海上防线,决定从大陆沿海岛屿撒军,将主要兵力撤至台澎地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3日至17日,台军进行为期5天4夜的"汉光36号"实兵演习。与以往历次演习相仿,此次台军依旧倾三军之力、出动"门面"装备、"大阵仗"动员全岛操演,并"照例"因事故频发而毫无悬念地收获了外界的一片批评与嘲讽,甚至民进党智库副执行长吴怡农都坦言"汉光演习是表演",更有岛内媒体一针见血地表示,这不过是蔡英文为第二任期执政壮胆所举办的一场"盛装实兵秀"而已。"换汤不换药":一成不变的"假想剧"从"汉光"演习近40年的发展脉络看,屈  相似文献   

17.
王海涛 《两岸关系》2003,(11):24-26
许历农是台湾政军界知名人士。1921年出生于安徽省贵池县。历任团长、马祖守备区指挥部参谋长、副师长、第2军副军长、第20军军长、政治作战学校中将校长、第6军军团司令,1981年任金门防卫部司令,1983年5月任“总政战部主任”,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87年任“行政院退辅会主委”。1988年当选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至今仍担任“国统会副主任委员”。政治上主张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因认为李登辉搞“台独”和对李所领导的“变质的国民党感到失望”而脱离国民党,认为“李登辉是出卖台湾的魁首”。于1993年成立了新同盟会并加入新党,被新党奉为精神领袖。多年来为了中国和平统一和反对“台独”而奔走于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今年9月率新同盟会参访大陆,本刊特邀记者随团进行了全程采访。  相似文献   

18.
据台湾《联合报》最近报道,在大学联考中,台南一中毕业生年仅13岁的林建邑跳级参加考试,总成绩为451.7分,如愿以偿考取他所报的第一志愿——台湾大学机电系,成为台湾最年轻的大学生,也为自己写下四次跳级升学成功的纪录。“得奖常胜军”连跳四级家住高雄路竹乡的林建邑,就读台南一中时,成绩优异,是得奖常胜军,今年毕业典礼上又获得学校颁发的“特别奖”。在这样多的奖励背后,林建邑有自己  相似文献   

19.
长征的记忆     
韦建华  黎伟盛  蒋明初 《传承》2006,(10):42-47
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开始向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一改以往长驱直入打运动战的作战方法,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修碉筑路,逐步推进”的碉堡战术,逐步蚕食苏区。此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左”倾冒险主义掌权,共产国际派出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掌握着中央红军的军事指挥权。面对蒋介石的攻势,博古、李德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单纯防御战术。在李德的指挥下,红军饱尝失利的苦果。1934年4月,红军广昌保卫战失利,国民党军开始逼近…  相似文献   

20.
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在台湾选举结束后曾作过一次企业调查:70%的企业批评当局的大陆政策“不利于台湾经济”;77.5%的企业认为应优先解决好“两岸关系”;多数企业认为,影响台湾经济的最大因素“要看两岸关系是否良好”。这项调查是在会员企业中进行的,得到了337家公司(占54%)的有效回答,表明台湾企业界最关心的是与大陆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前途。 据台湾官方公布的数字,去年下半年两岸关系开始紧张以来,第四季度国民生产毛额增长率已下降至4.5%,今年3月中旬资金外流高达50亿美元。在大陆对“台独”提出警告的军事演习期间,民众抢购成风,有钱人抢购美金,一般民众抢购民生物资。“央行”不得不抛出几十亿美元应对,同时“经济部”立即公布民生物资“安全存量”以安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