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台声》2019,(4)
<正>摘自2月19日《大华网络报》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近来频频被蔡当局围剿,从蔡英文、苏贞昌到台陆委会,都对韩所提的两岸政策重炮抨击,显示民进党当局已对明年选举展开战略布局,选战议题就锁定在两岸关系上。民进党对韩国瑜下重手,有远因,也有近因。远因是去年地方选举,韩在高雄市掀起的"韩流",不仅席卷全台,促成国民党赢得15个县市长,同时也把"九二共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23)
正"九合一"选举中国国民党大胜,全台22县市,国民党取得"6都"中"3都"共15县市的执政,未来将以高雄韩国瑜为首,形成和民进党当局分庭抗礼的一股强大力量。就两岸政策,这15个县市承认"九二共识",未来势必和大陆各城市展开全方位交流,尝到"货卖得出去、人进得来"的好处后,这股压力便落在民进党当局和其执政的6个县市身上,蔡英文如何自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5)
正2019年春节期间,高雄市万头攒动,旅游业估计有50万人涌入,游客包括来自台湾各地的,也有来自大陆和全球各地的。与旅游相关的业者真正尝到了市长韩国瑜所标榜的"人进得来,货出得去,高雄发大财"的甜头。民进党在高雄市执政20年,高雄县执政逾30年,在这么长时间中,高雄的经济状况一向不如台湾其他城市。2018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籍韩国瑜参选市长,  相似文献   

4.
陈文 《统一论坛》2020,(1):23-25
1月1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立法机构选举结果出炉。虽然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拿下550多万票,却不敌蔡英文的810多万票。民进党也继续维持立法机构单独过半优势。此次韩国瑜败选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选民结构与选举主轴不利。选后,国民党将面临持续动荡和压力,但民进党并非高枕无忧,岛内政局势必进入新的博弈周期。选举结果简介一是蔡英文实现连任。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9,(2)
<正>高雄市长韩国瑜就职满月,全力拼经济,不仅房市出现热络景况,有些厂商宁舍台南就高雄转来投资,大陆游客观光人潮也蓄势待发。韩国瑜表示,高雄受到的瞩目程度,百年来难得一见。可以预见,"韩流"继续袭卷全台,国民党只剩下唯一的一个太阳,就是韩国瑜,原因何在?因为他拼经济。针对两岸议题,台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完全不理会国民党主席吴敦义,直接找韩国瑜会谈,说明了国民党的  相似文献   

6.
台湾岛内北、高两市选举经过激烈的选战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以绝对优势战胜民进党谢长廷出任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以1114票险胜国民党黄俊英,稳住了民进党在高雄的基本盘,延续了民进党的香火。选前,岛内民调和舆情一致看好国民党,认为会是双双胜出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高雄变局?笔者认为,主要是民进党重视地方资源,发动地方势力十分奏效。为保住高雄的泛绿局面,几大“天王”倾巢而出,进驻高雄全力拉高陈菊选情,已经退出民进党的前主席林义雄也不甘寂寞站台辅选。恋栈权势、迟迟不肯下台的“台湾之耻”陈水扁,由他亲手策划影响选情的…  相似文献   

7.
2012年,台湾政局仍然以蓝绿对抗为主要特征,从年初激烈喧闹的选举到年末沉闷僵持的对立,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也还是民进党,几乎看不到败选后的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迹象,也看不到国民党还有什么更高的招数来让台湾经济和社会振衰起弊。马英九在社会各界支持"九二共识"的声浪中胜选连任经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2012年1月14日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得票率胜出,超出蔡英文近80万票。在台"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依然固守了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优  相似文献   

8.
1月11日,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817万票对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的552万票以及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的61万余票,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连任;“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61席,国民党38席,台湾民众党5席,时代力量3席,“台湾基进”1席,无党籍5席。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打选战惯用"三张牌":"悲情牌""统独牌""民主牌"。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期间,"非典型"的国民党籍高雄市市长候选人韩国瑜携庶民力量突起,风靡全岛,民进党传统选战策略(主要表现在选战话语的选择)面临挑战,"三张牌"政治效用大为减弱,有的几近失效。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台湾"九合一"选举,最具震撼力的恐怕就是"韩流"席卷台湾全岛,国民党籍高雄候选人韩国瑜一举拿下高雄市长;今年3月,韩国瑜又率领高雄市有关人士前往香港、澳门、深圳和厦门参访,以加强高雄与港澳、大陆等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经贸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切实增进民众福祉。一段时间以来,高雄也成为两岸民众持续关注的城市。高雄,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台湾南部最大的都市,刚刚被著名旅游杂志《孤傲星球》(lonelyplanet)评选为"2018十大最适宜游览的都市",因受海洋天气影响,全年阳光普照、景色宜人。高雄市位于台湾南部,西、  相似文献   

