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晓丽 《前沿》2014,(13):173-174
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电脑与互联网对大学生早已成为必备品。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与交流方式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利用网络这种新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拓展教育途径的较好方式。本论文针对这种趋势,拟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入手,重点分析网络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各种利弊影响,尝试探究校园网这一独特形式,并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希望对今后该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贾博 《前沿》2013,(12):193-19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将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以期能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但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如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动员成为社会动员的新形式,在大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人自身的发展中发挥作用,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通过了解网络动员的基本内容,掌握网络动员的特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网络动员这一新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新媒体,它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2300万人,其中大学生网民占有非常高的比例。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状况,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高校网络,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最近几年,高校在利用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同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的双重属性,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网络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想、观念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奎刚  曹源 《传承》2012,(22):44-4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载体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在校园网络文化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冲击。针对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的隐匿性与张扬性、集聚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特点,研究从观念认识和手段方式两方面对新媒体视野下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破解提出了管理对策,对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引导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9)
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思潮及观念等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大学生缺乏网络素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陈英  张银芝 《传承》2009,(12):74-75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军校校园,并对学员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开展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载体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在校园网络文化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促进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微行为”对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微博”网络生态下的网络思政的“危”与“机”,探索网络思政的新方式、新视角和新理念,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柄双刃剑,它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文章从挑战和机遇角度,研究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启迪智慧、增进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其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提出了新的挑战。需采用网络思想教育方式与传统方式共建的方式等多种举措,构建创新性机制,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陈林 《理论月刊》2003,(2):120-122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李杨 《前沿》2008,(2):80-83
2l世纪是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政治态度等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异化。这其中固然与大学生特殊的心里特点有关,更与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它使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青年学生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从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出发开拓创新,找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立足点,才能培养出适应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