11.
在2002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籍马英九和民进党籍谢长廷连任台北市长和高雄市长 ;在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在台北获胜 ,民进党在高雄获胜。从选举结果看 ,台湾原有的政治格局没有被打破 ,但民意走向却有很大的变动。这种变动影响到各党派对选举结果的评估 ,评估的结果必将影响到各党派的未来各项政策 ,直接关系到2004年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12.
民进党当局主打"国家安全"议题屡屡奏效,民调支持度一路上扬并冲至高位。"九合一"选举,"讨厌民进党"成为最大党,一向以操纵民粹见长的民进党,终遭选民唾弃。被选票教训过的民进党一改对竞选对手进行抹红、抹黑"火力全开"的做法,逐步调低与韩国瑜正面交锋的力道,把矛头频频转向祖国大陆,图谋集聚更大能量碾压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23)
正纷纷扰扰的台湾"九合一"选举11月24日落下帷幕。4年前惨败的国民党由选前执政的"一都"5县扩展到"三都"12县,而民进党只赢下6个县市,7个县市都由绿变蓝,可谓出乎意料的大胜。这次选举最大的亮点在于高雄市,这里本是民进党的"传统票仓",民进党已经执政高雄20年。但是这一次,在一个"光头强"韩国瑜的带领下,在高雄刮起了"韩流风",最终完美逆势,成功拿下高雄。选举就是一场大戏,就是一次"演员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15.
<正>7月15日,国民党2020"大选"候选人党内初选民调结果出炉,高雄市长韩国瑜获44.8%的总平均支持率,以压倒性的优势领先排名第二的前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27.7%及其他三位候选人。经党内多人参选、激烈竞争,韩国瑜依靠大量来自基层的"铁杆韩粉"出线后,将面对党内整合、民进党的全面攻击及第三势力的干扰等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 "陈记"民进党当局在内忧外困中已成一堵朽墙,一推就倒。民进党执政以来,绿营内讧一直不断。特别是今年的台湾地方"县市长"选举拉开帷幕以来更是热闹,可以说是久已有之,于斯为盛。一段时期以来,陈水扁在军购案、高雄捷运案、执政党印象及两岸议题等问题上都处于窘境。为纾困,陈水扁对国民党、亲民党、民进党内部以及大陆四面出击,"大打出手"。陈水扁这  相似文献   

17.
<正>为备战2014年底举行的七合一选举,国民党、民进党紧锣密鼓展开布局。在县市长部分,民进党已完成高雄等9个县市的党内提名,国民党也已展开两梯次的提名。目前看,由于马英九当局执政低迷、多位国民党要角涉贪及"九月政争"极大挫损国民党选战气势,国民党选情被普遍看衰。不过,受北蓝南绿既有选民格局、民进党社会基础未见显著拓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8)
正8月27日,花莲市长补选,国民党花莲市长候选人魏嘉贤以超过民进党候选人张美慧3965票的优势获胜,一改民进党在花莲市执政6年的局面,成功让花莲市再现"蓝天",极大地鼓舞了国民党的士气。相反,在民进党执政百日,花莲市的败选给民进党敲响了警钟。警钟一,不认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难回归和平发展,和平红利丧失。蔡英文自"5·20"上台以来,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交流沟通管道中断。  相似文献   

19.
李立 《台声》2006,(12):19-21
12月9日,台北、高雄两市选举结果已现。台北: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郝龙斌676818票,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谢长廷514892票。郝龙斌领先谢长廷15万余票,大胜对手。当晚,郝龙斌已经自行宣布当选台北市长。高雄:民进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陈菊379417票,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黄俊英378303票,陈菊险胜黄俊英1114余票。当晚,陈菊已经自行宣布当选高雄市长。选前民调显示,郝龙斌遥遥领先谢长廷,接近30个百分点,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而黄俊英只领先陈菊10个百分点,民进党又很会选举,什么狠招都能使出,民进党还有操控的空间。事实也是如此,选前一天,民进党又搞…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8,(22)
正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总体上仍是民进党和国民党两党对决——两大阵营在全台展开角逐,选情胶着,陷入苦战,两党基本延续传统选举策略。经济民生议题仍最受瞩目,民进党的全面执政并未解决薪资冻涨、都会区房价高涨、产业外移工作机会流失、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与社会问题,民众的不满继续积累,高雄市长国民党籍候选人韩国瑜高票当选高雄市长表明:台湾民心已变,或者说民心大变,已是不争的事实。此次"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